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羧甲基化对淀粉颗粒糊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糊化是淀粉的重要性质。本试验用一氯醋酸与原淀粉反应,得到不同取代度的羧甲基淀粉,研究了羧甲基化淀粉颗粒糊化温度、遇水膨胀性和偏光十字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程度羧甲基化淀粉颗粒糊化影响不大;较高程度羧甲诺化对淀粉粒糊化影响显著,使淀粉的糊化温度大为降低,颗粒遇水易膨胀,偏光十字消失,甚至常温能遇水湖化。  相似文献   

2.
《小学科技》2010,(5):7-7
<正>煮饭时不需要放很多的水,可是,为什么煮粥时放的水比煮饭时放的多呢?A:大家都知道,煮粥时所放的水远远多于煮饭时所放的水。原来,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煮饭时,如果放入大量的水,米粒就会不断膨胀,一些单个的淀粉分子从原本  相似文献   

3.
三偏磷酸钠交联木薯淀粉颗粒膨胀历程及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木薯淀粉与三偏磷酸钠的交联反应,通过控制交联反应程度,成功地控制了交联淀粉颗粒的膨胀程度并使其停留在不同的溶胀阶段,详细地研究了处在不同溶胀阶段的三偏磷酸钠交联木薯淀粉颗粒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趋势,揭示了三偏磷酸钠交联木薯淀粉颗粒的具体的膨胀历程及溶胀机理,即交联木薯淀粉是从高交联时在中心脐点处的爆裂式膨胀,到低交联时颗粒首、尾端同时均衡发生溶胀的膨胀历程.  相似文献   

4.
羧甲基淀粉的合成及其药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氯乙酸为醚化剂复合变性合成适用于药片崩解剂的羧甲基淀粉,并对其崩解性能进行了研究.本品在常温下即可快速吸水膨胀而不糊化.原料最佳质量配比为淀粉:环氧氯丙烷:氯乙酸:氢氧化钠=6:0.85:1:0.90.  相似文献   

5.
由于吸水网络与控制网络的互穿结构,复合吸水材料颗粒具有吸水膨胀速度可控、吸水后强度高的特点。通过填砂管模型、变径管模型研究了复合吸水颗粒深部液流转向剂的注入特性、吸水后在孔喉中的运移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粒径小于孔喉尺寸的前提下,未吸水膨胀前颗粒可以顺利注入;吸水后即使颗粒直径大于孔喉直径也可以通过拉伸变形顺利通过,通过后立即恢复原状。注入过程中填砂管渗透率降低,颗粒膨胀后渗透率进一步降低,颗粒膨胀后在驱替压力足够大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在填砂管微孔中运移。  相似文献   

6.
微波辐射下蜡质玉米淀粉性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对含水量为30%的蜡质玉米淀粉进行处理,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以及布拉本德粘度仪等对微波辐射前后淀粉的物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微波辐射的淀粉颗粒表面会出现小孔和凹坑;微波辐射增强了对应的X射线衍射峰的强度,降低了玉米淀粉的膨胀度、溶解度、冻溶稳定性以及焓值,提高了糊化转变温度及其范围;蜡质玉米淀粉经处理后,其糊化起始温度升高,粘度降低,但粘度曲线不改变.以上结果表明,在淀粉颗粒内无定形区和结晶区的直链淀粉与直链淀粉之间、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之间会发生交互作用,产生新的不同稳定性的结晶体,从而使淀粉内部出现更加有序的结晶排列.  相似文献   

7.
羟丙基淀粉消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应用In-Vitro模型研究了羟丙基淀粉颗粒及其糊的消化性能,结果表明:羟丙基化能够提高淀粉颗粒的消化速度,增加消化产物;对于羟丙基淀粉糊,则随取代度增大,消化速度减慢,消化产物减少,取代度大于2.0的高取代度羟丙基淀粉,相同条件下其消化速度远远小于低取代度淀粉糊,甚至小于取代度的淀粉颗粒。  相似文献   

8.
不同品种淀粉接枝共聚物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马铃薯淀粉、竹芋淀粉、木薯淀粉、玉米淀粉4种不同淀粉分别与丙烯酰胺、丙烯酸接枝共聚,并对各种淀粉所得的接枝共聚样品(以下称吸水性树脂)进行接枝率、吸水倍率、吸水速率以及失水速率的测定、对比及分析;并以木薯淀粉为基料,研究了淀粉不同添加量对接枝共聚物吸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磷酸型两性淀粉结晶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仪对一步法制备的磷酸型两性淀粉颗粒结晶结构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发现:在玉米原淀粉中同时引入阴、阳离子官能团不会改变玉米原淀粉的X射线衍射图样的“A”型衍射特征,但却降低了淀粉颗粒结晶度,降低程序与阳离子取代度和阴、阳离子取代度比值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通过控制水温,观察膨胀岩在水中崩解、软化的快慢,以及固体颗粒物粒径的大小,得出了温度对膨胀岩吸水崩解软化作用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各组温湿度状态下的膨胀岩进行直剪实验,获得了温湿度对膨胀岩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膨胀岩内部矿物颗粒吸水速率变快、吸水量增大、分子运动加速、膨胀作用增强,崩解速率也逐渐加快,吸水软化所需时间更短;温度的升高,加大了膨胀岩内部水分的蒸发,导致岩体失水收缩,内部结构变得紧密,水的润滑作用也减弱,膨胀岩的黏聚力和摩擦角均增大;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膨胀岩吸水发生体积膨胀,分子间吸引力减小,内部矿物颗粒胶结变得松散,水的润滑作用加强,黏聚力和摩擦角均降低。  相似文献   

