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卷首语     
人类学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研究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2 0 0 4年5月2 9日至3 1日,来自海峡两岸的近百位中国人类学者在银川聚会,以“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为主题在人类学高级论坛的年会上展开了对话与讨论。会后发表的《生态宣言》是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标志性的学术文件,这是本届论坛的第一大亮点,也是中国人类学者就人类的生态问题发出的中国声音。本届论坛的第二大亮点就是人类学高级论坛的顾问、国际著名的人类学家李亦园院士以《生态环境、文化理念与人类永续发展》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李亦园院士演讲从宏观的立场探讨说明生态…  相似文献   

2.
人类学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注重研究疾病与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关系。世纪之交的中国,艾滋病问题日愈严重,引起人类学者的集体关注和行动,已经造成了一定的“话语声势”和社会影响。艾滋病这场世纪瘟疫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人类学学科利用自己的武库为现实服务并发展自身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3.
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一直伴随人类学产生和发展过程的一个无法忽视的课题,无论是地理学的角度还是生态学的视野,人类学者始终致力于人类及其文化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解释,并且创建了文化生态学、生态人类学、民族生态学、人类生态系统等诸多理论流派。应用这些理论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过程,这就是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的角度和特色。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以某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为对象的研究方法;以植物和农作物为对象的研究方法;以传统农业变迁和土地利用变迁为对象的研究方法;以特殊的自然条件或以特殊的地方疾病为对象的研究方法等。  相似文献   

4.
医学人类学在美国有更细致地理解艾滋病危险行为,以及这些行为所根植的社会文化背景方面所运用的方法及这些方法的特点。在中国这个广大的多民族的国家,医学人类学在其卫生领域很可能同样发挥类似的作用。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本应有中国的人类学家参与的应用社会学方法的工作却一直由公共卫生人员承担。中国艾滋病流行现状和将来潜在的灾难性威胁迫切需要人类学研究以及中国自己的人类学者。相信人类学家和其他定性研究的社学科学家去关注艾滋病问题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型工程以往缺少人类学者参加,因此只关注物质工程而忽略工程进度中人与文化的问题由来已久。1995年起由人类学者主持的长江三峡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小组开始切入三峡淹没区的田野工作,以民族文物保护工作为出发点,进而扩大以人类学为主的多学科合作课题。  相似文献   

6.
汉学人类学自20世纪40年代发端于中国大陆,自60年代后,在台湾地区得以接续。几十年来,汉学人类学者不断尝试将西方人类学理论应用于本土研究,在亲属关系,地域、经济与交换关系,文化、宗教与意识形态等方面对汉族社会的了解已累积至一定深度,但与人类学所寻求的全貌观相比仍有一段距离,许多问题仍企待解决与超越。  相似文献   

7.
田野工作之所以成为人类学学科的重要标识,缘于两者意趣之共通于"活"的状态。它具体表现在,生生不息的日常生活所携带的重复与灵动,与文化蕴含的强制性与超越性相呼应,使探究日常生活的田野工作为人类学研究提供着"活"素材;田野工作作为人类学者的"活态训练场",在关系性力量的生成与磨砺中,给人类学者注入感悟异文化的勇气和智慧,人类学者便有能力在对文化的实证研究中,承担起其"人型文化翻译器"的职责,从而实现对学术共同体的塑造;最后,田野工作有助于面向当代中国文化事项,为促进平等对话提供经验基础,并实现具有中国文化蕴含的表达,谋求人类学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费先生一生的学术生涯中,其学术研究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然其研究一直没有脱离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费先生的笔下,微视研究和巨视研究一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管是和先生一起随行调查还是品读先生的论文和著作,我常常感到先生的社会人类学思想在两者间应用得游刃有余,并不时地产生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作为一门产生于西方社会的人类学,对于东方人类学者而言,能自如地把西方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得以本土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一问题直到今天仍在困扰着众多的东亚的人类学者和社会学者。而费先生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证明,他非…  相似文献   

9.
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是现代人类学的内容之一。作者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对现实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公共卫生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人类学之路辛苦而寂寞 ,但同时也是风景无限。做学问、看风景 ,一路前行  相似文献   

