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在全世界正掀起恐龙热的同时,恐龙足迹热也在不断地升温。“恐龙足迹学”已成为一门新的学科。这主要因为:通过反复地实践,人们终于认识到,恐龙足迹能提供骨骼化石无法揭示的信息,是全面了解恐龙秘密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真所谓恐龙足迹信息多。对恐龙足迹的曲折认识在人类历史的黎明时期,有些氏族曾经把恐龙足迹作为“图腾”予以崇拜。在北美与拉丁美洲,在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岩画旁边往往会找到恐龙足迹岩层的露头。古代的印第安人在跳舞时手里拿着蛇,穿着祭祀用的特制的围裙,围裙上装  相似文献   

2.
恐龙曾经是地球上不可一世的统治者。形态各异、丰富多样的恐龙化石一次次冲击着人们的视觉神经,无数人着迷地猜测着活着的恐龙该会是什么样子。而关于恐龙形象的探索或想象,总是无法绕开最具诱惑力的一个环节——体色。实际上,这也是最难在化石中找到依据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3.
《科技知识动漫》2011,(1):47-47
在地球的一些地方,大量恐龙遗骸集中埋藏在了一起,人们把这些集中埋葬恐龙的地方称为“恐龙公墓”。这些公墓中埋藏的恐龙常常仅有一种,但是有时也会有很多种。世界上比较著名的恐龙公墓有4个:加拿大艾伯塔省恐龙公园、美国国立恐龙公园、中国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中国二连浩特恐龙墓地。  相似文献   

4.
在生命历史的舞台上,恐龙的时代早已过去了,但在最近一、二十年内人们对恐龙的认识有很大的进展,有不少国家(如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的博物馆近年来不断掀起"恐龙热",恐龙的形象日益深入人心.因此有的科学家认为:现在才是真正的"恐龙时代".在今年国庆节开放的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陈列也突出了恐  相似文献   

5.
恐龙是生活在中生代的陆生爬行动物。从一位名叫吉迪恩·曼特尔的英国乡村医生首次发现恐龙化石起,到1989年在南极洲出土恐龙化石为止,全世界七大洲都有发现恐龙遗迹的报道。目前,已被描述、记载和命名的恐龙有650~700种。美国电影《侏罗纪公园》公映后,引起人们对恐龙的极大兴趣。应运而生的恐龙玩具、恐龙工艺品、恐龙卡通片、恐龙邮票。以及绘有恐龙图案的汗衫、外套、领带、饰物等,都成了市场上炙手可热的畅销品,而各国发行的恐龙钱币也成为收藏者钟爱的珍品。除了蒙古于1989年率先发行一种  相似文献   

6.
恐龙,这个生活在距今七千万年以前的怪物,现在已经成为人人皆知的动物了.报刊、电台经常报道世界各地奇形怪状恐龙的发现."中国恐龙展览"也将于今年7月在日本东京展出.但是,人们最初是怎样发现恐龙的,现在对恐龙又有些什么新的认识呢?  相似文献   

7.
《科技知识动漫》2011,(5):42-42
鸭嘴龙类恐龙的家族观念很强,成年恐龙会很好地保护它们的巢穴,并给幼龙喂食,直到它们长到能够自己出去觅食为止。其中慈母龙是最和善的恐龙家长,它们会精心照料它们的后代,轮流守护恐龙蛋,避免被别的恐龙偷走。幼龙孵化出来后,它们对幼龙也照顾得非常周到。因为慈母龙慈祥、和善,富有母爱,所以人们称它们为“慈母”。  相似文献   

8.
看到这个题目,人们不禁要问:恐龙不是早已绝灭了的远古动物吗,怎么又活了呢?当我在英国进修期间看到大英自然博物馆这则广告时也莫名其妙.展览开幕的当天我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展览大厅.说来也巧,招贴标志是个恐龙足迹.这个足迹的原型正是北京自然博物馆甄朔南研究员和我本人共同研究命名的、发现于我国四川省的岳池嘉陵足迹.现在这个广告招贴画贴遍了伦敦城,仿佛恐龙走遍了伦敦的每个角落,到处都留下了它们的足迹.  相似文献   

9.
许多小朋友十分喜爱看各种恐龙的卡通片,尤其是翼龙、霸王龙的觅食,打斗画面。确实,2亿年前的地球是由恐龙主宰着。然而到了6500万年前,曾经不可一世、庞大的恐龙家族却从地球上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 我们只能从残存的化石中去了解恐龙的形态及当时它们生存的环境。为什么如此神勇的恐龙不是在地球上逐渐消失,而是一下子绝迹了呢?这给人们留下种种猜测。当前,有一些科学家认为是宇宙中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恐龙的绝灭,但是也有人认为下面几种猜想也是造成恐龙消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惠一渡 《世界博览》2022,(12):76-85
<正>恐龙这种统治了地球1.6亿年的物种总是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和关注,除了各种高科技还原的视觉影像,那些发掘地才是真正记录着这些史前巨兽生活足迹的地方。有人说,任何古生物都没有像恐龙这样令人类着迷!的确,几个世纪以来,对这些早已灭绝的远古巨兽,人们的感情混合着敬畏和喜爱。尤其是孩子们,很多都是行走的“恐龙百科全书”,不但对各种恐龙的名称和特征如数家珍,还经常会为“哪种恐龙更厉害”这样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据说《儿童恐龙百科全书》的销量甚至超过了《安徒生童话》等传统儿童文学著作。  相似文献   

