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棉花膜下滴灌水氮耦合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田间单因素和复因素试验研究了棉花膜下滴灌耗水和氮素养分吸收的规律,并建立棉花膜下滴灌水氮耦合方程。研究结果表明,现蕾前吸收的氮素养分不到总量的5%,盛花到吐絮期吸收养分的比例最大,超过60%,棉花膜下滴灌将大部分氮肥以追肥分配给棉花是符合棉花养分需求的生理规律的。膜下滴灌棉花全生育期耗水量在北疆石河子地区,苗期平均耗水量为44mm,蕾期平均耗水量为113mm,开花.盛铃期平均耗水量为182mm,盛铃期一吐絮期平均耗水量为98mm,总耗水量为437mm,随着灌溉量的增加,棉花耗水量也逐渐增加。建立了棉花水氮耦合回归方程,据此计算最高产量灌溉量为4189.5m3/hm2,最高产量施N量为223.5kg/hm2。采用“空间寻址法”计算最佳水肥耦合组合,发现棉花产量在4560~5040kg/hm2的频率最大,相应的最佳灌溉量、施氮量分别为4125m3/hm2、205.5kg/hm2以及4170m3/hm2、223.5kg/hm2。因此建议施氮量214.5kg/hm2,灌溉量4125m3/hm2为最佳水肥耦合组合。  相似文献   

2.
在膜下滴灌条件下,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设置4个水分和4个氮素处理水平,研究了水氮互作对膜下滴灌甜菜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及净产值的影响,以探究适宜甜菜种植区的膜下滴灌甜菜栽培的水氮管理模式。结果表明,水分效应显著大于氮素效应;甜菜产量、块根含糖率、产糖量及净产值与灌水量和施氮量均呈二次曲线关系;取步长为0.6,固定氮素水平,水分对块根产量、块根含糖率、产糖量及净产值的影响在各水平间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固定水分水平,氮素对块根产量、块根含糖率、产糖量及净产值的影响在氮素水平间虽有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覆膜滴灌较露地沟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0.67%,有效促进水分利用效率的水氮耦合效应;以根产量高于60000kg/hm2、含糖率15.3%~21.0%为目标所制定优化方案为:灌水3426-3600m3/hm2,施纯氮139~177kg/hm2。  相似文献   

3.
新疆168团甜菜膜下滴灌试验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世柱 《科技信息》2008,(3):308-308
168团灌溉用水紧缺,在该团主要种植作物甜菜上进行膜下滴灌试验与应用推广势在必行。本文对该团一年来甜菜膜下滴灌试验工程概况、试验进程进行了介绍,并对膜下滴灌与常规沟灌的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甜菜膜下滴灌具有节资、增产、提高甜菜品质、减少病害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盐碱荒地膜下滴灌种植甜菜,冠/根比平衡点较常规灌提前15天以上。收获时,随施氮量的增加块根干物质呈递增趋势。叶丛氮代谢有2个高峰:苗期(6月4日,主要)和块根糖分增长末期(8月24日);块根氮代谢的变化与叶丛相似。植株对氮吸收量与施氮量呈正相关(R=0.9968);高氮处理的甜菜生育后期地上部氮分配率仍较高,不利于块根增长和糖分积累,甜叶片硝酸还原活性总体上随生育进程而提高,至7月28日左右达最大值,而后减弱,说明甜菜氮的吸收与同化以生育中前期为主,氮肥的分次施入应在块根增长初期完成。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新疆地区膜下滴灌水氮耦合对加工番茄耗水强度及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本文研究于2017-2018年在石河子大学节水灌溉试验站设置4个灌溉水平和3种施氮梯度的完全组合田间试验,分析不同水氨水平下土壤含水率、作物耗水和加工番茄各器官对氮素吸收分配的变化.结果 表明:加工番茄耗水强度在不同水肥耦合作用下,均于果实膨大期达到...  相似文献   

6.
比较随膜下滴灌施入追肥与膜下滴灌条件下常规追肥两者的生产效果,为农业生产科学施肥提供新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棉花膜下栽培技术可节水省工、提高土地种用率 ,减少机力作业层次 ,促进干旱地区向节水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会君 《科技信息》2011,(13):387-387
黄瓜田大水漫灌导致肥水流失,降低了肥水利用率。采用黄瓜营养液膜下滴灌新技术可有效提高肥水利用率,节省投入成本改善了黄瓜生长发育环境,同时促进了黄瓜无公害生产向规模化方向的发展。通过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棉花膜下滴灌技术试验示范 ,结果表明 ,滴灌技术可节支增收 ,节水省肥 ,增加产量 ,提高土地利用率 ,节省劳动力 ,减少机耕作业层次 ,避免地下水位上升 ,遏制了土壤次生盐渍化 ,促使农业生产向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浅议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王俊军 《科技信息》2008,(12):324-324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就是将滴灌技术与覆膜植棉技术结合在一起,既能提高地温减少棵间蒸发,又能减少深层渗漏,达到一个综合的节水增产效果,是先进的栽培技术与灌水技术的集成。  相似文献   

