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去年12月17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接待了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戈尔巴乔夫之后,立即作了一次为期六天的旋风式的环球之行。她先后访问了北京、香港和戴维营,行色匆匆,席不暇暖,行程达四万多公里。在短短的一周内,她连续同苏联、中国、美国三国的主要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重要会谈。英国舆论认为,这是她自1979年上台以来所开展的最紧张也是最出色的外交活动。撒切尔夫人自己说,“这样来结束这一年,是比较积极的。”在伦敦,她同戈尔巴乔夫讨论了英苏关系、东西方关系以及如何避免武装冲突和推进裁军等问题。虽  相似文献   

2.
5月24—27日,撒切尔夫人应以色列总理佩雷斯的邀请对以色列作了为期四天的正式访问。这是自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国”以来,一位在职的英国首相第一次访问以色列。她此行的主要目的,用她的话来说,是和以色列领导人“讨论能够恢复中东和平势头的办法”,“谈判一  相似文献   

3.
“英国病”     
不久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访问日本期间,参观了日本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在了解日本人对约瑟夫逊结器件(一种新的半导体元件)的研究情况时,这位首相感慨地说:“英国  相似文献   

4.
3月26日为消除尼泊尔同印度外贸与过境问题摩擦,尼外交大臣乌帕德亚亚访印。老挝举行自1975年以来第一次大选,选举最高人民议会代表。苏联人民投票选举人民代表,这是70年来的首次差额选举。 27日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45届年会开幕,讨论90年代经济结构改革。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开始对摩洛哥、尼日利亚、津巴布韦和马拉维进行为期6天的访问。沙特阿拉伯国王法赫德开  相似文献   

5.
《世界博览》2013,(20):44-45
1、毛泽东主席在北京中南海会见了时任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
  2、1984年4月28日,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总统里根。
  3、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抵达中国。迎接他的是周恩来总理,两国友好交流的大门就此打开。
  4、1972年2月26日,周恩来总理和总统尼克松在飞往杭州的专机上交谈。
  5、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就香港前途问题与邓小平进行会谈。  相似文献   

6.
别了,欧洲     
【英】《经济学人》2012年12月8日~14日1988年,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英国不会安乐于欧洲一隅孤立地存在。"但现在情况发生改变,民调显示大部分英国人赞成脱离欧盟。40年前,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将英国带入欧洲,如今它已分裂成两派,一派希望同欧盟维持正常关系,另一派则希望与之彻底划清界限,后者的阵营正不断壮大。就连对欧盟最不抱好感的英国人也对事态的发展速度感到惊讶。主张脱离欧盟的英国独立党也已从政治边缘变  相似文献   

7.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日本时,她在英国驻日使馆举办的宴会上向日本首相赠送了一部辛克莱ZX袖珍电脑。只见这位英国女强人得意地按了一下键钮,屏幕上便出现了色彩逼真的日本国旗。日本人不禁发出一阵惊叹,因为当时连号称“发明之国”的日本也没有能设计出如此小巧玲珑的微型电脑呢!此外,在日本人的心目中,英国人一向是保守而不善创新的,因而一位日本专家直率地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这位辛克莱先生是否真的  相似文献   

8.
伊拉克武装入侵科威特后,英国是仅次于美国,反对伊拉克最为坚决的国家之一,令举世瞩目。当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之时,正在美国访问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立即与美国总统布什联袂发表声明,严厉谴责伊拉克的侵略行为,要求其立即全部、无条件地撤军,要求联合国根据宪章对伊拉克进一步采取措施。英国外交大臣赫德表示英国正考虑与其他国家一起对伊拉克采取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进一步的  相似文献   

9.
16日据报道,萨尔瓦多十五日发生军事政变,成立执政委员会。伊朗政府同库尔德族领导人为恢复库尔德地区的和平进行谈判。 17日中、法在巴黎签署关于发展中法经济关系、互设领事机构和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一年文化交流计划三个文件。中苏谈判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莫斯科举行。美国同北约盟国商讨在欧洲部署新式核导弹。 19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主张加强防御,准备回击苏联可能发动的军事进攻。 20日美国防部长布朗说,针对苏联在日本北方领土的军事力量,美国将相应地作出反应。  相似文献   

10.
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在6月9日举行的英国战后第12届大选中以压倒优势再次获胜。在650议席中,保守党获397席,是1945年二次大战后不久工党取得压倒优势以来保守党取得的最大胜利;工党获209席,是1945年以来工党获得的最少席位;自由党和社会民主党联盟获23席,其他小党派获21席。 6月11日,撒切尔夫人改组了内阁,免除了保守党温和派的代表人物外交大臣皮姆和运输大臣豪厄尔等的职务。外国观察家认为,这一切将表明: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右翼将牢牢地控制着英国政局,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英国和苏联之间展开了一场驱逐对方人员的所谓“间谍战”,在不到一周内,各驱逐对方31名人员,引起了世界舆论的关注。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9月12日英国宣布驱逐从事间谍活动的25名苏联人员,并限令他们3周内离境。这是英国14年来驱逐苏联人员最多的一次。仅隔2天,即9月14日,苏联也宣布驱逐25名英国人,同样限令3周内离境。这是苏联自二次大战以来驱逐外国人员人数最多的一次。其报复行动之快及其驱逐对方同等人数,都是过去所未有过的。9月16日,英宣布再驱逐6名苏联人。苏联也不示弱,于18日,宣布再驱逐6名英国人。当时正在埃及访问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表示希望此事到此了结。其后双方都没有再驱逐对方人员。至此,英苏之间的这场所谓“间谍战”暂告一段  相似文献   

