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全新单密勒电容补偿技术。理论分析表明,该技术无需运放的跨导逐级增加就能获得良好的稳定特性,而且单位增益带宽大、补偿电容小。特别是每增加一级放大电路,就会增加一个左半平面零点,从而有效抵消新增加极点对运放稳定性的影响,因此该补偿技术很容易拓展到N(N>3)级联放大结构,这一特性有利于运放在实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运放增益为有限值时的SC电导和SC阻抗模型,用它们分析了运放有限增益对双二阶开关电容滤波器(SCF)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降低负反馈以补偿这些影响的原理及实现方法。该方法简明直观,不需要增加运放,可达到完全补偿,且适用于其它开关电容网络(SCN)的有限增益补偿。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 dropout regulator,LDO)在全负载电流范围内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采用电流缓冲器的反嵌套密勒补偿结构(reverse nested miller compensation with current buffers,RNMCCB)的LDO,外部补偿环使用电流镜作为反相电流缓冲器,内部补偿环使用共栅级放大器作为电流缓冲器。该补偿结构不需要额外的晶体管,保证了LDO的负反馈性质;引入两个左半平面的零点,增加了电路的相位裕度。仿真结果表明,在轻载(1mA)至重载(600mA)、输出电容为0.1~5μF环境下,最小相位裕度为38°,输出电压的下冲为10.6mV,上冲为11.7mV,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结合精确度和稳定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适合宽范围电容负载的CMOS运放.在多径嵌套式密勒补偿结构中加入一个抑制电容,得到适合各种电容负载的稳定性.为了证实稳定性的提高,对该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计算得出数学表达式.基于这种新的频率补偿结构,利用CMOS 0.7μm工艺模型设计了样品芯片.测试结果表明该运放可以驱动从100 pF到100μF负载电容,直流增益为90dB,最小相位裕度为26°.该运放在100 pF负载情况下单位增益带宽为1 MHz,抑制电容仅为18 pF.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高单位增益带宽积、大摆率、宽输出摆幅的运算放大器,该运算放采用了两级全差动结构.设计采用增加1个前馈放大级电路,以此产生1个左半平面零点并与第一个次极点相抵消的频率补偿方案,达到了环路稳定的要求.另外,提出一种新颖的共模反馈(CMFB)方案,使共模抑制比达到62dB,电路采用CSMC公司的0.5μm CMOS数模混合信号工艺设计并经过流片.测试结果表明,在单电源3.3 V电压下,运放的直流增益为65.5 dB,单位增益带宽积达350 MHz以及±2.7 V的输出摆幅.  相似文献   

6.
使用一种新的频率补偿方法设计了一种100 mA低压降CMOS线性稳压器(LDO).所设计的LDO仅使用了一个PMOS管进行补偿,无需使用电路内部其他的补偿电容和补偿电路就能保持稳定.使用0.18 μm工艺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LDO使用4.7 μF的负载电容,具有高的PSRR和很好的瞬态反应特性,在负载电流从0 mA跳变到100 mA以及从100 mA跳变到0 mA的时候,输出的变化小于8 mV,反应时间小于1μs,且在1kHz的时候PSRR为-72.3 dB.  相似文献   

7.
煤矿井下电网自动补偿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矿电网系统由于负荷增加引起电网功率因数降低,采取了在漏电回路并联可变电抗器补偿分布电容的方法,从技术上具体论述了电容自动补偿的方式,设计制造出了一种新的自动跟踪补偿装置.通过在现场运行,取得了良好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8.
就电容补偿对配电网的损耗的影响入手,分析各种补偿方案的降损情况,阐述电容补偿的优化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少NMOS开关阈值电压变化引起的信号失真,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低压开关电容电路的体效应补偿开关,并利用该电路实现了一阶非反相开关电容(SC)低通滤波器.基于0.5μm标准CMOS工艺(Vtno=0.7 V,Vtpo=1.0 V)的SPICE仿真和总谐波失真(THD)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具有很好的线性特性,采用该电路能够达到更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时域电容电流补偿的电流差动保护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超、特高压输电线电流差动保护受暂态电容电流影响,以及基于贝瑞隆线路模型法的差动保护中采样频率和输电线路长度难以配合的问题,提出了基于Π形等值电路的时域电容电流补偿的差动保护.所提出的差动保护是利用微分方程模型对瞬时值进行补偿,能够有效地消除暂态和工频稳态电容电流的影响,解决了常规工频相量补偿法仅能补偿稳态电容电流且计算数据窗较长的缺陷.仿真结果表明,该差动保护适合应用5 ms数据窗的小矢量算法,提高了保护动作速度,而不需要提高采样频率,不增加计算量和通信量,采取低通滤波措施后可以提高时域电容电流补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毫米波放大器温度-增益变化对毫米波直接检波式辐射计输出信号幅度的影响,针对直接在毫米波电路中进行温度补偿技术难度相对较大的情况,提出了在视频放大器电路中引入温度补偿措施使系统总增益保持稳定的温度补偿方法,通过在视频放大器反馈电路中加入合适的热敏电阻对系统增益进行补偿.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使系统输出信号幅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较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含有串联电容器补偿的高压输电网络的暂态过程,在阐述串联电容器补偿基本原理和作用的基础上,利用MATLAB中的电力系统模块库(PSB)和Simulink,建立了一个735kV串联电容器补偿输电网络的系统模型,并对其一相对地短路的暂态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含有串联电容器补偿的高压输电网络有可能发生次同步振荡(SSO)现象.为了抑制次同步振荡,应采用可控串联电容器补偿(TCSC)。  相似文献   

