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翻开《纳兰词》,充满了哀婉、沉郁的气息,饱含着对社会、对人生、对命运、对爱情的忧患意识.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对历史兴替、时代悲剧的无可奈何之叹;对仁途不满之感;对爱情短暂之感慨和世事难料的悲痛;对家庭环境的不满以及其创作理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素有唐诗宋词之说,宋词作为唐朝诗歌的发展,在中国古代史上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本文从词的意境入手,管中窥豹,初步探索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文学题材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北宋婉约派的"倚声家之祖"柳永,其词缠绵悱恻、凄美哀婉,极尽韵味之致,处处凸现着意境美,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归纳起来,集中地表现为:情景交融的意境美美学特征,虚实相生的意境美美学特征,韵味无穷的意境美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繁华如梦总无凭——纳兰梦词文化心理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兰性德是满清第一词人,其梦词呈现出渐进的心理表现模式,蕴含生命价值的深刻体验和对历史的哲理性思考。这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原型意象、悲美传统和佛道思想及清初社会文化心理共同作用于其独特的萧素秉性中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试图从本视角鸟瞰意境研究领域中诗歌意境向度上的研究盲区,认为意境具有语义模糊、语象有机统一和未定点多三个基本特征,并兼论意境范略理论渊源于先秦儒道两家对本语义层和语象层的基始认识。  相似文献   

6.
王卉 《科技信息》2007,(31):131-132
纳兰性德不仅在有清一代词坛上卓然不群,即使放在整个词史上,也是独成一大家,不依不傍,完全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人生感受。袁本文学史认为其词作的主要风格是哀郁凄婉,这一风格的形成与纳兰性德的悼亡心态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纳兰性德是清季杰出的满族词人,其创作在词史上成就卓著地位显重。地出身华贵,少年得志,但他的词作却充满了感伤凄婉的情调。本文试从爱情、家世、境遇、社会诸方面探讨基凄婉词风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8.
近现代词学史上的纳兰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现代的纳兰词研究,是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期。它既有传统学术的特色,又有过渡期新变的特征,已实现了研究重心由作者生平向作品文本的重大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王国维、梁启超的纳兰词研究,无论在研究方法还是研究观念上,都对五四以后的纳兰词研究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这一时期纳兰词研究的丰收期是从1919~1949年的30年。  相似文献   

9.
周邦彦的词,在词的发展史上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是北宋词风向南宋词风转变的枢纽。在慢词长调中,以赋的手法入词,一改柳永词的平铺直叙,多为转折,跌宕回环,结构之法丰富多彩;在秦观词情深词雅的基础上,更重言情体物,向思精工,缜密典丽发展,大量融化唐入诗辞入词,使词更加雅化,善造深融和雅之境,影响波及南宋,明,清,成为婉约之大宗。  相似文献   

10.
韦庄是唐末五代时期一位兼长诗词的作家,他的词作在当时“花间派”中是成就较大的,同其它花间词人相比,韦词在抒发感情和语言表达上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当时的坛上为词的发展和风格的多样化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姜夔是我国南宋时期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在宋词发展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创造性地继承与发展题序的表现功能,是姜夔在词史上的重要创获。姜夔词题序的审美特质、艺术品格和文学史意义都值得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2.
王质词编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质是南宋中兴时期的重要词人,有《雪山词》传世,存词76首。其词创作时间虽然多不可考。但在考证清楚其两次入蜀的行实后,结合词作内容,部分词作可确切编年,计十一首;又考乾道淳熙间兴国军守臣向澹、徐行简相关情况,可确考其部分词作创作时间,计三首;另有一首张孝祥辞世时的悼念之作亦可确考。共确切编年十五首。  相似文献   

