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对一新合成的偶氮试剂-1-羟基-2-(2-苯并噻唑偶氮)-8-氨基-3,6-萘二磺酸(HBAD)作为酸硷指示剂及和某些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进行了研究。该试剂用做酸碱指示剂,其变色域为5.40(紫红)-7.00(纯兰),指示剂离解常数pK_(1n)。为6.70(20℃)。在滴定终点时,变色敏锐。用该试剂作为指示剂对H_2SO_4、NaOH和NH_3H_2O的含量进行丁滴定分析,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该试剂在适当的pH条件下可和Cu ̄(2+)和Ni ̄(2+)等金属离子发生显色反应。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鲜黄色的高反射TiO2-CeO2薄膜,研究了环境湿度和醋酸添加剂对薄膜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醋酸加入能显著提高薄膜质量,得到均匀透明的高质量薄膜;涂膜环境温湿度对薄膜质量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EHT近似下的紧束缚能带结构方法,从能带结构、态密度和电荷分布等方面研究了Tl_2Ba_2CuO_6,Tl_2Ba_2CaCu_2O_8和Tl_2Ba_2Ca_2Cu_3O_(10)超导体系的电子结构.从2-2-0-1,2-2-1-2到2-2-2-3相,费米能级附近的态密度及穿过费米面的能带数目相应增加.解释了随着单胞中Cu-O面数目的增加,超导转变温度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用实验方法考察了磷改性对γ-Al_2O_3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磷酸盐与γ-Al_2O_3的反应容量有限,且存在着一个平衡点,磷改性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γ-Al_2O_3的表面积和孔体积,并同时能改变γ-Al_2O_3的表面酸性,使γ-Al_2O_3表面酸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5.
着重研究了水玻璃砂VRH-CO_2法流水线作业时如何调整真空度、CO_2用量和添加剂等,以保证型砂起模时的即时强度,同时使0.5~3h的短期存放强度在1MPa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单纯用真空脱水或VRH-CO_2法都不能使水玻璃砂的短期存放强度满足流水线生产的要求,只有加入添加剂才可以使VRH-CO_2法取得最好的硬化效果;水玻璃模数及CO_2用量都对水玻璃砂短期存放强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添加碱性氧化物MgO来调节γ-AL_2O_3表面的酸性,考察了不同镁含量对γ-AL_2O_3的表面酸性及积炭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以镁改性的γ-Al_2O_3为活性基体的FCC模式催化剂的活性及积炭性能,结果表明,加镁不改变γ-Al_2O_3表面的酸中心类型,只是减少了强Lewis酸中心,有利于抑制γ-Al_2O_3上的积炭反应,适量的镁对FCC模式催化剂的活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用CO和NO双分子探针-IR技术研究了双金属Rh-Co/Al_2O_3催化剂的Rh-Co相互作用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Rh_2CO_2(CO)_(12)簇合物制得的Rh_2CO_2/Al_2O_3中的Rh-Co相互作用强,使其在673KH_2还原后产生一种新的线式CO吸附的Co中心。此Co中心对CO和NO的吸附性能不同于Co_2/Al_2O_3(由Co_2(CO)_8制得)上的Co中心。由金属盐共浸制得的(Rh+Co)/Al_2O_3中的Rh-Co相互作用弱,Co中心对CO和NO的吸附性能与单金属Co_2/Al_2O_3相同。Rn_4/Al_2O_3(由Rh_4(CO)_(12)制得)上3种CO吸附的Rh中心对CO和NO的吸附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在孪生CO吸附的Rh中心上,CO强于NO;在线式CO吸附的Rh中心上,CO与NO相近;在桥式CO吸附的Rh中心上,CO弱于NO。CO在Co_2/Al_2O_3上不产生分子吸附态。  相似文献   

8.
采用EHT近似下的紧束缚能带结构计算方法,计算了YBa_2Cu_3O_(7-δ)和YBa_2Cu_3O_6的能带结构。结果表明,穿越超导休YBa_2Cu_3O_(7-δ)费米面的是三条来自Cu-O面和Cu-O链的能带,半导体YBa_2Cu_3O_6没有来自Cu-O链的能带.  相似文献   

