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京派小说的性爱写作在性爱叙事的文学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京派作家倾向于传统婚恋观念的批判而对新的伦理观念的建构不足。尊重女性生命主体性是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内在的价值追求。因此。剥夺女性生命主体性的父权家长主宰的包办婚姻和买卖婚姻就成为他们主要的批判对象。京派最有价值的性爱叙述是中国社会在新旧交替的背景之下,性伦理渐变的状况及其尴尬的处境。在京派作家中最具有地域特征的性爱叙事集中在沈从文、师陀和凌叔华的笔下。  相似文献   

2.
京派小说还乡的情节类型,即归来的模式与归来——离去的模式,这种情节模式蕴涵着反思启蒙理性的文化诗学内涵以及京派作家徘徊于都市与乡村的文化心态,进而总结其对现代小说美学的意义与贡献。  相似文献   

3.
探讨中国伦理的现代性传统,把目光聚焦于那些显而易见的大传统、同时也要关注那些不够显性的隐性的小传统。在中国传统的性观念中纵欲与节欲两种性道德观同时并存、交互作用。但是做为主流的精英文化基本上是将性的功能等同于生殖,认为性享乐是可耻的。而在民间文化的原生态中存在着对性爱的毫无羞涩的向往倾向。  相似文献   

4.
英汉“疾病”隐喻构建异同的体验和文化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疾病”隐喻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科学者的高度关注。国外对“疾病”隐喻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文学和非主流医学,包括人文医学、心理医学、行为医学、社会医学等。国内学者的研究甚少,且多数是疾病隐喻与文学的研究。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根据Lakoff和Kovecses的理论,分析疾病隐喻作为来源于战争、空间、颜色、非自然状态等四个领域的概念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普遍性与差异性及其构建的体验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5.
美国文学艺术家、文化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对于西方文化中“疾病隐喻”的分析表现出了发微见著的洞察力,言语犀利,不乏睿智,但散文化的风格使其缺乏深层的理论分析和论证。桑塔格的批评实践中隐含着几个重要的文化研究关键词——意义与话语、身体与身份、隐喻与修辞,这些概念和术语有助于对“疾病隐喻”中涉及的一些文化研究问题进行更加理论化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哈代在后期的小说创作中构造出一个个严密而有效的隐喻体系,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现代主义质素。他的代表作《还乡》和《德伯家的苔丝》通过多重隐喻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揭示,集中体现了个人命运与人类命运、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相互映射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小说的标题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的小说大多数都有别致而涵蕴丰富的标题,其中有的具有反讽和隐喻的艺术特征,显现着张爱玲思维的机智和独到的艺术慧心。  相似文献   

8.
墨白的创作一直贯穿着悲剧宿命以及生存与毁灭的主题,其小说给人一种由历史、苦难而造就的尖锐的刺痛感和人性的荒芜感。从人性的异化、疾病的隐喻、历史的宿命、叙述的意味四个层面阅读墨白及其小说所提供的苦难叙事和历史隐喻对研究墨白小说创造更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2年《敌人》的再版使人们想起了沉默已久的格非。在这个人们逐渐失去文学想象力的市场化年代,格非是一个孤独的历史隐喻者。格非注重虚构和隐喻,注重历史在小说世界中的想象性实现,他的《敌人》、《边缘》、《迷舟》、《青黄》、《风琴》、《大年》等小说都可以纳入先锋历史小说的范畴。  相似文献   

10.
"探求者"的不懈探索--试析高晓声象征性小说的创作心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晓声创作道路中象征性小说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作家自身走出创作困境的需要、创作思想转变的促发、作家扎实丰富的学识经验的积累、外国化的影响等。高晓声的象征性小说并不排斥传统的现实主义的手法,而是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巧妙结合。  相似文献   

11.
余华在90年代初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创作转型,其语言风格也发生了相应转变,但学术界对其语言转型的研究明显缺席。选取余华小说中极具特色,并且变化显著的比喻来考察其创作转型,通过前后时期的对比来揭示其用喻的特点和变化,以期为转型研究提供语言科学的依据,并且揭示转型背后的语言机制。  相似文献   

12.
论劳伦斯小说的象征和比喻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伦斯一生创作了很多文学巨著,在他的作品中经常用到象征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些描写象征了人们的心灵,触及了人物的情感和欲望。这使他的作品具有了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小说中的"突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出”是文体学中重要的概念,是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文体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突出”语言特征的研究和描述。“突出”存在于一切文学作品当中,但它在不同体裁、不同流派的作品中的表现和作用是不同的。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突出”与小说的关系,以及“突出”在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类小说中的表现与作用。  相似文献   

14.
理查德·迈耶是新现代主义风格的领军人物,他在坚持现代主义原则的基础上又纯化和发展了现代主义,在他很多建筑作品形态的背后都埋藏有深刻的隐喻,这些隐喻是他对自己建筑作品气质的精心塑造,漂浮、权利、自由的隐喻分别反映了他对建筑作品有机、纯净、轻盈品质的表达;理性、坚固、权威品质的表达和动态、延续、开放品质的表达。洞悉隐藏在建筑形态背后的内涵使我们对于认识和理解他的作品和风格有很大益处。  相似文献   

15.
李凡凡 《科技信息》2007,(3):149-149,148
Nowadays it is common to talk about metaphor.In fact,metaphor is a kind of comparison.Because of comparison and association,familiar objects become strange and glamorous.Animal metaphors can involve either nominal form or verb forms.A person's crying may be called barking.A woman may be called a cat,or a goose,etc.Animal metaphor is connected tightly with our life and helps language development.We can utilize them to make our life and languages more colorful.  相似文献   

16.
徐敏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4):97-99,69
隐喻的出现,源自于语言生产和意义生产的不对称所导致"语言的贫困",因而隐喻的使用以语义为核心。隐喻语义生成于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两个不同意义领域之间的互动,其特征主要表现为:语境性、创造性、开放性和诗意性。  相似文献   

17.
隐喻本身是文学的一个内在特性,因此隐喻式的叙事是文化诗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隐喻存在于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诗学之中,而这些也表现出了米兰·昆德拉人生观念和思考态度。本文对其小说文本作了详尽的分析,并且从深层意义上论述了米兰·昆德拉的隐喻式叙事。  相似文献   

18.
王英 《南昌高专学报》2009,24(4):59-60,73
隐喻不仅具有修辞功能。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基于隐喻在语篇构建和思想表达方面的功能。探讨了阅读过程中理解隐喻思维的重要性,为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人们思维和行为的系统方式,词汇可以隐喻引申,基本子句结构也可以隐喻引申。以原型理论为基础,从认知——功能视角分析句子结构的“形式——功能对”,研究了SVOO,SVOC,SVA结构的隐喻和多义性,探讨了它们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