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信赖》一书是苏联资深外交家阿纳托利·多勃雷宁撰写的一部回忆录。多勃雷宁在苏联外交界是一位传奇式人物。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外交生涯中,他曾连续25年担任苏联驻美大使,先后和6位美国总统打交道,结识了一大批美国政要和各界名流,亲身经历或直接参与处理过战后苏美关系中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他在回忆录中对苏美关系发展状况的分析不仅颇有独到之处,而且还披露了苏美在许多重大国际事件中进行幕后谈判交易的情况。1995年,《信赖》一书在美国出版,当年即被《纽约时报》评为1995年欧美最佳图书。该书已被翻译成中文并于今年1月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我们从中选出部分内容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2.
胡亚平 《世界博览》2014,(23):82-83
10月9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这是一位中国文学界并不陌生的法国作家,1986年,他最负盛名的小说《暗店街》首次以单行本的形式在中国出版。在那一版的《暗店街》中,令人最为印象深刻的开篇语"我的过去一片朦胧"正是出自1986年这一作品首次出版时翻译者薛立华的手笔然而,在诺贝尔奖揭晓之前,国内的记者就陆续接到了这位第一任译者从法国打来的越洋电话,因为莫迪亚诺的获奖,一个因为刊印出现的小错误所留下的遗憾再次刺痛了这名年过八旬老人的心,作为《暗店街》在中国最早的译者,他希望能够讨一个公道。  相似文献   

3.
<正>1994年9月,一位美国记者曾向当时的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写了一封信,毫不忌讳地预言拉宾将被人刺杀。此信通过一位以色列诗人交到了拉宾手里,但被这位老将军不屑一顾地扔进了废纸篓。一年多后,1995年11月4日,拉宾果然在一次和平集会上倒在了犹太极端分子的枪口下。这位美国记者叫迈克尔·德罗斯宁。他自称破译了希伯莱文《圣经》旧约中所隐藏的密码信息,并据预测到了拉宾的遇害。  相似文献   

4.
世界知识出版社正在出版一套战后大国外交史。其中《战后法国外交史》已于1993年11月出版(每册定价精装20元,平装15元),《战后美国外交史》、《战后英国外交史》也将于1994年第一季度内问世。本刊记者日前走访了三书的作者和出版者。  相似文献   

5.
钱钟书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也是一位妙笔生花的小说家。早在四十年代,他的名字已经蜚声文坛。一九四六年六月他的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出版, 同年并在《文艺复兴》上连载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围城》,翌年初出版单行本,立即风行全国,在那动乱的岁月中,短短的两年中就再版三次,可见深受读者欢迎。可是,从那以后的三十多年,钱钟书不再写作小说,他早  相似文献   

6.
正我面前的这位老人,名叫松尾文夫(FUMIO MATSUO)。中国读者也许不熟悉他,但在日本,他家喻户晓,是记者职业精神的代表性人物。松尾文夫今年84岁了,日本记者俱乐部刚刚把年度大奖授予他,以表彰他为日本新闻业发展和日美关系真相探究做出的毕生贡献。这次,松尾文夫应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邀请来华讲学,并为他的新著《美国与中国》中文版的出版做准备。我对松尾的采访于10月1日这一天  相似文献   

7.
<正>7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的"共享安全:世界和平与全球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关系学院主办)期间,本刊记者遇到了美国波士顿学院政治系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学者陆伯彬(ROBERT S.ROSS),对他进行了专访。陆伯彬是美国战略学界知名的"中国通"之一,对中国外交政策的研究侧重于安全问题,著有《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1969~1989):在谈判中合作》一书。世界知识出版社曾于2012年12月出版他参与主编的《中美欧关系:构建新的世界秩序》一书。早在2005年,陆伯彬就提出运用"现实主义政策"管理中美关  相似文献   

8.
1981年,小亚历山大·黑格担任了里根政府的国务卿,18个月后,因与里根的幕僚们不和而被迫挂冠而去。他就这段的经历所写的回忆录,已于4月正式出版,被美国出版界列为畅销书。该书出版前,美、英、法、联邦德国的主要报刊就纷纷加以详细摘介,苏联的《消息报》也发表署名文章加以抨击。一本回忆录在出版之前就引起如此广泛的注意,是少见的。为什么这样引人注意?原因很简单:自从1947年杜鲁门的国务卿詹姆斯·贝尔纳斯在他的回忆录《直言无忌》中攻击了杜鲁门的对外政策以来,还没有一位前高级内阁官员对现任政府公开发表过这样的抨击。况且他在回忆录中谈到了马岛危机、波兰事件、  相似文献   

9.
父辈的旗帜     
不久前,在东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上展映的影片《父辈的旗帜》是改编自美国著名作家、史学家詹姆斯·布拉德利的同名纪实文学作品。该书出版于2000年,当时就拔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头筹。本书作者是在自己的家中找到英雄的。他的父亲约翰·布拉德利是硫磺岛六位升旗手之一,即照片中站在中间的那一位。作为一名海军医护兵,约翰初上战场就冒着敌人的炮火勇敢地救助受伤的海军陆战队员,然后把他拖到安全的地方。新闻照片让他成了英雄,这张照片和这个群体、这场战役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象征,也成了美国国民理想和英勇品质的象征。父亲很…  相似文献   

10.
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和平箴言》一书,是近年来解释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并探讨如何实现冷战后和平与秩序的一部力作。该书作者是英国职业外交官、现任欧盟理事会对外关系总司司长罗伯特·库珀。在国内,库珀可能尚鲜为人知,但在国外特别是欧洲和美国,他大名鼎鼎。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称他为"世界最有思想的外交官之一",美国另一位著名学者罗伯特·卡根对他的评价是"欧洲杰出的学者型外交官",英国的《独立报》称其为"可怕的思想者"。库珀的思想集中表现在《和平箴言》一书中。  相似文献   

