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藻类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不同生境藻类组成和多样性.研究区藻类共记录503种,隶属7门48科103属,藻类组成以硅藻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绿藻和蓝藻.不同生境藻类物种组成以硅藻种类占优势,其次为绿藻和蓝藻.不同生境藻类组成不同,相似性较低.10个不同生境,附植底栖生境的藻类与其他生境的明显不同,藻类...  相似文献   

2.
湖泊富营养化产生大量的藻类,打捞出来的藻类若不进行有效处理将会产生二次污染。针对此问题,对巢湖打捞出的蓝藻进行资源化利用,碳化制成蓝藻炭应用于催化氧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对氯苯酚。结果表明,在50mg/L的150 m L的对氯苯酚溶液中,臭氧投加量为1 000 mg/h,蓝藻炭催化剂投加量为0.3 g,溶液初始p H为10.2,温度为25℃,在30 min时对氯苯酚降解率为80%。外加紫外(UV)光照射,进一步提高对氯苯酚的降解率为93%,UV/蓝藻炭具有较好的催化臭氧活性,提高了臭氧降解对氯苯酚效率。  相似文献   

3.
2017年12月对遵义市主城区常见的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和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等2种行道树树皮着生藻类进行采集、鉴定和统计分析。初步检出树皮着生藻类共18种,以蓝藻和绿藻种类为主。其中,二球悬铃木检出15种树皮着生藻类,种类组成表现为蓝藻>绿藻;香樟检出10种树皮着生藻类,种类组成表现为绿藻>蓝藻。2种行道树树皮着生藻类优势种均为颗粒粘球藻(Gloeocapsa granosa)和点形粘球藻(Gloeocapsa punctata)。树皮着生藻类平均密度为(1.05±0.17)×10~5 cells·cm~(-2);其中,在二球悬铃木和香樟树皮上分别为(0.94±0.10)×10~5 cells·cm~(-2)和(1.16±0.11)×10~5 cells·cm~(-2)。树皮着生藻类密度在不同树种之间和采样朝向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球悬铃木和香樟树皮着生藻类群落的Shannon-Weaver指数(H′)分别为1.13和1.33;向水侧和背水侧的H′分别为1.11和1.19。  相似文献   

4.
五泉山位于兰州市黄河以南的皋兰山麓,海拔1600米。山上林木葱郁,气候湿润,故适于藻类植物生长。早在1947年饶饮止教授“中国淡水藻类之研究,十四,甘肃淡水藻”一文中就报道了五泉山的蓝藻共三种。这三种蓝藻标本主要是由孔宪武教授和郝景等采集提供  相似文献   

5.
对大庆市大龙虎泡、红旗水库、黑鱼泡、东湖水库不同水体进行了浮游藻类的采集及分类鉴定;利用浮游藻类的生物量、优势种以及藻类群落组成等指标评价了水质。结果表明:四水体有浮游藻类6门,即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裸藻门、黄藻门、甲藻门;四水体的优势种均为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水体均出现富营养化。根据研究结果,应对四水体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以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状况。  相似文献   

6.
巢湖周年先后共出现浮游藻类277种(包括变种),隶属于8门85属。依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动,均以绿藻门的属,种最多,其次为蓝藻、硅藻,而金藻、黄藻、隐藻、甲藻均极少;从种群数量分析,除冬季外,则均以蓝藻门为绝对优势,占巢湖浮游藻类年平均总数的99.58%,其中微囊藻和鱼腥藻是引起巢湖蓝藻水华的主要种类。  相似文献   

7.
对广州李坑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池的藻类群落结构进行为期1 a的调查。共发现藻类20种,分别归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其中,优势种类是蓝藻门中的席藻Phorm idium spp.。渗滤液中藻类数量和生物量的年平均值分别为13.47×108ind.L-1和144.70 m.gL-1。藻类生物量的年动态表现为冬春高、夏秋低,生物量最高的2月份达352.81 mg.L-1,最小的8月为20.50 m.gL-1。渗滤液中藻类群落的Shannon-W iever多样性指数的年变化类似于群落生物量的格局。渗滤液藻类生物量、群落多样性和优势种席藻的生物量与月平均温度、月雨量和NH+4-N呈负相关关系,而与COD、NO3--N、TP、O rtho-P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蓝藻呈绿颜色,大量浮藻覆盖在水面上像一层粘糊糊的"绿油漆",因此,专家们为它取了个靓丽的名称--蓝藻水华. 蓝藻是水体生物污染的一种,广东气候高温多湿尤其容易引发水库蓝藻污染灾害.蓝藻爆发时,水中的溶解氧被蓝藻大量消耗,鱼类等其他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使水体不仅变了颜色,还散发着臭味.长期如此,湖泊失去了功能,成为死湖.更为严重的是,河流湖泊中的蓝藻含量过高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据了解,蓝藻爆发的周边地区,其癌症爆发比例要比其他没受蓝藻污染的地区大.  相似文献   