11.
王永利 《甘肃科技》2012,(22):73-74
多孔淀粉又称微球淀粉,是一种新型变性淀粉,是指经人工方法处理而使颗粒呈现多孔状的淀粉,与天然淀粉相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比孔容及良好的吸水、吸油性能,并且成本低、无毒害、可自然降解。目前,对多孔淀粉的研究方兴未艾,就此对多孔淀粉的制备方法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多孔淀粉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在一定比例的碱和醇混合液的作用下制备非晶颗粒态淀粉(NCGS)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原淀粉在一定温度下经碱醇混合液处理,使颗粒发生有限膨胀,经中和后,以一定浓度的乙醇溶液洗涤,烘干即得到非晶颗粒态淀粉.采用偏光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对淀粉结晶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确认.提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碱处理醇水分散体系的淀粉来制备非晶颗粒态淀粉.  相似文献   

13.
蕨根淀粉分离及颗粒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参照Badenhuizen法制备了蕨根淀粉,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淀粉颗粒性质作了初步研究,并用重结晶方法对蕨根淀粉的直链和支链组分进行了初步分离.结果表明:蕨根淀粉颗粒的形状多为椭圆形、圆形;表面光滑无裂纹.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上的微尺可测得蕨根淀粉颗粒粒径为5~31μm.重结晶8次可得完全纯化的蕨根直链淀粉;反复3次加入正丁醇去除残留的直链淀粉,可得完全纯化的蕨根支链淀粉.  相似文献   

14.
环境友好吸水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环境友好高吸水材料的制备、性能与应用特点的研究状况,对比了主要的天然原料淀粉基和纤维素基吸水材料在制备工艺、性能与结构及应用方面各自不同的特点,指出了开发淀粉、纤维素等天然物质改性的吸水材料对自然资源的深加工和环境友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经过对凹凸棒石-淀粉颗粒吸附性能的制备,并通过研究造粒添加剂的种类、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因素对颗粒脱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凹凸棒石-淀粉颗粒吸附剂制备的工艺条件是:凹凸棒石:淀粉:玻璃粉=100:40:6(质量比),煅烧温度为600℃,保温时间为一小时。再生的凹凸棒石颗粒用于脱色处理效果良好,操作简单,不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过程含水率下膨胀岩的湿胀变形特性,以侧限无荷载膨胀试验和双电层理论为依据,通过PFC3D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对万州地区的膨胀岩地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整个湿胀变形过程按时程特征可划分为变加速“蠕变”、匀变速上升和变减速“蠕变”3个阶段;增大膨胀岩内部的含水率后,首先会引起其内部黏土矿物颗粒的膨胀,当颗粒膨胀累计到一定阶段时会导致宏观层面上的湿胀变形;湿胀变形与湿胀变形速率的关系本质上反映的是膨胀应变与膨胀应力之间的“应力-应变”本构;膨胀岩湿胀变形速率与细胞吸水膨胀速率相似,即随内部含水率的增大而呈现“Λ”字形的变化趋势;K0应力状态下的侧限膨胀试验不能充分释放膨胀岩的膨胀潜势,因此后期需要三轴应力状态下的膨胀试验来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高吸水树脂的发展史、研究概况及其前景。采用接枝共聚的实验方法,对玉米淀粉与甲基丙烯酸接技共聚制高吸水性树脂进行了吸水和吸盐方面性能研究。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得到了最适宜的工艺条件:在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0%~23%,过硫酸铵为淀粉的1.5%-3.0%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淀粉的0.70%-0.85%的条件下,制备出了吸水倍率在97~260倍的高吸水性树脂。实验结果表明.该树脂具有良好的吸水性。  相似文献   

18.
施氮处理对稻米淀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处理对梗稻“农垦57”和籼稻“IR36”两个水稻品种颖果淀粉积累的影响。结果如下:(1)灌浆期颖果中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籽粒灌浆天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籼稻变化明显快于梗稻。增加穗肥施氮量可降低灌浆初期颖果中可溶性糖含量、(2)颖果中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随籽粒灌浆天数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增加穗肥施氮量能显著降低颖果中直链淀粉含量、(3)颖果中支链淀粉在花后0-10d内增加较快,以后则保持较高比率缓慢地增长,施氮对支链淀粉含量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原玉米淀粉经十二烯基琥珀酸酐(DDSA)酯化后,颗粒形貌发生变化。经研究认为:化学反应首先发生在淀粉颗凿表面的无定形区;酯化后淀粉的乳化能力明显增强,不同取代度产品的亲水亲油平衡(HLB)值均大于10,表明它为亲水型乳化稳定剂。  相似文献   

20.
徐发凯 《甘肃科技》2012,28(3):55-56,21
玉米淀粉废水具有污染物浓度高、处理难度大等特点,采用膨胀颗粒污泥床( EGSB)处理玉米淀粉废水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介绍了采用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活性污泥法处理玉米淀粉废水工艺,并探讨了沼气利用对工艺运行成本的影响.EGSB+活性污泥工艺对废水中的COD、SS和氨氮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外排废水可以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 1996)中二级标准的要求,是玉米淀粉废水处理的适宜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