11.
亨利·基辛格的回忆录《白宫岁月》已于十月下旬在美国出版。美、欧一些刊物在此以前已分别发表了此书的某些章节。基辛格曾任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尼克松、福特两位总统的国务卿,历时共八年。正如美国《时代》周刊摘登《白宫岁月》时指出的,基辛格曾“帮助制定”了当时美国的各项政策,他对“那些动荡的年代”的“非同寻常的描述”,将有助于了解美国对外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某些侧面。下面,我们根据《时代》周刊的节本,摘译了其中的几部分,分期刊出。《白宫岁月》的节译本,年内即将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全译本随后也将由本社译出出版。  相似文献   

12.
美国当代著名的记者、作家西奥多·怀特(Theodore H.White),又名“白修德”,一九七八年出版了被列为是畅销书的《探索历史》(In Search of History)。这本书主要叙述怀特长达四十年的记者兼作家的生涯: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当记者,后在欧洲采访,  相似文献   

13.
我国无形资产学专家蔡吉祥所著36万字的《神奇的财富:无形的资产》一书最近出版,引起我国经济界、企业界、科反界和法律界的注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无形资产学的综合专著。为此,记者专程访问了蔡吉祥先生。使我惊奇的是,他并不是老学者,而是一位1982年刚从天津财经学院毕业的年轻人。不过,据该院博士生导师于玉林教授日前对记者介绍,他确实是我国系统阐述无形资产理论的第一人。早在1984年,蔡吉祥不顾被扣上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后.美国国内对华“强硬派”和对华“接触派”之间,围绕执行一条什么样的对华政策更符合美国人的根本利益,展开了一场大辩论。两本书反映了两个派别1997年2月,两名美国前驻北京记者理查德·伯恩斯坦和罗斯·芒罗合著的《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简称《冲突》)一书出版,立即被舆论界炒得火热。据  相似文献   

15.
在这纪念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老领导鲁明大使送我一本《朱启平新闻通讯选》,拜读之下,感慨万千。已于1993年病逝的朱启平,是一位海内外知名度很高的记者,在《大公报》前后工作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任中国驻太平洋战区的随军记者。他的通讯报道,  相似文献   

16.
1978年12月14日,美国纽约曼哈顿地区法院的法庭大厅里座无虚席,挤满好奇的旁听者。原来,这里正审理着一桩不同寻常的诉讼案。赫然立在被告席上的不是别人,却是荣获1977年“普立兹”奖而红极一时的美国黑人作家、长篇小说《根》的作者阿历克斯·哈利。这场官司正是围绕曾经被誉为全美十大巨著之首,名扬世界的“超级畅销书”《根》的著作权进行的。原告是美国另一位不大知名的作家、小说《非洲人》的作者柯兰德。哈利的《根》出版于1976年秋。作者声称他追“根”寻源,经过12年的探索和研究,追溯到自己的6代以上祖先。由于《根》的情节线索  相似文献   

17.
世界点滴     
「亚洲没有和平」美国「新闻周报」前驻华记者伊罗生(Harold R.Isscs)最近出版了一本关于远东政治的新书,书名是「亚洲没有和平」(No Peace for Asia),由(?)米伦公司出版。艾罗生的名字,在中国有许多人是熟悉的。一九三二年前后,他在上海出版过「中国论壇」。第二次大战期间,他又出现在重庆,担任「新闻周报」驻渝记者。一九四五年初才返美国;因为对于中国政治有着尖锐的批评,被拒绝再来中国。后来他驻在越南,到过日本。这本书是他在远东各地旅行採访后的产物。艾罗生是一个有能力的记者,但在政治上他是一个托派。在「亚洲没有和平」一书中,也是处处透露着这样矛盾的政治观点。劳比逊胜利了美国著名的黑人歌唱家劳比逊在阿尔巴尼被禁止演奏以后,引起美国各方面强烈的抗议。美国的反动势力  相似文献   

18.
1984年10月1日的美国《新闻周刊》刊登了该刊记者的一篇文章,题为《葛罗米柯的谈判手法一狡猾与强硬相结合》。文章称: 1945年,当里根还在拍电影时,葛罗米柯在政治舞台上已经是一个出色的演员了,他当时是苏联驻美大使。从那时以后,他先后担任驻联合国大使和苏联外长,同美国9个总统谈判过,经历了5个苏联领导人。莫斯科的这位高级谈判老手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谈判手法。  相似文献   

19.
当代美籍华人叶维廉是一位有着独特人生阅历并在诗歌创作和比较文学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学者,他的《比较文学》在1983年由台湾东大出版公司出版,其中在《东西方文学中"模子"的应用》一文中,叶先生提出了他的著名的"模子"理论,在比较文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这篇论文着重分析叶维廉先生的比较文学理论和他的道家美学境界,以期对叶先生的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0.
格雷厄姆·汉考克(Graham Hancock),英国人,曾任《经济学家》杂志东非记者和《星期日泰晤士报》特约记者。著有《上帝的指纹》、《天堂的镜子》、《火星的秘密》和《斯芬克斯的启示》等科学和文明史探索著作。曾先后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主持“人类神秘的起源”专题节目和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神秘千年”栏目。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有线新闻广播网(CNN)和《国家地理》杂志“发现者”专栏都对其进行过追踪报道,他被西方媒体称为“发现者中的发现者”。世界知识出版社近期出版了他的《火星的秘密》,并将陆续出版《斯芬克斯的启示》和《天堂的镜子》等畅销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