9.
引言螺旋藻属(Spirulina)属于蓝藻门(Cyanophyta),颤藻科(Oscillatoriaceae)。本属藻类中有不少种已证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据分析其蛋白质含量高于豆粉,国际市场上作为一种健康食品出售,目前在法国、比利时、智利、苏联和日本都有大规模培养的实验中心,墨西哥等国家已经大量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探讨树种与树皮藻类物种多样性的关系,于2020年11月采集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6种常见树种的树皮藻类样品。初步检出3门3纲7目10科11属15种树皮藻类,种类组成以蓝藻和绿藻为主。团集共球藻(Trebouxia glomerata(Waren)Ahmadjian)、土生绿球藻(Chlorococcum humicola(N?g.) Rabenhorst)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 Beijerinck)在所有树种上均有分布;在雪松(Cedrus deodara(Roxb.) G. Don.)和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 Franco.)这2种裸子植物树皮上未检出蓝藻。不同树种两两之间的藻类群落相似系数(S_c)在0.38~0.80之间;被子植物中"粗糙"树皮树种与"光滑"树皮树种的藻类群落相似系数为0.73;具有"粗糙"树皮的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树种的藻类群落相似系数为0.42。树皮藻类生态学研究以粗糙程度反映附着基质特征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1.
瓯江大溪的浮游藻类与水体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 1 999年 5月至 2 0 0 0年 4月对瓯江大溪的统计调查 ,发现有浮游藻类 85种 .藻类的总数和类型与水体污染有关 .在重污染水体中 ,数量最多的是裸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 .  相似文献   

12.
对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人工湖的浮游藻类进行了重点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同时对湖中的固体污染物、人群活动也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调查结果显示,人工湖共有浮游藻类植物37 属,隶属于7 个门,其中绿藻门(Chlorophyta) 13 属35 种,占该湖浮游藻类总属数的35.14%;蓝藻门(Cyanophyta)有10属15种,占总属数的27.03%;硅藻门(Bacillariophyta)6 属占16.22%;黄藻门(Xanthophyta)有4 属,占10.81%,绿藻和蓝藻类是人工湖中的主要优势藻类.按照浮游植物组成特点划分,两个人工湖均属于绿藻-蓝藻型湖泊,多样性指数(Margalef)显示,整个湖区已处于较为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 两湖持续的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最初的设计不当导致湖水自净能力差,且周边植物的大量落叶在水中分解导致水体营养过剩造成的. 建议通过防渗整修、 有规律地轮换湖水、湖岸浅水区建立人工湿地及在湖中投放人工浮岛等措施,来降低或彻底改变人工湖的水质污染.  相似文献   

