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搭乘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升空,奔赴月球。嫦娥五号是我国首个月球采样返回任务,目标是采集至少2千克月球样品,并预计在12月17日左右将样品带回地球。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嫦娥工程将完成"绕、落、回"三部曲的第三阶段目标,也意味着人类时隔44年再次从月球带回岩石和土壤样品。  相似文献   

2.
"嫦娥五号"将去月球啦!它将是我国首个实施月面取样返回的航天器,要去采集一些月壤带回地球,让科学家研究。月球表面,有一层比较厚的"土壤",叫月壤。从月球取月壤返回,是对航天器研制、运载、发射、测控、地面各系统能力的综合考验,美国和苏联已完成。1969年7月16日,美国发射"阿波罗11号",第一次实施载人登月。当月20日,"阿波罗11号"在静海着陆成功。当月24日,"阿波罗11号"带回了21.55千克月壤。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我国将择机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到月球。"嫦娥五号"去干什么?它要去探测月球,还要弄点月壤回来。什么是月壤?月壤是覆盖在月球表面的直径小于1毫米、具有黏性的细小粒子。月壤在月球各处的厚度不同,薄的只有几厘米,厚的有五六米。到月球上去,不容易;从月球上抓点月壤带回来,更不容易。"嫦娥三号"在2013年就降到月球上,"看看"这儿,"看看"那儿,可惜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11月24日,中国嫦娥五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并且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成功对我国来说意义非凡,也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因为嫦娥五号肩负着一个重大使命,就是去月球取样再返回地球。嫦娥五号成功升空,正式启程去月球"挖土",我国此次探月工程预计将带回2公斤的月壤样本,进行后续的科研试验。我们的飞船还没飞到月球,美国的NASA就给我国发来贺电,里面明里暗里都透着求分享的意思。美国为何着急分享月球的"土特产"?  相似文献   

5.
据报道,我国计划于2020年左右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它将成为人类第一个在月球背面登陆的探测器。消息传出,引起太空探索爱好者的极大关注。为什么嫦娥四号会选择去月球背面着陆,关于月球背面一些流传已久的说法是否属实?月球背面还隐藏着哪些未解之谜呢?  相似文献   

6.
正月球样品是人类可直接用于实验室分析研究的珍贵物质,它能帮助我们真正地去了解月球。无人机返回样品前苏联实施的Luna计划成功地完成了三次采样返回任务,分别为Luna 16、Luna 20和Luna 24,共采集~0.2 Kg的月球样品。Luna成功采样的三次任务均分布于月球的正面,目前尚未返回月球背面的样品。随着中国探月工程的持续推进,中国即将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有望将~2 kg左右月球样品带回地球。  相似文献   

7.
<正>我叫彭兢,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一名航天器的设计师。月球探测器听起来有点神秘,也很遥远。但对于我们这些天天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它其实也很普通。简单说,就是选择月球作为探测对象,设计一架机器,去实现一个特定的任务目标。比如嫦娥一号,我们设计它的目标就是去环绕月球,并在绕月飞行的过程中拍摄月球的照片,对月面进行遥感探测;而嫦娥三号就是要到月面去实现软着陆,就近对月球表面进行科学探测;我现在正在做的嫦娥五号,则是要到月球表面去取一些样品,并把这些样品带回地球的实  相似文献   

8.
正自"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2007年成功发射以来,已经过去整整八年,中国的嫦娥探月工程也稳健地进入了"绕、落、回"三步曲的第三步,即将启动的月面采样返回,将进一步证明我国的空间探测技术和科学研究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都获得了大量科学探测数据,总体上实现了科学目标."嫦娥一号"获得了全月球影像图和月球标准基础地图、全月球数字高程模型(DEM)和三维月球地形图;建立了月球影像数据和激光高度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空间应用需求的日益加大,加上探测到月球两极有大量的冰存在,探月热近年来正在不断的升温,我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现在进行得如何呢?我国月球探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昨晚接受《新闻纵横》编辑采访时表示:嫦娥一号已经圆满完成了任务,其取得的数据正在供专家研究,而嫦娥二期的任务也即将开始,嫦娥2号,3号目前已经分工明确:欧阳自远:嫦娥二期的任务我们就将要更精细的  相似文献   

10.
月表物质的介电常数决定了电磁波在月球次表层的穿透深度,对月球雷达、微波辐射计、月表电磁实验等科学载荷的设计与数据解译至关重要,有助于定量反演次表层结构与物理性质.对月球物质介电常数的了解,目前主要基于主被动微波遥感数据反演和对Apollo, Luna月球样品的实验测量. 2020年12月,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月球正面风暴洋北部成功采集并返回1.731 kg月球样品,为研究月壤介电常数提供了新的样品.本文首先介绍了物质介电常数基础、介质电极化机制、介电常数混合模型和测量方法,接着对月球表面物质介电常数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与总结,并给出了整个月球表面月壤介电常数的分布图.最后,介绍了我国嫦娥五号着陆区地质背景与月壤特性的最新研究结果,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介电常数实验测量给出了建议,并对其潜在科学产出进行了评估.本文对月壤介电常数的梳理与认识,可以为我国后续探月工程中微波遥感载荷设计、雷达数据解译、采样点选取和样品分析等提供理论指导与支撑.  相似文献   