13.
MPEG-2运动补偿的VLSI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MPEG-2解码中运动补偿的控制复杂、数据吞吐量大,实现较困难,提出了一种适合于MPEG-2MP@ML的运动补偿硬件实现方案,解决了时序分配,输入输出控制等较难处理的问题。文中的方案已经采用VHDL描述,并使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进行了模拟和验证。结果表明,方案满足MPEG-2解码的要求,可用于MPEG-2的VLSI实现。  相似文献   

14.
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模拟螟害补偿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育期与枯心率随机区组排列、人工模拟螟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在低叶位时比高叶位的分蘖补偿能力大;随着生育期增大,随着模拟枯心率增大,每株有效穗呈逐渐减少趋势;水稻增大实粒数和千粒重来达到产量补偿,并且其补偿率随叶龄的增大而增长.产量是补偿能力的综合体现,低叶龄期受低螟害,水稻对产量损失有补偿能力  相似文献   

15.
对振动台控制技术的台面补偿技术作了初步研究分析,其中包含几何交叉耦合补偿、倾覆力矩(OTM)补偿、偏心负载补偿和力平衡补偿,并分析了它们的原理和电路实现原理框图。  相似文献   

16.
由电阻应变式构成的传感器或是组成的测力装置系统中,在利用反馈补偿手段进行测量惠斯顿电桥输出方法时,用于补偿桥路输出的应变电压的补偿电压取之于被测桥路,桥路信号经与补偿信号作矢量叠加便产生桥补结合的效果。电桥信号经过这样处理后,可使被测桥路不会产生非线性现象、桥压变化不影响测量精度等一些优点。  相似文献   

17.
提出在采用低压分散补偿方式时 ,若静电电容器的补偿容量确定之后 ,电容器在各支路的分配比例可按照“功率及能量损耗最小的原则分配方法”进行合理分配 ,以取得最佳的补偿效益 .  相似文献   

18.
一种高精度超声波测距仪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超声波测距基础上,结合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控制,提出一种高精度超声波测距系统。在超声波发射部分创新性的使用MAX232芯片,缩小盲区;在信号放大部分添加时间增益补偿(TGC)电路,有效地解决远距离回波信号过于微弱而导致系统测量量程减小的难题;在接收部分采用双电压比较器整形电路并结合软件设计纠正回波前沿的方法来提高测量精度。同时在硬件上增加温湿度传感器SHT11,采取声速预置和媒质温度测量相结合的办法对声速进行修正,实现实时声速测量的功能,以降低声速变化对测量的影响。实验表明,该测距仪的设计能够实现减小盲区,增大量程(2cm-4m),量程范围内误差控制在6mm以内的高精度测距要求。  相似文献   

19.
当前无功补偿装置将晶闸管开关、空气开关、控制单元和电容器等零散地分布在配电柜中。使用控制器控制多个电容器,若控制器出现故障,则整台装置将无法正常运行。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dsPIC的智能无功补偿装置,给出装置硬件总体结构,以dsPIC6014A为主控制芯片对三相电压、电流进行采样,通过FFT法求出电力参数,依据无功功率对电容器的投切进行控制。给出dsPIC芯片原理,介绍了电网信息数据采集电路、过零点投切开关电路、晶闸管驱动电路和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给出装置的主程序流程图,将其和各硬件电路结合共同实现智能无功补偿装置的各个功能。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智能无功补偿装置补偿效果好,性能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