13.
周济以词论为后世所知,众多学者对其精辟的词论已做深入的研究,但他的词却甚少有人论及.理论的发明一般都不可能脱离创作实践,周济的词就是其词论在创作实践中的体现.杨花是周济词作中常吟咏的对象,在杨花的意象中,词人寄托了春恨闺怨情愁、身世飘零之感、及时代盛衰之叹.在主题内容上更进前人一步,而艺术特色上能摆脱传统杨花词缠绵悱恻的写法,做到豪宕不羁.周济一生钻研词学,后期更是心有所得,从这几首咏杨花词的比较中,能看出其创作前后的变化以及与理论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4.
河南作家阎连科从写作伊始,就执著地将目光凝注在乡土,凝注在乡土这片苦难深重的大地上,他对那些苦难中挣扎的乡民的悲悯姿态和由此渗透出的悲剧意识,都体现了一位优秀的乡土小说家的素养。  相似文献   

15.
中国第四纪以来灾害的不断频发,除与备受关注的人类活动有关外,第四纪环境背景演化也为灾害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根据中国灾害类型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结合主要致灾因子和灾害损失程度,进行分区,在此基础上研究各区灾害与第四纪地质-地貌环境、大气环流环境等的关系,这将有利于减灾战略措施的正确制定.  相似文献   

16.
姜夔作为南宋词坛一大家,诗词兼擅,虽无专门的词论专著传世,但他在词的创作上以其诗学观为指导,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体现了其独有的艺术审美理想和文艺追求。姜夔的词学观体现在:精思高妙、幽韵无尽的审美追求;沉郁温厚、高格雅调的艺术风貌;协律填词的词乐观与诗法入词的词作观;穷尽野处,陶写寂寞的文化性格。姜夔词的创作虽未能如其所愿完全实现其艺术理想,但其创作观念中的真知灼见和思想火花仍值得我们去不断挖掘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词论中对于苏东坡词的评价,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审美观照发展历程的一束折影。两宋时期,由持论各异到褒扬之声占主流地位;南宋末暨金源,显露出词派论评端倪,有“豪放”并驾“婉约”曲体,拓宽词作发展创造空间的理论见解,昭示苏词“以诗为词”的创造意义:发展到明清,在偏重词派论评的基础上,步入“正”、“变”论辩,与诗骚传统的内在沟通,揭示出东坡词儒化的现实意义。东坡论绵延数百年,日趋切要,既是苏词本身的意义决定,更反映出文学审美观念历史形成的漫长曲折,以及我们民族富有理论思维的审美创造力。  相似文献   

18.
素有“诗圣”之称的杜甫,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在诗歌艺术方面有着无所不能的才华。同时,忧愁类风雨意象贯穿杜甫大半生时光,在不同人生阶段体现诗人互相渗透而且侧重不同的忧患心理,展示了诗人理想的失落、人生的凄寒、对故乡的渴望、对事实的慨叹以及风餐雨卧的漂泊状态。  相似文献   

19.
百年以来的词谱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研究状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些词学研究者多在以考证和类比方式辨析若干词调乐律时,涉及介绍明清词谱.七八十年代,词谱研究开始关注词谱编订的体制方法、分类标准、图谱样式、版本考订及传承关系等文本外部要素.进入二十一世纪,学者们开始深入探讨词谱的内在因素,着重分析词谱的词史意义和词学价值等理论问题,出现了一些既有文献价值又有理论意义的研究文章.三个阶段的研究内容是有所交叉的.相对而言,百年以来词谱研究观念比较淡漠,文章不多,更没有系统性的论著,当今词学研究中的诸多困惑与争议大多与词谱研究的缺失有关,因此,加强词谱研究应是今后词学研究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20.
《庄子》一书记载了庄子的生平家世,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居在宋国为宋国人,家住濮水之滨,在河上织屐、濮水钓鱼,借票于监河侯。司马迁在《史记》中所写庄子事迹均在《庄子》书中有所诏示,汉代学者又直称为宋人,据此对庄子家世进行了梳理考论,较为客观地将庄子的家世揭示出来。这种注重两汉早期文献,特别是《庄子》一书中寻求印证的方法,也是作者对庄子里藉研究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