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疯狂的打车软件“烧钱大战”终于开始降温. 近年来,在政策、资本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打车软件经历了迅速崛起、百花齐放、互联网寡头介入、白热化营销竞争……在炙热的“野蛮生长”期过后,面对逐渐明朗的交管政策,打车软件产业将如何完成新一轮的“中国式整合”? “打车难”是城市交通病的集中反映,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用智能手机实现叫车服务的移动应用,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 然而,随着打车软件行业不断洗牌、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借机抢占移动支付入口,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持续上演“双雄争霸”,在为移动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令不会使用软件的乘客吃足了苦头.站在路边频频招手,却眼睁睁看着一辆辆空车扬长而去.打车软件引发的“打车难”问题,持续吸引着公众和行业管理部门的目光.  相似文献   

2.
<正>租车软件自一诞生就新闻不断,迈入2015年租车大战更是"狼烟四起"。1月15日,快的打车就宣布已完成新一轮总额6亿美元的融资,由投资机构软银集团领投,阿里巴巴集团以及老虎环球基金也参与了此次投资。相比之下,滴滴打车的D轮融资则达到7亿美元。春节前的情人节——2月14日,两家打车软件双巨头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又"光速"宣布合并。双方将组建一家新公司,采取联合CEO的架构,快的打车CEO吕传伟、滴滴打车CEO程  相似文献   

3.
正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打车上"两会"的消息一出,立刻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其以废除数量管制、打击垄断为核心的破解打车难的提案也被广泛报道。与此同时,持续了一段时间的腾讯和阿里巴巴打车软件争夺战也进入了新阶段,阿里巴巴旗下的快的打车进一步调整其对出租车司机和乘客的补贴方案。很多人笑称,这年头营销太重要了,委员提案、打车软件通通需要高超的营销手段。也许吧!但不管怎样,在很多城市,打车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快的打车"APP一鸣惊人,炙手可热。它与同类产品"滴滴打车"的市场之战不但引起了业界的热烈讨论,也成为了大街小巷津津乐道的新闻。这款APP是快智集团研发的一款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解决城市居民出行的手机软件。现在,它已覆盖国内包括香港在内的358个城市,拥有超过1亿名乘客用户,以及135万名司机用户,在国内打车软件市场中占据54.4%的份额,位居行业第一。  相似文献   

5.
关键词     
《华东科技》2014,(6):10-11
正快的打车5月21日,快的打车将接入小米旗下智能按键"米键",之后用户可通过米键在手机中实现一键叫车功能。接入"米键"后,即使在手机锁屏状态下,用户也可通过简单的向下按钮实现一键叫车功能。另外,如果用户未安装快的打车应用,米键则会提示用户进入小米应用商店下载。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各大城市普遍出现的"打车难"现状,综合考虑了影响出租车市场的各种因素,通过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出不同时空出租车资源的"供求匹配"程度.并利用excel软件和统筹规划等建立数学函数模型,通过对覆盖率以及不同路段出租车供需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新的出租车服务平台和补贴方案,在减轻了打车难的现状之下,还使出租车拥有者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专车来了     
在2014年"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极具土豪范儿的"拼钱大战"被叫停后,专车服务成为各大打车软件的又一新战场。然而,专车服务似乎在中国有点水土不服:自2015年1月以来,已经有近十个城市叫停了专车服务。值得庆幸的是,交通运输部于2014年11月27日、2015年1月8日两度表明态度,对专车业务将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创新、趋利避害、规范管理"的原则,鼓励和包容市场创新。当前各类"专车"软件将租赁汽车通过网络平台整合起来,并  相似文献   

8.
移动的土壤     
迈克放下手中的咖啡诧异地问:“为什么中国人连跟朋友一起喝咖啡时都在各自玩手机?”我连忙关掉微信放下手机说:“因为中国人闷骚。”也许我应该用传统一点的词汇,比如内敛、内向、含蓄,总之就是不太善于与陌生人面对面打交道。举个例子:在中国,两个年轻人站在同一位置打车,虽然他们可能要去的是同一方向,但是也绝对不会相互打个招呼问一下是否可以拼车,而是各自使用嘀嘀和快嘀软件在那边加价叫车。再比如,现在中国大多数年轻人相亲时,一般第一件事是“先要个QQ号、微信号聊聊再说”,第二件事是拼命看对方的QQ空间、微信朋友圈。中国人口的基数和这种传统性格,给移动互联网的繁荣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海淀法院刚刚发布,日前审结了原告广州市睿驰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诉被告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一案。法院认定"滴滴打车"的运营单位小桔公司未侵犯睿驰公司对"滴滴(嘀嘀)"文字商标享有的专用权。法官经审理认为:首先,从标识本身看,"滴滴打车"服务使用的图文组合标识将其营业内容"打车"给予明确标注,并配以卡通图标,具有较强的显著性,与睿驰公司的文字商标区别明显。虽然睿驰公司认为上述组合标识  相似文献   

