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的生产方法 这种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方法的技术关键是:将各类农作物的秸秆、杂草、树叶或果壳等有机质粉碎成粉状后,在85~100℃的温度下消毒,然后与氮肥、钾肥、磷肥、WS蛋白酶及微量元素肥在20~30℃的封闭环境中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即成有机无机复混肥。该复混肥有机质含量高,并可活化土壤微生物,促进土壤和化肥中氮、磷的有效释放和转化,提高化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土壤是农作物的基础,肥料是农作物的食粮。近几年,随着化肥工业的不断发展,农民从不接受到接受使用,发展到大量施用化肥。在此发展的过程中,施肥技术上存在着许多问题,施肥方式、施肥方法缺乏科学依据,常常采用经验施肥,盲目使用氮、磷肥和各类复合肥,微量元素比列不相协调,未考虑土壤养分丰缺和土质情况及产量水平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和静县部分农户施肥现状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迪种宝高效全营养清液肥料寻求合作伙伴 一、产品效能简介: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化肥往往是单一使用,很少使用微量元素。因而造成氮、磷、钾比例严重失调影响肥效。造成土壤板结地力逐年下降。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成本加大,投入产出比越来越低。一种高技术含量的高效、经济、安全的新型肥料,“迪种宝(原名地中宝)高效全营养清液肥料”含有作物必须的主要营养元素(有效养  相似文献   

4.
城市污水厂沉积物是一种城市固体废弃物,为了达到废物利用的目的,采用化学方法对其进行有效成分提取,开发成含多种微量元素成分的浓缩复合肥料即多微浓缩复合肥,并施用于农田。试验结果明显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了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促进了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强了土壤的孔隙、透气性、田间持水量和保肥能力等。这种肥料的研制不仅可获得廉价的微量元素商品复合肥料,而且消除了其对环境的污染,能创造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以内蒙古呼伦贝尔鲁伦河流域克氏针茅草原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不同放牧强度下羊草微斑块样方调查,采集优势植物和土壤,分析Fe、Mn、Cu、Zn四种微量元素变化,探讨放牧对羊草斑块优势植物和土壤中Fe、Mn、Cu、Zn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共有优势种羊草中Fe含量最高,其次为Mn、Zn,Cu含量最低。微斑块土壤中Fe、Mn、Cu、Zn四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差异极显著,羊草中四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属于中等水平或低含量范围。土壤中Fe、Mn、Cu、Zn四种微量元素含量均低于国内外正常土壤平均含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宣威市植烟土壤的基本情况,分析土壤情况的一些成因。针对植烟土壤的现状提出改良土壤的具体措施是:轮作、种植绿肥掩青、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调节土壤PH值、调节土壤中微量元素、推广有机复合肥的施用等措施来改良植烟土壤,从而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和供肥保肥能力,提高烟叶产质量,减少化肥投入,为宣威烤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施肥方式对蕹菜硝态氮累积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在上海郊区一蔬菜园艺场设置了6个施肥处理: 不施肥对照; 施用复合化肥量分别为900, 1 800和2 700 kg/ha; 施用菜籽饼肥量分别为2 250, 4 500 kg/ha, 并定期监测蕹菜硝态氮含量的变化和土壤酶活性的差异. 结果表明: 复合化肥的施肥量越多, 蕹菜硝态氮的累积量就越高, 且肥料施用量与蔬菜硝酸盐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在蕹菜的整个生长周期内, 植株的硝态氮含量先上升, 至21 d左右达到最大值, 然后迅速减少, 至54 d 后趋于平稳, 且在可食用范围内; 不同施肥处理的蕹菜在生长后期, 其土壤脱氢酶、过氧化氢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施肥前的背景土壤, 说明蕹菜生长有利于增加土壤酶活性. 施菜籽饼肥的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施复合化肥, 说明增施有机肥可提高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土壤微量元素养分供应不足在我省主要农区已成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限制因子,试验证明:硼、钼、锌肥等在水稻、油菜、紫云英、大豆等多种作物上,均取得一定增产效果.因此,为了探索我省水稻土中微量元素的供给情况,对硼、钼、锌、铜和锰等典型微量元素和功能相近的铁元素进行含量和分布规律调查,搜集我省农业生产中应用这些微量元素的情况,作为上述规律的评价的验证,为全省化肥区划和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  相似文献   

9.
氮素化肥,特别是铵态的化肥施入土壤后,很大一部分氮素经硝化细菌作用,由铵态氮变为硝态氮,而硝态氮与土壤胶体的亲合力又很弱,往往使作物不能得到充分吸收而大量淋失。因为这种损失首先是由土壤微生物的硝化作用引起,所以五十年代后,许多国家开展了土壤硝化抑制剂的研究,目的在于抑制土壤中硝化细菌活动,提高氮肥利用率,一  相似文献   

10.
西番莲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西番莲植地土壤和西番莲花、茎、果实中10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了西番莲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吸收富集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西番莲花、茎、果实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成熟西蕃莲果实中微量元素含量大部分高于葡萄、哈密瓜、无花果等6种干果.微量元素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西蕃莲对微量元素有选择性地富集.  相似文献   