11.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我国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12月17日,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在嫦娥五号任务中,中国科学院牵头论证提出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配置方案,承担地面应用系统、有效载荷分系统、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测轨分系统和多项工程关键产品的研制任务,建成国内首个"月球样品实验室".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10月,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在其官网上公布了"广寒宫"等4个新批准的我国嫦娥三号着陆区月球地名,引发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月球上究竟都有哪些中国地名?这些名字代表着什么样的月球表面形貌?广寒宫是在月球上的哪个位置?不同于地球上色彩斑斓的绚烂美景,月球以一种单调、沉稳的方式向人们展示着它的多样形貌:密密麻麻布满月球表面的环形坑、暗黑静匿的月海、弯弯曲曲的月溪、陡峭险峻的月谷……从17世纪初开始,欧洲的科学家就开始利用望远镜等观测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为什么要去月球背面?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月球背面之旅将会为我们带来什么?2019年1月3日,中国研制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历史上与月球背面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我们都知道,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月球只有一面永远对着地球,即正面,另一面则称之为背  相似文献   

14.
正去年,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冯·卡门撞击坑内,让月球上诞生了5个"中国地名":"嫦娥四号"着陆点被命名为天河基地,着陆点周围的3个环形坑分别被命名为织女、河鼓和天津,着陆点附近的中央峰被命名为泰山。  相似文献   

15.
正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平稳降落月球,启动钻头和铲子。这一刻,这抔"土",引来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坑坑洼洼的表面、灰色的主基调、一望无际的荒凉……是普罗大众通过科幻作品等认识到的月球。"走在月球表面上,犹如走在一个布满沙土的运动场上,四周有泛光灯的照耀。"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后描述道。随后,他的搭档奥尔德林也踏上了月球表面,将周围的景象形容为"壮丽的荒凉"。  相似文献   

16.
嫦娥五号任务从月球风暴洋东北部成功返回了1731 g月壤样品.最新返回的月壤有望为月球遥感数据定量反演提供新的地面真值(Ground Truth).本研究中首先利用遥感数据获取了着陆单元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FeO,TiO2, Th),并与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实验室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二者之间的差异(特别是橄榄石含量)反映了目前利用遥感数据反演元素和矿物含量的方法仍存在提升空间.本研究通过系统地对比分析发现:(1)嫦娥五号月壤具有高铁、中钛、富钍的化学特征,显著区别于已有阿波罗月壤,可为月球遥感研究提供全新的地面真值;(2)嫦娥五号月壤代表了一类发育成熟的年轻月海月壤,外来溅射物占比较小,能够反映着陆区玄武岩的成分特征;(3)嫦娥五号月壤粒径较小,符合Lunar Soil Characterization Consortium (LSCC)提供地面真值的样品标准(<45μm).此外,嫦娥五号着陆区也具有独特性:(1)位于月球正面西部的中纬度地区,不同于美苏样品返回任务所着陆的低纬度区域;(2)位于月球晚期玄武岩单元,区别于已有的光谱定标区.因此,以嫦娥五号月壤实测...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下半年,我国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要去月球背面啦!你肯定觉得奇怪,自从1969年阿姆斯特朗登月以来,去月球已经算不上稀奇事了,去月球背面有什么稀奇的呢?其实,一直到今天,还没有人去过月球背面,不但人没去过,无人驾驶的探测器也没去过,仅仅有探测器从月球背面上空掠过。所以,去月球背面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相似文献   

18.
重返月球     
月球,是至今为止,人类所踏足过的第二个天体。1969年7月21日,"阿波罗11号"搭载三名宇航员登上月球,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表面这一历史时刻时,道出了这句传世名言——这是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从此之后的几十年里,登月的壮举便一直未复现过。时隔44年,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飞冲天。12月14日左右,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月球……  相似文献   

19.
正嫦娥一号"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月球探测卫星将以‘东方红3号’科学实验卫星为基础制造。自从几千年前“嫦娥奔月”后,人类就梦想到月球上一游。当年的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土地时,嫦娥给他们吃了“闭门羹”,使其失望而返。如今,家乡亲人们就要来喽!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已经“万事俱备,整装待发”。三年后,“嫦娥一号”月球卫星将被送上天;十几年后,中国人将乘坐太空船与嫦娥见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