12.
外刊要论     
英美特殊关系今昔LawrenceD.Freedman(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战争学教授)《外交》(双月刊)2006年第3期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出版1982年,当英国与阿根廷之间爆发福克兰群岛(马岛)战争时,抱有冷战思维的里根政府担心战争失利的一方——阿根廷会投向苏联怀抱,因此以调停人身份要求双方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冲突。尽管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但福克兰战争并没有对英美特殊关系产生持续性的影响。这表明双方的关系有极大的弹性。在对伊拉克动武问题上,布莱尔首相希望通过联合国赋予战争合法性,但布什总统仍决定即使没有英国的支持也要解决伊…  相似文献   

13.
在举国欢庆建国三十五周年的前夕,中英两国政府于9月下旬就解决香港问题达成了协议,并举行了协议草签仪式.协议文本草签后还将由两国立法机构予以审议批准,然后正式签署,互换批准书.预计不久两国间解决香港问题的全部法律手续将最后完成,届时香港问题将获圆满解决. 如果从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算起,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问题进行的谈判已为时两年,其间两国领导人进行了多次交谈和书信往还,两国政府代表团进行了22轮谈判,英国外交大臣杰弗  相似文献   

14.
杨芳 《世界知识》2011,(15):20-21
当7月19日下午默多克父子双双出席英国下院文化、媒体与体育委员会的听证会时,英国首相卡梅伦正在进行他就职以来首次对南部非洲国家的访问。时光倒退几许时间,人们或许很难想象,在默多克落难的时候,英国首相居然会去访问非洲。这表明,随着窃听丑闻案持续升级,默多克媒体王国数十年来对英国政治的影响力正遭遇逆转,英国政媒关系步入调整期。  相似文献   

15.
梁议 《华东科技》2001,(3):31-31
发展高科技对提高综合国力至关重要,风险投资又对发展高科技十分重要,这两点目前已经在国内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发达国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比我们早一点,十几年前,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总结欧洲的教训时说,欧洲在高科技方面落后于美国,并不是由于欧洲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而是由于欧洲风险  相似文献   

16.
唐宁街十号     
不久前,在纪念英国首相府250周年的宴会上。撒切尔夫人在谈到唐宁街10号时是这样说的:“这是一幢充潢回忆……大人物的鬼魂和重大事件的房子。”事实上,它的意义远不止这些。它是象征英国最高权力的地方,因而受到全世界的注目。但是,当你亲自来到伦敦,进入这幢房屋,你会感到它既是神秘和庄严的,又是普通的,象所有古老的建筑一样,它有自已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意英双方对重大问题的看法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西欧国家的共同考虑。意大利总理克拉克西2月10日赴英访问,同英国首相撤切尔夫人就双边关系和与两国有关的重大国际间题广泛文换了意见。克拉克西总理此行,虽然是欧洲共同体内成员国政府首脑之间的一次例行磋商,但双方代表团阵  相似文献   

18.
【中外关系】毛里塔尼亚国家元首海德拉十二至十八日访华、我国十八至二十一日向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圆满成功,新华社二十一日受权发表公告,溅落海域和海域上空恢复正常航行。我国政府代表团二十二日起访罗马尼亚。耿飚副总理二十四日起访美。【亚洲】对苏联侵略阿富汗表示不快和不承认卡尔迈勒政权,日本十二日召回驻阿大使。十四日埃及总统萨达特发表讲话说,苏如继续占领阿,埃及将予回敬。同日,卡尔迈勒政权提出“政治解决”方案,要求同伊朗和巴基斯坦分别举行关于关系正常化的谈判,为苏联拒不撤军制造借口:十五日美国国务卿马斯基说这是骗人的建议;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在苏军撤出前巴不同阿对话,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重申苏撤军是解决阿问题的前提。十六日伊朗外长拒绝阿的谈判建议,表示苏军不撤走卡尔迈  相似文献   

19.
<正>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2013年辞世,这位英国史上唯一女首相的300多件珍贵遗物,因为国家级博物馆拒绝收藏,12月起将在佳士得公司拍卖。据报道,撒切尔夫人的子女曾和"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A)接触,询问是否愿意接受撒切尔夫人生前的衣物及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便笺等,但遭到馆方拒绝。VA是英国知名的时尚与设计博物馆。VA发言人表示,回绝撒切尔夫人的遗物,主要是因为这些物品有重要的英国政治  相似文献   

20.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于5月9日宣布提前举行大选,5月13日解散议会,6月9日进行投票,6月15日新议会召开。在此宣布之前,英国各界对于大选日期进行了近2个月的猜测和争论。这次大选的竞选期除周末以外,实际工作日只有19天,在历届大选中属较短的一次,似又带有某种“突击性”。然而,撒切尔夫人选择6月大选实属一般意料之中。首先,英国法定的政府任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在任期内,首相可选择其认为有利的任何时间提前举行大选,或反对党在议会用不信任票迫使政府提前大选。本届政府在议会拥有绝对多数,不存在被迫提前大选的问题,但到今年5月已进入第5个年头,选择大选的日期只有三种可能性,即今年6月间,10月问,迫不得已拖到明年3、5月间。其他月份因有重要节假日,一般不宜大选。这样,大选的可能性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