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青花斗彩是以釉下青花作为一种色青而与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的瓷器装饰技法.在青花斗彩中,图案中的蓝色部分先以釉下青花描绘并且留白,上釉烧成后再用釉上彩料彩绘其留白部分,最后入炉烧制而成.青花斗彩一改纯青花整个画面彰显的都是冷色调的格局,加入了如红、黄等暖色调的元素,使画面耳目一新.青花斗彩在装饰技法上形成了自身的艺术特征,即后来添加的暖色调在起到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点缀作用.本文以青花斗彩工艺为切入点,着重阐述其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
现代青花艺术是对传统青花艺术的延续和发展。现代青花瓷器是在继承传统青花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取舍,融会了现代人的审美理念、创作思想及表现方法,体现新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时代不断发展,青花装饰也与时俱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向着多元化、自由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在现代青花艺术的各个方面都有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清代青花瓷器发展经历了缓慢恢复、繁荣昌盛、逐渐衰落和回光返照的发展过程。在各个发展时期,有着特定的政治和社会背景,官窑和民窑青花均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青花瓷"始于唐,成于南宋(1127-1279),圆熟于元(1279-1368),兴盛于明初,特别是永乐(1403-1425)、宣德(1426-1436)、成化(1465-1488)三朝.江西"景德镇"的产品,更是独步世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三保太监"郑和(1371-1433)七下"西洋"(1405-1433)时,"彩绢瓷器"是最重要的"赏赐"品,大量青花乃随"宝船"远走四方,或赠或售扬名四海.青花用"回青"直接在瓷胚上画绘,再上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入窑,以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青花的成功,除中国独有制瓷传统和瓷匠的精研努力外,另一项特殊因素是使用了"伊斯兰"传统的蓝色釉料回青、回回青和"南海"周边国家的苏麻离青、苏泥腊青、勃青等等.青花不仅使用了域外原料,在造型和纹饰上,也容纳了"伊斯兰"宗教和民族风格.这里仅讨论明初"青花",且以景德镇所出,于15世纪郑和下西洋时代前后者为主,也略论中国青花与阿拉伯青花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青花瓷”始于唐,成于南宋(1127-1279),圆熟于元(1279-1368),兴盛于明初,特别是永乐(1403-1425)、宣德(1426-1436)、成化(1465-1488)三朝.江西“景德镇”的产品,更是独步世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三保太监”郑和(1371-1433)七下“西洋”(1405-1433)时,“彩绢瓷器”是最重要的“赏赐”品,大量青花乃随“宝船”远走四方,或赠或售扬名四海.青花用“回青”直接在瓷胚上画绘,再上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入窑,以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青花的成功,除中国独有制瓷传统和瓷匠的精研努力外,另一项特殊因素是使用了“伊斯兰”传统的蓝色釉料:回青、回回青和“南海”周边国家的苏麻离青、苏泥腊青、勃青等等.青花不仅使用了域外原料,在造型和纹饰上,也容纳了“伊斯兰”宗教和民族风格.这里仅讨论明初“青花”,且以景德镇所出,于15世纪郑和下西洋时代前后者为主,也略论中国青花与阿拉伯青花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朱丽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27(2):99-100,108
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青花装饰元素作为中国元素的重要部分被用于设计范畴的每一个方面。以其独具的魅力,不断向外延伸。它已经不再拘泥于单一的瓷器。如现代建筑、公共空间、服装设计等方面正在不断地注入青花元素,使得青花元素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相似文献   

7.
青花是釉下装饰的一种,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之一,与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共同组成了景德镇四大名瓷。青花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呈色稳定,纹饰永不褪色,题材丰富多彩,明净素雅,绽放出中国水墨画般的艺术魅力。青花瓷以其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幽倩美观,明净素雅深受世人的青睐,特别是青花山水,更是有着一番耐人寻味的神韵。笔者结合自己从事多年的青花山水创作,阐述山水题材在青花装饰中的运用,发掘其中的大美。  相似文献   

8.
瓷器利用青花装饰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陶瓷生产技术与工艺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青花装饰陶瓷基本工艺,从图案到国画体现出形式内容的丰富性。这不仅丰富了陶瓷装饰的技法,也丰富陶瓷文化审美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张静 《科学世界》2007,(5):77-81
我国瓷器烧造的历史源远流长,瓷器的种类更是琳琅满目。人们根据瓷器釉质的颜色和纹饰把瓷器主要划分为两大类:色釉瓷和彩绘瓷。彩绘瓷有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等绚丽的纹饰;而色釉瓷的种类更是纷繁多样,其中有举世闻名的“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官窑、哥窑和钧窑,驰誉古今的磁州窑、耀州窑、龙泉窑等。自唐宋以来的历代制成品,或者成为今日世界各大博物馆中格外珍视的藏品,或者成为私人收藏家谨密收藏把玩的心爱之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张静 《科学世界》2006,(8):82-87
中华民族拥有源远流长的绚丽文化,同时也是世界陶瓷的故乡,英文中的“瓷器”就是用china这个词来表示的。现在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早的陶器.是我国裴李岗和磁山文化时期的陶器.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其代表陶器以红陶为主,有泥质和夹砂两种,最高烧成温度约为900℃左右。其后.陶器的制造工艺一直都在发展,到了大约商代中期(约公元前16世纪),我国的制陶工艺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制陶水平出现了质的飞跃——产生了我国最早的青釉瓷器.其烧造温度要求在1200℃以上,瓷器表面施有高温下烧成的玻璃釉质,从而拉开了我国五彩缤纷的瓷器发展的序幕。接下来主要发展了两大瓷器类型。一为色釉瓷,一为彩绘瓷。色釉瓷包括各种颜色釉,如钧窑.汝窑、定窑和龙泉窑等;而彩绘瓷则主要涵盖了青花、五彩、斗彩.珐琅彩等瓷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青花在陶瓷上具有多种装饰风格,而青花与雕刻的结合更有审美感,割据了青花的单色优雅。青花装饰与雕刻装饰的结合在陶瓷设计中呈现审美、立体、明块、以及传承中华文化的各种优点。  相似文献   