10.
《人类学研究方法》将当前人类学者使用的各种质性和量化研究的方法基本囊括了进来,尽其所能地反映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前沿,在编撰过程中,使用了大量人类学领域的经典案例和典型案例,并结合当前的学术研究和成果进行了汇总,构筑了符合当代中国人类学发展研究实际需要的方法理论体系。这对于未来规范人类学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关于方法论方面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打破了国内人类学只注重田野调查、历史文献使用、跨文化比  相似文献   

11.
 公共卫生是关系到国家或地区人口健康的公共事业,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即人类生活方式、生产行为等影响人群健康的卫生与健康问题,都属于公共卫生的范畴。为确保公共卫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研究健康的各类决定因素,基于这些关系,通过政府和社会有组织的行动,建立机制,从而实现可持续性。“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是促进公共卫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是贯穿公共卫生治理始终的理念。本文分析了“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与公共卫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回顾“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发展,指出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结合国际经验和做法,提出促进公共卫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广受关注的特殊群体,对这一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关注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影响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各种因素以及贫困大学生的典型特点,文章提出从培养和发展积极的人格特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寻求社会支持等方面来提升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3.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健康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诸要素与人类健康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人地关系、区际关系、代际关系的和谐,它要求在满足当代人健康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在满足本区域健康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健康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包括确保身体状态完好的需求、确保精神状态完好的需求、确保社会状态完好的需求,但是,经济条件、技术状况、社会组织对健康需求的可满足性、健康资源的可获得性、健康服务的可进人性构成限制.  相似文献   

14.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教师肩负着社会的重托,承担了很多身心压力,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采用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大理学院医学类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依据所得结论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Changing patterns of infectious disease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Cohen ML 《Nature》2000,406(6797):762-767
Despite a century of often successfu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orts, infectious diseases remain an important global problem in public health, causing over 13 million deaths each year. Changes in society, technology and the microorganisms themselves are contributing to the emergence of new diseases, the re-emergence of diseases once controlled, a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Two areas of special concer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re food-borne disease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new millennium will require effective public health infrastructures that will rapidly recognize and respond to them and will prevent emerging problems.  相似文献   

16.
 建成环境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具有暴露时间长、影响因素多、证据和结果难以测度等特点。为了在两者之间建立较为直观的关联,研究引入了健康行为作为中介变量以评估社区建成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群健康的影响水平和调节方向。根据来自上海市115个社区的老年人(N=3431)的体质和心理健康状况,研究针对密度、设计、住房、绿地、公共设施与区位等建成环境要素的健康影响,构建了以体力活动和社会活动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分析模型。研究表明,体力活动和社会活动是观测建成环境健康影响的有效中介变量,通过健康行为的中介效应可以更加清晰地揭示建成环境要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基于不同建成环境的基底条件,健康行为的调节方向相似,但调节程度不同。对于以上海为代表的特大城市高密度人居环境而言,通过优化建成环境的品质促进社会活动对老年人的健康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当前疫情下中国公众的情绪状况和社会心态,对2020年2月18-20日、2月21-22日的两项线上公众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3的调查对象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22.4%存在明显的焦虑症状;与2008年的全国调查相比,当前民众的抑郁水平更高;在各类职业群体中,失业人群的焦虑和抑郁问题突出,私营企业、个体经营和创业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偏低;社会心态方面,公众处于不同的心理阶段,部分存在抑郁、愤怒倾向;在压力下公众有更强的利他倾向,特别是对医务工作者有更强的支持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的心理健康工作十分必要,疫情当下需继续加强公众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和心理疏导,逐步着手预防和应对疫情后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在未来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18.
以野生动物为病源的SARS的暴发和流行,使得人们更加关注野生动物传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尤其是近30年来新出现的各种传染病的自然宿主几乎都是野生动物,新的野生动物传染病的出现。迫切地要求我们如何避免和对待这种疾病的再度发生,如何处理人与野生动物之问的关系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在于人类应该认识自身的位置,尊重自然和其它生物。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措施,保障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安全接触.人类要懂得,只要保证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健康,才能真正维护人类自身的继康.  相似文献   

19.
 公共信息发布是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保障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通过系统梳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内外公共信息发布领域的研究成果,总结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共信息发布科学设计的核心要素、事件发展多阶段演化路径。通过分析指出目前该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公共信息发布研究中,应重视新媒体环境下公共信息发布与舆情演化的平衡问题、公共信息发布的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