13.
兴义马岭河峡谷瀑华藻类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贵州省兴义市马岭河峡谷瀑华藻类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定性分析,共记录138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3门6纲12目21科39属.马岭河峡谷瀑华藻类主要是以蓝藻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4.
科尔沁沙地生物结皮中蓝藻和绿藻共有23种,其中蓝藻15种占总种数的65.22%,绿藻8种,占总种数的34.78%.在不同类型的样地中,生物结皮藻类组成及分布也不同,流动沙丘表层的种类组成最少,固定沙丘藻结皮层的种类组成最多.这种现象表明,随着沙丘的固定,生物结皮的进一步发育,藻类的种类也随之增多.固定沙丘藻结皮叶绿素a含量明显高于半固定沙丘藻结皮叶绿素a的含量,并且在春季和冬季固定沙丘藻结皮叶绿素a含量极显著高于半固定沙丘藻结皮叶绿素a的含量(P<0.01),对于同种类型沙丘藻结皮藻类生物量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则表现出夏、秋季藻结皮藻类生物量显著高于春、冬季(P<0.05).藻结皮不同季节藻类生物量含量与当地季节降雨量和温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因此科尔沁沙地降雨量与温度是影响藻类生物量的重要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15.
对厦门市潘涂虾场一口虾池1995年4月发生的一起简单裸甲藻赤潮进行跟踪调查,报道赤潮期间虾池水环境因子、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变化特征以及浮游植物的种类更替。调查显示,赤潮发生前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快速消耗浮游植物进而引起池内无机营养盐(特别是活性磷酸盐)的积累是本次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赤潮发生期间,赤潮生物的暴发性增殖在抑制多数藻类(主要是硅藻)的同时,也促进了一些裸藻类、甲藻类和蓝藻类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6.
运用淡水生态系统中TOP-DOWN效应等生态学原理,经宝钢工业配水池现场调查 及实验室试验,筛选出一种专一性取食底栖性丝状蓝藻的鱼类──麦穗鱼.对其进行生物学 特性、饥饿试验,清除丝状蓝藻效率比较及配水池现场初试等,进一步确证其对于宝钢工业配 水池壁藻类复合体的清除及抑制水体藻类污染是有效的,从而为宝钢水源污染和管道阻塞问 题的综合整治提供了可行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太阳岛景观水体藻类演替与生物多样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宇宙培养法模拟北方景观水体富营养化过程,揭示浮游藻类的演替趋势及多样性变化。研究表明,北方静止景观水体在无外源污染输入情况下,水体污染程度加重主要来源于底泥向上覆水释放营养物质。富营养过程中,藻类并不是所有物种共同繁殖生长,而是优势物种逐渐发生演替。演替过程为:初期为绿藻门、迁移至蓝藻门,至富营养化阶段优势种为黄藻门;蓝藻门数量先增加,后减少;黄藻门由于适应低温淡水环境,其个体数量一直上升,最后成为优势种,不同于我国其他淡水湖及景观水体的水华藻类。通过Margalef’s、Menhinick’s、Shannon-W iener、Simp-son’s和OD(多样性测度)多样性指数计算发现,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浮游藻类的物种丰度逐渐变小,多样性减退。  相似文献   

18.
浅水富营养水库中藻类生物量与营养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解释为什么蓝藻在淡水藻类群体中会异军突起成为优势种的主要假设中,1983年由Smith提出的"氮磷比理论"可能是最流行的,然而一些质疑的观点也逐渐出现.因此,以天津市于桥水库为例,分析了降雨水文过程与营养盐负荷之间的关系,确定了点源和面源污染对水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水库的污染源类型.探讨了氮磷比以及无机氮源与藻类生长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出如下结论:于桥水库污染源属于面源污染型,夏季第1场降雨来临的时间决定了夏秋季水库中藻类暴发的时间和程度;水库中充足的营养盐是藻类暴发的诱导因子,低氮磷比不是藻类增殖的条件,而是藻类增殖的结果;叶绿素a(Chl-a)质量浓度与ρ(NH3-N)∶ρ(3NO--N+2NO--N)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藻类生长大量消耗的无机氮源为3NO--N.  相似文献   

19.
太原市汾河景区浮游藻类及水质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的夏季(7月)和秋季(10月)对太原市汾河景区的浮游藻类进行了研究.经鉴定,有浮游藻类137种,隶属于7门,32科,70属.秋季种数较多,其中蓝藻门和绿藻门占优势,分别为38种和37种;夏季种数相对较少,绿藻门占优势,为21种.两个季节中均以蓝藻的细胞密度最高,达4.1×108个/L,绿藻其次,达3.8×107个/L,其它藻类植物的生物量相对较低.污水生物系统法和硅藻商指数显示汾河景区的水质接近于β-中污型,且在秋季污染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20.
藻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绿色植物,而蓝藻在32亿年前就存在,从古生代、中生代至新生代都有藻类的化石.藻类为简单而古老的低等植物,它与高等植物的区别是:没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生殖器官为单细胞,无胚.但它同树木花草一样,具有叶绿素,能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同时放出氧气,故它是一类能独立生活的自养型生物.藻类的种类繁多,约有3万种,它们绝大多数生活在水体中,生长在淡水中的称淡水藻类,生长在海洋中的为海藻.藻类分布很广,从炎热的赤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