12.
早在八世纪时,阿拉伯人就知道使用釉,他们把釉涂敷在陶器上, 焙烧成光滑发亮的器皿。九世纪左右, 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波斯等地的陶瓷匠在陶瓷上作画,成功地烧成了带红铜色、棕色、橄榄色图样的瓷器。早期阿拉伯瓷器上的绘画题材范围很广,有图案、树木、水果、花卉、房屋、船只、飞禽走兽、鱼类及人物等。在哈利发宫庭的墙壁上往往绘有人物,可以看出当时阿拉伯人的生活情况。拜占庭、希腊和中国的艺术很早就传到阿拉伯。外国的文化对阿拉伯影响不小,最近发扬出 *哈利发在阿拉伯语中原来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继承人”的意思。后来哈利发遂成为阿拉伯帝国的宗教和政治的最高领袖通称。  相似文献   

13.
基于荷青花在药用、观赏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等方面存在的价值,利用全株收获法采样,经分选、烘干、称重和数据统计后,获得了荷青花生物量及分配特征,并以其易测生长指标为自变量构建了总生物量的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荷青花群丛在营养生长停止期,各生长指标及生物量分配在个体间有较大差异,但平均丛高和根冠比变化较小;地下部分所支持的丛幅冠、丛株数和花果数等存在一定的供给限制,且这种限制与地下生物量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虽然荷青花生物量随各生长指标的变化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根冠比的变化差异均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荷青花存在权衡有限光合资源分配的能力.荷青花生物量模型以多元线性回归的拟合结果较好,但考虑自变量过多带来的系统误差,生物量预估模型可选用以丛株数和花果数为自变量的拟合方程.  相似文献   

14.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郑和下西洋以后,由于海路交通的拓展,促进了我国瓷器生产的发展。青花瓷在烧制上,得到了郑和下西洋从东南亚地区带回的"苏麻离青"为釉料,制品极为美观精致,出现了自元代末期青花瓷成熟以来的第二次发展高峰。这一时期的青花瓷被称为是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元青花在历史文献上没有明确的记载。1929年英国人霍布逊首次对传世的元青花瓷器进行了研究,几十年来,国内外古陶瓷专家、学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元青花钴料产于何处,从哪条通道传入中国的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在此前提下将元青花钴料和"苏麻离青"认定为一种矿物的论点是不严谨的。"苏麻离青"是郑和下西洋时期的特定产物,学术界没有理由将其混淆。  相似文献   

15.
青花瓷极具中国古典特色的青白美,明净清新、雅俗共赏,深受中外人士的喜爱,在中国传统陶瓷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青花瓷之美除去器物美型、绘画题材的原因之外,青花分水工艺是青花瓷产生美之源泉,青花装饰纹饰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也归功于青花分水的功劳。青花绘画技师的手法与经验决定着分水表现形式,技艺娴熟者在一笔之中便可以分出不同程度的分水艺术效果。民国时期,青花分水技法达到出神入化的绘画技师层出不穷,景德镇青花大王王步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在吸收青花传统优良分水技法的同时,摒除了落后守旧的青花规格,突破了青花瓷分水局限性,呈现出一种"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青花绘画创新风格,他的作品深受中外人士的喜爱。本文以传统分水技法分析研究为背景,突出王步的分水创新风格、高超的绘制技巧、艺术修养及其作品别具一格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现代青花艺术瓷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技艺,在传统青花的基础上创造发展。在成型、料色、绘画、装饰手法上,都有了新的形式,制作技巧更丰富、艺术特色更鲜明。  相似文献   

17.
试论现代青花艺术的时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青花艺术是对传统青花艺术的延续和发展,是在继承传统青花艺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取舍,融会了现代人的审美理念、创作思想及表现方法,体现新时代特征的青花艺术作品。时代不断发展,青花装饰也与时俱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现代青花装饰向着多元化、自由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在现代青花艺术的各个方面都有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正>“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青花瓷具有独特的美和艺术价值,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工艺技巧闻名于世,被视为最具中国特色的瓷器。青花瓷之所以如此特别,是因为它含有钴。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解析青花艺术的文化,评述青花艺术的表现特点,继而为文章的中心主题———青花艺术与现代服装设计的结合奠定基础。通过青花艺术与服装设计结合的具体案例及其设计制作技法,深刻阐述青花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上的美学意义和价值,归纳青花艺术适合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元素并梳理其关系,探讨青花瓷元素在服装设计运用中的一般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青花斗彩始于明代青花盛行、五彩兴起之时,宣德朝开始把釉下青花与釉上矾红彩融为一炉。青花斗彩作品要求陶瓷工作者在绘画创作时有意识的预留下某些部位,使得画面稳定而协调,达到理想中的创作效果,如是随意拼凑就失去了斗彩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