11.
12.
为了明确缺氮条件下甜菜NR的活性,用活体测定法检测了经缺氮胁迫不同时间后甜菜叶中NR活性.结果表明,随着缺氮处理时间的延长,甜菜叶中的NR活性逐渐降低,在缺氯处理1h后,其活性下降较快.用50mmol/1.KNO3溶液处理的甜菜幼苗总RNA,通过RT—PCR分离得到了硝酸还原酶基因片段,长度为471bp,Blast分析表明,其与Genbank中硝酸还原酶基因部分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13.
采取裂区设计,探讨测墒滴灌下不同氮肥水平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光合特性与氮素积累转运的变化特征.其中,氮肥为主区,设3个水平(N_1:100 kg·hm~(-2),N_2:250 kg·hm~(-2),N_3:350 kg·hm~(-2));滴灌为副区,设3个水平(W_0:滴灌底墒水,W_1:滴灌底墒水+拔节水,W_2:滴灌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结果表明:相同滴灌水平下,小麦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在开花期达到最高,N_2处理高于N_1,N_3处理;小麦叶绿素含量全生育期均表现为N_2,N_3显著高于N_1处理;氮素总积累量、氮素籽粒积累量在N_2水平下最高.N_2W_2处理下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最高;相同氮肥处理下,氮素总积累量、氮素籽粒积累量以W_2水平最高,产量在N_2W_2最高,为6 684.71 kg·hm~(-2).综合籽粒产量、氮素积累与转运和光合特性来看,在本试验条件下,250 kg·hm~(-2)的施氮量、滴灌量为214.52 mm为最优的节水节氮、高产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滴灌条件下马铃薯的最佳N,K配比,在大通县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和水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2P2K3处理下,株高、大(中)薯数、单株薯重明显提高,小薯数明显降低,块茎产量达到42 000 kg/hm~2。施N量120.00 kg/hm~2(N2P2K2)处理下,N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108.33 kg/kg;施K量67.50 kg/hm2(N2P2K3)处理下,K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111.11 kg/kg。N2P2K3处理下水分生产率明显提高,为5.59 kg/m~3;单产耗水量明显降低,为0.18 m~3/kg。滴灌条件下马铃薯增产和水肥利用最佳的N,K肥用量分别为N120.00 kg/hm2和K2O 67.50 kg/hm~2。  相似文献   

15.
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信息检索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耀红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8):25-27,31
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信息检索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本文阐述了向量空间模型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提出了一个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信息检索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进一步讨论了该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港区内存在的进出车辆拥挤、货物周转时间长、甚至延误顾客要求到货时间等问题,将港口系统和公路运输系统综合起来进行整体调度优化研究.通过分析港口每艘货船靠港和离港的装卸作业过程,采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建立包含港口、公路货运场站和目的地的港-公调度优化模型.该模型在满足港口和所有目的地货物需求的前提下,根据港-公系统信息平台提供的实时车货信息,求解出作业时间最短的公路货运车辆调度方案,这里作业时间既包括装卸车作业时间又包括车辆行程时间.对于每次港口装卸船作业,港-公调度优化模型均能为货运车辆在港口、货物场站和目的地之间提供最优运输路线,从而节省装卸作业时间,提高港-公系统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7.
对于灌溉水量时程分配问题,由于需水过程不均匀且时程关联性较强,采用宽浅型优化调度模型解决更加合理。根据宽浅型目标的含义,解析分析了缺水率平方和最小的目标函数。结果表明,该目标函数并不能得到缺水率均匀的供水过程,缺水率与需水量成正比;借鉴缺水率平方和最小目标函数的基本形式,考虑水量平衡约束,构建拉格朗日函数,导出了能得到缺水率均匀的新目标函数;考虑到农作物不同生育期的缺水敏感性不同,引入水分敏感系数,构建了加权缺水率均匀目标函数。通过多种来水过程的实例分析,验证了改进目标函数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以中华芦荟(Aloe vera L.var Chinensis(Haw.)Berger)为材料,进行干旱、高盐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华芦荟在三种胁迫处理下,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都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低温胁迫下的增长幅度最大,这可能暗示芦荟对低温胁迫更敏感,进一步表明芦荟耐干旱耐高盐但不耐低温.  相似文献   

19.
The effects of CO2 enrichment on the growth and glucosinolate (GS) concentrations in the bolting stem of Chinese kale (Brassica alboglabra L.) treated with three nitrogen (N) concentrations (5, 10, and 20 mmol/L) were investigated. Height, stem thickness, and dry weights of the total aerial parts, bolting stems, and roots, as well as the root to shoot rati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s CO2 concentration was elevated from 350 to 800 μl/L at each N concentration. In the edible part of the bolting stem, 11 individual GSs were identified, including 7 aliphatic and 4 indolyl GSs. GS concentration was affected by the elevated CO2 concentration, N concentration, and CO2×N interaction. At 5 and 10 mmol N/L, the concentrations of aliphatic GSs and total GS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ereas those of indolyl GSs were not affected, by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However, at 20 mmol N/L, elevated CO2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GSs and total indolyl GSs, but th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aliphatic GS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Moreover, the bolting stem carbon (C) content increased, whereas the N and sulfur (S) contents decreased under elevated CO2 concentration in the three N treatments, resulting in changes in the C/N and N/S ratios. Also the C/N ratio is not a reliable predictor of change of GS concentration, while the changes in N and S contents and the N/S ratio at the elevated CO2 concentration may influence the GS concentration in Chinese kale bolting stem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high nitrogen supply is beneficial for the growth of Chinese kale, but not for the GS concentration in bolting stems, under elevated CO2 cond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