10.
语丝     
正比起电商,我们这点补贴真不算什么。——快的打车CEO吕传伟 吕传伟表示:补贴只不过是一个常规的市场活动,类似电商企业的各种打折优惠,不过电商的补贴力度更大。出租车行业定价太透明,出租车司机是公认的低薪高强度工种,打车又是一个高频率、低单价的需求。这些因素加起来,让外界觉得我们补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互联网+"时代的城市出租车资源配置及其补贴方案合理性,首先,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得出出租车"供求匹配"程度在一、二线城市的出租车匹配程度,优于三、四线城市的匹配程度;通过对四个城市出租车的相关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在一周内出租车的供给量普遍高于需求量,供求匹配程度较低,在一天内,上下班高峰期的匹配程度较低的结论。然后,建立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得到2015至2017年广州、成都、长沙、石家庄打车状况满意度,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四个城市满意度并没有明显提升;同时,通过分析满意度与乘客打车平均等待时间,得出租车补贴方案对"打车难"的状况并没有明显缓解。最后,建立线性规划模型,确定单次接单的合理补贴数额的方程式,结合合理的补贴数额,以及上文的分析结果,设计出能有效缓解"打车难"补贴方案。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不同时空出租车资源的"供求匹配",选取了出租车空驶率与乘客平均等车时间作为供求指标,建立了城市出租车网络平衡模型.并结合北京市不同地区居民打车的数据记录,得到城市经济较为发达的分区出租车资源供不应求,经济较为薄弱的分区供大于求;白天高峰期和夜间低峰期出租车资源供不应求;其他时段供大于求;供求平衡的情况极少.同时为了检验出租车补贴方案能否缓解"打车难"问题,建立了模糊层次分析模型.最后策划出一种等级模式下的打车补贴方案来缓解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打车难"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客运与货运用户的异质性影响着他们的出发时间选择,进而影响着容量有限的城市道路各时段的拥挤程度.本文考虑了边际时间效用具有异质性的客运和货运用户,解释了他们在全车道及部分车道收费策略下的排队特性,并对不同收费车道策略相对于全车道最优收费的效率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针对以货运用户为主的具有较高边际时间效用增长率的用户进行收费,并将收费收入均等返还给全体用户,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同时,部分收费车道相对于全车道收费的效率会随着用户异质性水平的上升而降低.而对收费车道采取补贴的方式,虽然可以吸引更多用户使用收费车道并提高用户获得的时间效用,但与无补贴的收费车道相比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在使用和维护各种管理信息系统(MIS)软件过程中,随着用户对软件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经常需要对程序和数据库进行完善升级。本文介绍了一种简单可行、对用户透明的升级数据库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得到基于打车软件背景下城市出租车合理发展规模,对传统背景下出租车和使用打车软件背景下出租车搜索乘客的行为进行了比较,在固定需求下分析了供需平衡关系,基于空载和载客阶段的特征,建立了出租车运营平衡模型。针对模型结构,将其转化为最优化问题,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反映出了出租车规模、出租车在各交通小区的平均搜索时间和各交通小区乘客的等待时间的关系。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与算法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有助于管理部门确定城市出租车的合理规模和制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购的不断繁荣,电商囊括的商品和用户数也越来越多,人们在海量商品面前变得无所适从."商品迷向"问题尤为突出,网络平台迫切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显隐性个性化服务提高用户购买体验,吸引并留住用户.针对以上问题,以电子商务平台个性化服务与用户服装购买行为的交互为起点,将平台上的交互抽象为"感知-使用-持续使用"的渗透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市场调研,选择淘宝网为渗透的案例平台,借助SPSS 19.0数据分析软件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17.0建立了用户持续使用模型,最终通过对结果的检验和数据分析为电商平台和入驻商家分别提出了个性化服务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行业的信息系统近年来收集了海量数据,这些海量数据中包含大量与用户行为相关的信息,且数据量还在以指数级增长.及时、精确地从这些海量信息中发现有用的知识,挖掘出用户行为数据背后隐含的模式,能够帮助企业制定市场战略,留住已有的用户或者吸引新的用户,进而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而用户的行为数据往往都是具有序列性质的,用户的兴趣爱好也会随着时间不断变化.因此,综合序列特点的用户行为分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论文对近些年来基于用户序列行为分析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数据格式、问题定义、关键技术、应用场景等进行详细介绍、比较和分析.最后,对基于用户序列行为分析的研究与应用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孙继磊  赵舰  高鹏 《科技资讯》2009,(8):19-19,21
在使用和维护各种管理信息系统(MIS)软件过程中,随着用户对软件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数据库也经常需要进行完善升级。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Web Service对数据库结构进行自动升级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可行,且对用户透明,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应用因子分析、描述分析、算法遍历等方法,分别构建因子分析模型、算法流程图等,讨论并研究了影响出租车供求匹配程度的主要因素、不同时空下出租车资源的供求匹配程度分布规律、各公司补贴方案是否能缓解打车难等相关问题。使用SPSS、EXCEL软件求解,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法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城市交通中乘车难的现状及主要原因,针对出租车乘车难的几种主要情况提出了基于打车软件服务平台的各种补贴方案,给出了出租车司机不挑单、不拒载、愿意接单的利益驱动激励机制,首次建立了4种情形下的出租车司机补贴最佳方案模型,有效定量地解决了出租车市场的乘车难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