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协整的方法对我国1996~2008年的不同投入主体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和企业科技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即政府科技经费投入、企业科技经费投入的增加都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原因,而且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要明显高于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为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尤其是企业的科技经费投入,强化企业在研发投入中的主体地位;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的同时,更要注重发挥政府科技经费对企业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政府通过研发投入促进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提升,是提升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但是,地方政府研发投入是否能有效促进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影响地方政府研发投入促进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是评价政府研发投入效果必须明确的问题。本文以我国30个省市区地方政府研发投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数据为基础,运用DEA-Tobit两步法分析框架,对我国不同地区政府研发投入对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地方政府研发投入对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大多数处于无效状态,并且呈现东部、中部、西部效率逐步递减现象;同时,企业科技人员投入、技术市场活跃程度、企业规模大小、地区开放程度等,对政府研发投入效果存在不同影响。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有效提升地方政府研发投入促进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不同主体科技投入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并提出科技创新投融资支持体系优化设计,通过DEA-Tobit两阶段法测度我国30个省份2010—2019年的科技创新效率。研究表明:我国科技创新效率整体表现较好,但存在地区差异性;政府支持和金融机构信贷支持与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正相关,企业创新投入和风险投入对科技创新效率的作用不明显。据此提出以“创新引领、平台支撑、机制保障”为目标,加大政府财政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投融资支持,加快推进成果转化,形成“投融资支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回报再投入”系统闭环的科技创新良性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与后疫情时代复工复产的新形势下,2020年开始推行的“科技专员”新政策旨在将“传统的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上升为符合新形势的“科技专员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机制”。通过分析近三年来(2020-2022年底)广东、内蒙古、贵州、四川、湖南等全国不同区域各省市科技专员发展实际情况,总结得到当前科技专员在一线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基本模式与成功经验,同时也发现在生产技术对接、科技专员遴选、企业积极性激发、政府引导方式上仍有待完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以科技专员为主体,能够激发市场活力,由政府部门、地方企业、科技专员、高校院所组成的“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共同体”,最终形成科技专员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结果对于“科技人员”升级为“科技专员”“服务地方企业”升级为“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最终实现以区域科技创新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已经成为政府科技投入的主体,对地方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较大。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地方财政投入和地方科技发展的关系,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一、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创新体系建设1、进一步明确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投入、研发和成果应用转化的主体,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政府设立的科技计划项目80%应由企业牵头承担。建立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激励机制,对企业年度研发资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5%且金额达到200万元以上的,除享受研发经费加计扣除外,政府按其投入资金的10%给予奖励。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要更多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与服务。  相似文献   

7.
论地方政府推进科技创新政策执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是科技创新政策执行的引导者和推动者,在推进科技创新政策执行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为此,国内学者就此问题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与讨论。主要包括:一是“地方政府主导论”,指出我国科技创新战略必须在政府强有力的主导和推进下才能进行;二是地方政府对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的研究;三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相关的科技政策执行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研究中国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支出造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证方法 ,分析了近15年来中国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并比较了有关国家的数据.结果 总体而言,政府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要大于挤出效应,但政府向高校提供研发资助可能会挤出企业研发支出.结论 以政府科技投入为主导,以企业研发为主体,调整高校研发投入结构,才能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陈劲  杨硕 《创新科技》2022,(6):1-11
优化我国科技结构,加快构建以企业为科研项目出题人、掌舵人和答题人及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核心,更是有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的关键。围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量化研究和国际对比发现,我国企业已成为“创新主体”仅是表象,强化我国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迫在眉睫。高等院校在我国科技结构中占有优势,平衡企业和高校的科技资源分配,重视产学合作将是优化我国科技结构的关键。试行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战略组合,可成为一条企业迅速成为创新主体的新路径。为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政府应让战略型企业家发挥更大的作用,赋予领军企业参与所在行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设发展的权利,并对企业在财政、税收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对企业自身而言,其应具有明确的创新发展战略和完善的组织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水平提升,发挥创新引领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企业是科技投入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2014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显示:2013年我市科技百强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加强,科技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并高效利用,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基于2014年度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数据,深入研究百强企业在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经营绩效等方面的优势、潜力和不足,以期为政府各部门,尤其是各级科技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撑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叶青 《广东科技》2014,(19):37-38