9.
AgNO_3和a-ph_2ppy,(a-(C_6H_5)_2P(NC_5H_5))在加有少量H_2O_2和NaOH的C_2H_5OH水溶液中反应生成标题化合物的灰黑色晶体。属四方晶系,空间群P4_1,a=1.300nm,C=4.076nm,v=6.884nm ̄3,Z=8,D_c=1.67gcm ̄(-3),R=0.059,r_ω=0.072.每一不对称单元中存在二套独立而结构基本相同的[Ag_2(a-ph_2PPy)_2] ̄2+,它的二个Ag原子和二个a-ph_2PPy中-N-C-P-桥的N,P原子联接成为一个稳定非共面八员环,而环内Ag,Ag间距分别是0.314,0.3l0(nm),均未成键。不对称单元中的二个八员环通过的O原子与环上Ag原子的弱成键而具有结构联系。环内还出现了罕见的三配位Ag原子。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α-Fe_2O_3纳米材料,平均粒径在10nm左右。并研究了α-Fe_2O_3的电学性能和气敏效应,发现掺杂降低了表面氧吸附-解吸活化能,提高了对还原性气体的灵敏度。据此推断α-Fe_2O_3气敏效应为表面控制型,并对其气敏机理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氧乙炔火焰喷涂+感应重熔+强制冷却相结合的复合技术制备了Ni60-Cu/BaF2·CaF2定向结构复合涂层,研究了感应重熔参数对Ni60-Cu/BaF2·CaF2定向结构复合涂层组织结构、元素分布、微观硬度的影响.研究表明:过低的感应重熔功率(7 kW)不能提供涂层足够的熔化热,不能保证涂层完全的熔融状态,过高的感应重熔功率(15 kW)导致过高的热输入,使基体元素向涂层过量扩散以及组织粗大,硬度降低.当感应重熔功率为10 kW时,定向结构涂层获得了良好的微观组织,涂层中组织致密且柱状晶明显,涂层与基体间的冶金结合带也较为平整,且涂层的硬度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TiN-MOS2/Ti复合薄膜的摩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纳米复合非平衡等离子体镀膜方法制作了应用于月球车活动关节的新型TiN-MoS2/Ti复合润滑薄膜,通过SEM、XPS等对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和成分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耐磨和抗潮湿性能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多层膜结构相比,TiN-MoS2/Ti新型复合膜的钻孔数从278个提高到356个;潮湿储存10d后,其耐磨性能与多层膜相比,提高了2.5倍。因此,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及加入Ti添加剂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月球车活动关节处润滑薄膜的耐磨和抗潮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预防种植体周围炎,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法在纯Ti片表面制备了Ti-TiO2纳米复合涂层,改变Ti靶材与TiO2靶材的拼接比例,研究纳米TiO2体积分数对涂层微观结构和抗菌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对样品进行微观组织的表征以及表面粗糙度和润湿性能的测量,采用CCK-8法(cell counting kit-8,CCK-8)对涂层进行细胞毒性测试,采用平板涂布计数法对涂层进行抗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当Ti靶材与TiO2靶材的拼接比例为95∶5时,Ti-TiO2涂层含纳米TiO2量最多,涂层的表面粗糙度以及与液相接触角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8 nm和100.42°,涂层无细胞毒性,符合生物安全性材料的标准,涂层的抗菌性能最佳,涂层的抑菌率达到了90.94%。  相似文献   

14.
金属钼表面MoSi2/Si3N4涂层的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金属钼表面分别制备了MoSi2涂层和MoSi2/Si3N4涂层,利用SEM和XRD分析研究了涂层的微观结构和物相组成,并比较了涂层在1 450℃大气环境下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涂层与基体结合好且均匀致密;MoSi2涂层钼氧化16 h后出现贯穿裂纹,破坏了SiO2保护膜的连续性,导致涂层失效;Si3N4相的引入可明显改善MoSi2基涂层钼的高温抗氧化性,其抗氧化时间达76 h.  相似文献   

15.
利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了Al2O3-TiO2涂层,测定了涂层的显微硬度和表观气孔率,并对涂层与GCr15钢配副,在不同P-V值及无润滑情况下进行了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Al2O3-TiO2(w(TiO2)=13%)涂层在低速低载条件下具有显著的减摩抗磨性能;Al2O3-TiO2(w(TiO2)=20%)和Al2O3-TiO2(w(TiO2)=40%)涂层在高压力、转速工况下,具有优良的干摩擦特性。研究结果为实际生产选择涂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等离子喷涂Al_2O_3-TiO_2涂层的干摩擦磨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了Al2O3-TiO2涂层,测定了涂层的显微硬度和表观气孔率,并对涂层与GCr15钢配副,在不同P-V值及无润滑情况下进行了球 - 盘式摩擦磨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Al2O3-TiO2(w(TiO2)=13%)涂层在低速低载条件下具有显著的减摩抗磨性能;Al2O3-TiO2(w(TiO2)=20%)和Al2O3-TiO2(w(TiO2)=40%)涂层在高压力、转速工况下,具有优良的干摩擦特性.研究结果为实际生产选择涂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铝合金基体上Al2O3基陶瓷涂层形成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消除铝合金基体上制备陶瓷涂层过程中高温对基体性能的不利影响 ,寻求一种在较低温度下制备陶瓷涂层的方法。将含有一水硬铝石和添加物的浆液施于铝合金基体表面 ,借助于在铝合金表面和涂层内部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而原位生成 Al2 O3基陶瓷涂层。通过研究一水硬铝石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热分解反应 ,分析了涂层形成机理 ,借助于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技术对涂层的物相、微观结构和结合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一水硬铝石热分解在铝合金基体上制备陶瓷涂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Ti02 coatings on natural feather zeolite are respectively prepared by a collosol (Sol-gel) method and two powder coating methods with deionizod water or dehydrated ethanol as a dispersant. During degradation of orthomono- chlorphenol solutions by ultraviolet, the strong adsorption capability of the zeolite results in increased concentration of substrate on its surface. The Ti(h film coated on feather zeolite further enhances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The TiO~ film on the zeolite prepared by the Sol-gel method is found more effective as a catalyst than that by two powder coating methods.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的方法在TC4基体上制备ZrO2涂层,探究其对基底阻尼作用的影响机理.通过SEM和XRD对涂层的表面形貌和结构特性进行表征,并利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检测涂层的阻尼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基体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变大,微缺陷减小,薄层损耗因子产生混合取向,损耗因子增加,阻尼性能提高.在高频下,由于补偿效果,涂层中混晶取向的晶界缺陷消失,阻碍了涂层阻尼性能进一步提高.基底温度为400℃, 激振频率为55Hz时阻尼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0.
采用橡胶轮磨损实验机 ,对三种类型粉末制备的 HVOF Cr3 C2 - 2 5 % Ni Cr涂层进行了磨料磨损实验 ,研究了涂层的磨损特性和喷涂工艺条件、粉末制备工艺对涂层磨损速率的影响。在运用扫描电镜对涂层结构和磨损表面观察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涂层结构和橡胶轮磨料磨损的特征 ,探讨了该涂层的磨料磨损失效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