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巴文化研究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关于“巴”的早期历史状况和文化形成,至今没有清晰的面貌,《山海经》、《汉书》及《华阳国志》等中所载亦难嫠清各时期之全貌.而巴文化研究首先要解决巴文化是什么,与其它族群文化的关系,其特征形成及原因等诸问题.这些问题的解释只有立足考古学成果为依据,并以文化人类学的视野,才可能达到合理而科学的系统阐释.  相似文献   

2.
巴文化历史悠久,对中原传统文化在南方的传播起着重要的桥介作用,因而其与南方诸少数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关系.但当前巴文化研究却面临诸多困境,甚至有被遮蔽和边缘化的危险.四川文理学院巴文化研究院的成立,有利于推动巴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还原巴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传承巴地人文精神传承,并能够为振兴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做出时代担当.  相似文献   

3.
司巴苯教是原始苯教。司巴苯教与民间信仰融为一体,具有某些民间宗教的特色。司巴苯教作为群众性的社会文化现象,是藏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内容,对藏族文化的形成、发展起着直接作用。研究司巴苯教实际上是在追寻藏族文化的根底,探讨苯教在藏族民间社会中的发展和影响,对于研究藏族宗教、民俗、文化都具有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巴文化是一支内敛性与开放性兼容的区域文化,如何研究与构建巴文化的开放性体系直至对巴文化的文化体系进行全面反思,这是巴文化系列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构建真正科学的巴文化的开放性体系,必须以考古学为视角,充分发挥考古材料的功用,才能避免以往多从文献到文献的研究误区,才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重庆人文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征稿启示     
正《巴文化研究集刊》(年刊)创办于2014年,由国级一级出版社定期出版,每年一期,本刊由四川文理学院巴文化研究院主办,主要发表关于巴文化的前沿研究成果,包括其所涉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哲学、社会、考古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论文、书评、学术综述等。巴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圈层,与蜀文化、楚文化、秦文化、中原文化都有着极其重要和特殊的关系,其历史上巴国辖境曾及陕南、鄂、湘、渝、黔、川等地。为进一步展示巴文化研究成果,促进巴文化研究深度拓展,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地域文化,《集刊》面向海内外学者诚征优质学术稿件,欢迎广大学者惠赐。  相似文献   

6.
针对四川东部达州一带的巴文化遗址、景点进行保护开发方面的研究,分析巴文化源流,指出巴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区别与联系,阐明开发保护方法,发展川东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考古的发展,一系列巴人文化遗址被发掘,文化遗物得以面世。湖北长阳香炉石等遗址出土了诸多的巴人甲骨,这不仅对于了解巴人的占卜习俗,深化巴文化研究有重要意义,就是在中国甲骨学上的地位也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8.
巴人早期南迁,后进入了湘、鄂、渝、黔边区地带,在当地考古文物中,可以看出早期的巴文化发展的脉络.土家族文化是古代巴文化的承接,从土家族文化所反映的一些特征来看,它体现了古代巴人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的主要面貌,也是古代巴人族源、文化发展演变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9.
宣汉县罗家坝遗址是四川东北部新发现的一处先秦文化遗址。该遗址具有显著巴文化特征和土著文化特征,是研究巴文化及序列的重要依据,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座丰富的人文资源宝库。开发和利用罗家坝遗址,能够创造新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羌族民间舞蹈"巴绒"的胯部动作所具有的美学特征,是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也是羌民族的诸多舞种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通过对古老羌舞"巴绒"的研究,能深入了解羌民族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古老的民间舞蹈文化,对羌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极具研究价值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