后补助是政府运用财政资金补贴和支持科技活动的一种方式,是对现有经费资助方式的补充。后补助政策在符合条件的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专项项目中实施,纳入现有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统一管理,不单独设置专项。简化过程管理和实现“结果导向”是这种投入方式的最主要特征,它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创新主体参与科技研发活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在影响一国科技投入的因素中,工业化发展阶段是其中最关键性的因素。研究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视角,选取工业化第二阶段和工业化后阶段,对比分析了美、英、法、德和日本5个发达国家的科技投入的规模和结构,并在分析山东省目前科技投入状况的基础上,从增加政府科技投入、优化科技投入的结构,创新科技金融工具、激发企业及社会资本科技投入的积极性和不断完善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政策体系等几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企业的自主创新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全国政协委员郑家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目标的一个重要支撑。政府已经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从现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看,这是国家对未来五年乃至今后较长时间国内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的战略规划。“首先,要尽早实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长远目标,企业自身就要努力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和创新成…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31个省市地方科技规划中R&D经费投入强度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十一五"以来,我国省级政府R&D经费投入强度的目标值设置及完成度。研究发现:规划目标领先省份基本具备较高的规划执行水平、规划目标跟随和滞后省份的目标完成度较低、东北地区科技规划执行水平有所下降。研究认为:地方政府应加强规划前期战略研究,科学合理的设置R&D经费投入强度目标值,加强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引导作用,并将R&D经费投入强度执行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的产学研发展战略调整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地方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定位的偏差 (1)角色认知上的偏差。这种角色认知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将自身角色与企业混同。企业是科技创新和投入的主体,而高校是人才和科技的主要源泉之一。有些地方高校看到企业合作不积极,或者出于自己获取更大利益的考虑,自己创办科技产业。但地方高校由于校内管理体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区域科技创新要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甘肃省科技创新主体要素、创新资源要素、创新环境要素的深入分析,指出甘肃省科技创新主体要素的创新能力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全国相比,仍存在创新产出少、科技活动人员不足、科技经费投入增长缓慢、创新环境不佳等问题;提出甘肃省应完善科技创新要素之间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升科研机构、大学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善中介服务体系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浪潮集团总裁孙丕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建立创新型企业,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要打破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的种种障碍,关键是“投入”,核心在“人才”,出路在“市场”。首先应改善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结构,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推进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其次要完善政府采购法配套措施,引导政府采购向高技术产品倾斜。在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及其他财政性资金投入中,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第三要建立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的配套措施,提升企业研发机构的能力。孙丕恕介绍,目前国家财政科技拨款主要投向科研院所、高等…  相似文献   

18.
2006年5月2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以沪府发[2006]12号文正式发布《实施<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配套政策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对创新活动的引导作用、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市场在配置创新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涉及科技投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学研创新合力等十个方面共36条,以下简称“36条”。本文从企业的角度就“36条”体现上海特色的内容进行解读。加大财政科技投入衡量一个地方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主要看其对科技投入的强度。据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上海市、区县两级政府的财政…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在推进科技与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不断提高,产、学、研联合发展意识增强,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1998年度的有关统计资料,上海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呈现以下特点。 1.科研经费筹集渠道呈多元化,企业自筹为主的格局基本形成 从1995年以来全市的科研活动经费筹集情况看,已基本形成了“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借贷为支撑,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20.
财政科技投入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基础保障。分析了“十一五”以来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基本特征和存在主要问题,基于“十四五”规划和国家各类政策的分析,对“十四五”时期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趋势进行了判断。研究发现:“十一五”以来,全国财政科技投入规模不断增长,中央和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占比呈现此消彼长态势,不同层面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各不相同,财政科技投入区域差异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我国财政科技投入还存在稳定支持不断加码但尚未发挥稳定的作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研发投入强度较低、对企业投入的带动作用仍显不足、财政科技投入效率亟待进一步提升等几个问题。“十四五”时期,我国财政科技投入持续增长的态势将长期保持,多元化投入的理念将持续深入,以特定目标为导向的基础性与应用性投入将会不断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组织机制创新将持续推进。最后,结合我国进入“十四五”新阶段的科技创新任务,从完善顶层设计、优化支出结构和支出方式、更大发挥市场作用、深化财政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