11.
高效稀土双氨多元肥是一种含多种营养元素的复合化肥。 目前农用化肥多为单元化肥和二元化肥,已不能满足农作物产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对荥经砂器3种原料及成品进行了微量元素的测试分析,通过砂器原料中微量元素与一般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对比分析,以及人食物中的微量元素与砂器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对比分析,重点对在4种样品中检测出的11种生命必需微量元素和11种生命毒性元素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得出荥经砂器及原料中含有多种生命必需微量元素,且生命必需微量元素和毒性微量元素普遍低于一般土壤;按最大浸出量计算砂器中生命毒性元素含量大多数在人体正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3.
三七道地与非道地产区药材及土壤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分析三七在不同产区不同地质背景土壤与药材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探讨三七药材道地性与土壤微量元素的关系.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电直读光谱仪分别对三七药材和土壤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含量分析,所得数据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比较.表明道地产区土壤中硅含量高而铜和镉含量低,道地药材三七中锌和锰含量高,不同的土壤地质背景药材及土壤微量元素有差异;三七药材与土壤中的铁和钡2种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铝、锰00、硼、铅4种元素呈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土壤地质背景是形成道地三七的重要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秦岭南坡低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微量元素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南宁陕县旬阳坝镇为例,对比分析了铜、铁、锰、锌4种微量元素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含量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明显,铜、铁、锰、锌4种微量元素乔木林地明显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用地,铜、铁元素全量含量乔木林地灌木林地荒草地坡耕地果园,锰、锌元素全量含量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坡耕地果园荒草地,林地最利于微量元素富集;不同退耕年限的林地微量元素迁入与迁出存在差异,微量元素全量含量随退耕年限先减少后增加,在退耕5年左右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达到最大,然后逐渐减少并趋于稳定,稳定后林地微量元素含量仍然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据业内人士分析 ,当前化肥企业要走出困境 ,必须适应市场出现的新变化。一是包装小型化。近年化肥产量不断增加 ,农民一改提前储肥的习惯 ,变为随用随买 ,用多少买多少。因此化肥企业应力求在包装上满足农民少量购肥的要求。二是需要多样化。农民用肥习惯从以前大量依靠氮肥变为对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肥的平衡施用。特别是近几年种植结构调整 ,农民对科学种田日益重视 ,因此要求有各种作物的专用肥。化肥企业应联合当地农技部门 ,大搞测土配方 ,生产适应各地土壤、各种作物生长的专用肥料。三是销售微利化。化肥企业要尽量减少中间环节 ,减…  相似文献   

16.
魏克强  谢耕 《甘肃科技》2005,21(2):43-44
介绍了应用化学反应剂烧结法检验微量土壤,这种方法只是在常规发射光谱操作中添加化学反应剂,进行烧结摄谱,有利于土壤微量元素卤化激发,灵敏度高,再现性好,检材用量少,解决了刑事案件中土壤物证的检验难题。  相似文献   

17.
以沼肥和化肥两种肥源种植白菜,讨论其对白菜品质和土壤的影响.实验采用盆栽法,设置对照组、复合肥组和沼液组.实验结果表明,沼液能促进白菜的生长.采收后,对各组白菜品质及土壤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施用沼液相比于施用化肥使白菜总糖含量增加了131.12%,有显著性差异(P0.01);还原糖含量增加了50.84%(P0.05),维生素C含量增加了39.09%(P0.05);2沼液种植,白菜中硝酸盐含量比化肥种植降低4.03%;3施用沼液与施用化肥相比,施用化肥后土壤全氮增加3.89%,低于施用沼液后增加的9.31%,施用化肥后土壤铵态氮含量降低1.46%,高于施用沼液后土壤铵态氮降低的1.21%,施用化肥后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18.45%,低于施用沼液后增加的21.91%.施用沼液与施用化肥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施用沼液的土壤各养分含量都略高于施用化肥的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18.
复混肥料是指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含量的肥料.复混肥料的主要缺点是不含微量元素,而土壤得不到微量元素的补充,对于某些农作物的生长是不利的.如果在复混肥料加入含有某些微量元素,虽能提高肥效,但也增加了肥料生产的成本.另外,长期使用不含微量元素的复混肥料,还会造成土壤的酸化和板结.也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微量元素对香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盆钵试验,研究了Cu、Zn、Mn和Mo 4种微量元素对香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增施微量元素肥料具有明显的增加产量的作用;同时,土壤中的一些微量元素含量与香稻品质的一些性状也呈显著相关.在土壤中补充锰、铜、锌、钼等养分,能协调平衡其他养分,形成适应香稻优质生产良好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林地土壤微量元素分布和迁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小流域林地土壤养分分布规律,以研究黄土高原土壤养分分布特性.通过实地采样分析,以陕北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按0—10,10—20,20—30,30—40cm分层采集样品,研究了林地土壤4种微量元素(铜、铁、锰、锌)的剖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林地土壤4种全量微量元素不同土层之间差异较小;林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在表层0—20cm土层之间含量最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有效态元素含量减少;不同地貌部位土壤微量元素分布与成土母质以及植被和降雨径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