11.
1981年在东京举办了中国恐龙展,展出了大量的中国恐龙标本,该展览也得到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大力协助,从而取得巨大成功,仅东京一地的观众即达一百万人。日本的观众有幸亲眼目睹庞大的马门溪龙无不感到欢欣,因为在日本还是头一次展出身长二十二米之多的恐龙.当时,观众提问最多的  相似文献   

12.
徐星 《大自然》2013,(4):24-27
暴龙类恐龙也许是恐龙大家族中最著名的一个支系,尤其是暴龙类的代表性物种霸王龙,是家喻户晓的恐龙明星。霸王龙体长十几米、体重五六吨,是一种巨型食肉类恐龙,是北美洲白垩纪末期的绝对统治者。霸王龙不仅是科学家的重点研究对象,也是公众心目中的宠儿,人们想了解有关霸王龙的一切,包括霸王龙怎么吃东西、怎么运动等等。科学研究发现,身躯庞大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年,我国南北各省不断传来发现恐龙脚印的好消息。北京自然博物馆在中国鸟类学会的协助下,最近在一片大约15平方米的岩石上,一次就找到了36个恐龙脚印。恐龙真的走进了博物馆,作为自然历史的见证者,向观众诉说自己的生活情景。人们称赞恐龙脚印是化石中的珍品,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电视录象。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通过对恐龙的内在的原始落后性的阐述,指出了恐龙绝灭的必然性原因,即:恐龙的绝灭是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自然选择决定了它最终走向绝灭的深渊.同时,提醒人们要吸取恐龙绝灭的教训.  相似文献   

15.
说到恐龙,总会勾起人们的无限遐想,看看电影《侏罗纪公园》过把眼瘾?这早就不能满足人们的胃口啦!虽然恐龙已经灭绝很久了,但是恐龙化石遗留在了世界各地,想不想玩点儿刺激的?赶快带上小铁锹,开启你的化石猎人之旅吧!  相似文献   

16.
2004年5月,《中国恐龙》展移居澳大利亚东北部海滨城市布里斯班,落户在昆士兰州博物馆,开始了为期5个月的展出。两年前,《中国恐龙》展开始踏上澳洲的土地,以澳大利亚的南部名城悉尼为起点,辗转于澳洲的多座城市,所到之处,为热衷于恐龙文化的人们带来了难以抑制的欣喜。我在伴随展品到达昆士兰州的途中,脑海中就浮现出澳洲恐龙的名录和形象。澳大利亚的恐龙化石多数出土于昆士兰州,化石标本也大多陈列、收藏在昆士兰州博物馆。于是,虽然人还未到达目的地,我的内心已然计划着饱览澳洲恐龙的风采。在昆士兰州博物馆的门口一侧,两个恐龙模型神…  相似文献   

17.
<正>好莱坞经典科幻大片《侏罗纪公园》中,一个疯狂的科学家从一只吸了恐龙血、包裹于琥珀中的蚊子标本中提取出恐龙的DNA,成功复活了霸王龙并最终建成了一个恐龙"侏罗纪公园"。电影中的情节充满了奇幻而大胆的想象,那么,在现实中,恐龙是否真的能复活?复活恐龙?"恐龙"一词来源于拉丁文Dinosauria,即"恐怖的蜥蜴"。事实上,恐龙不是蜥蜴,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没有任何关系。据考证,恐龙最早出现在2.31亿前。从早侏罗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中生代的霸主,恐龙大概是最受欢迎的史前动物了。随着对恐龙的了解,人们心中或许会有许多新的问题。比如,哪种恐龙才是真的最大,为什么恐龙的名字会变来变去,恐龙会叫吗,它们到底长什么样?让我们一起看看最新研究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吧。  相似文献   

19.
《科技知识动漫》2011,(1):46-46
恐龙化石最早被发现于欧洲,以后在北美洲、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地不断地被发现。后来,科学家在南极洲也找到了恐龙化石。这些发现说明,几亿年前的地球上拥有一个完整的大陆,恐龙可以自在地四处漫游,因此它们几乎遍布地球陆地上的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20.
由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恐龙专家甄朔南先生撰写的又一科普力作《走近恐龙》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这部著作详细介绍了关于恐龙以及相关的知识,特别适合于想深入了解恐龙知识的青少年朋友以及其他恐龙爱好者阅读。目前,我们国家到处在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为目标,大力开展科学普及事业。《走近恐龙》正是迎合了这种科普趋势,以大量的科学发现和科研成果为基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大家感兴趣的关于恐龙的知识。提起恐龙相信每位读者都能说出一二,《走近恐龙》考虑到这些因素,并没有停留在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