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菌肽具有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好、无免疫原性、抗菌谱广等特点.并且,抗菌肽对畜禽具有促生长、保健和治疗疾病等功效;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致细菌的耐药性等特性.在动物养殖和提高畜产品品质方面,抗菌肽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文章结合当今抗菌肽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对抗菌肽的分类、抗菌机理、应用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抗菌肽是具有抗菌活性的一类短肽,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研究表明,除了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外,抗菌肽还具有抗病毒、抗真菌、抗寄生虫及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基于对抗菌肽的分类与特性、结构与活性、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综述了抗菌肽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抗菌肽或抗微生物肽因具有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共同特性,近年来科学家又将这些肽类称为"天然抗生素",有望在将来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药物替代现有的化学类抗生素.海洋动物中蕴藏着世界上丰富的抗菌活性物质,研究与开发应用海洋动物抗菌肽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简要总结了课题组近年来在我国海水养殖鱼类抗菌肽hepcidin和青蟹抗菌肽scygonadin的研究进展,从抗菌肽的蛋白分离、纯化、基因克隆、基因表达模式、基因工程表达以及抗菌肽合成与表达产品的抗菌活性等进行了简要细致的叙述,对深入探索海洋动物抗菌肽在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开发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作为传统抗生素有力的候选者,抗菌肽是先天免疫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抗菌肽从起初的接触至随后稳定地吸附到细菌CC的质膜之上,是抗菌肽发挥其抗菌功能的关键初始事件.为揭示这一尚未明了的过程,文中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通过构建抗菌肽HP(2-20)与POPE脂双层的体系,模拟了HP(2-20)与POPE脂膜间的非特异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抗菌肽的N端最先与脂膜接触,随后抗菌肽将维持一种倾斜的姿态,经历一个旋动插入脂膜的过程;同时,抗菌肽将束缚膜上与其邻近的磷脂分子的运动,导致膜的不均匀性,增强脂膜磷脂分子的无序波动,为其它自由的抗菌肽分子更深的插入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5.
作为传统抗生素有力的候选者,抗菌肽是先天免疫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抗菌肽从起初的接触至随后稳定地吸附到细菌CC的质膜之上,是抗菌肽发挥其抗菌功能的关键初始事件.为揭示这一尚未明了的过程,文中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通过构建抗菌肽HP(2-20)与POPE脂双层的体系,模拟了HP(2-20)与POPE脂膜间的非特异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抗菌肽的N端最先与脂膜接触,随后抗菌肽将维持一种倾斜的姿态,经历一个旋动插入脂膜的过程;同时,抗菌肽将束缚膜上与其邻近的磷脂分子的运动,导致膜的不均匀性,增强脂膜磷脂分子的无序波动,为其它自由的抗菌肽分子更深的插入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6.
蛙皮抗菌肽在低温肉制品中防腐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蛙皮抗菌肽在低温火腿肠制品中的防腐作用进行研究,并比较了抗菌肽、山梨酸钾、乳酸链球菌素以及相关复合防腐剂的防腐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抗菌肽添加量与低温火腿肠制品保质期呈正相关;抗菌肽对低温肉制品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其抗菌活性低于山梨酸钾.  相似文献   

7.
抗菌肽是一种阳离子、两亲性的膜活性多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改变膜渗透性,且对宿主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较小的特点.近年来研究表明,抗菌肽最基本的作用方式是破坏细菌的细胞膜结构,因此抗菌肽膜作用机制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研究抗菌肽与细菌细胞膜的相互作用,根据细胞膜磷脂成分的差异,以脂质体模拟细胞膜的模型,逐步成为抗菌肽结构与功能研究中的常用方法.对脂质体模型在抗菌肽结构、功能以及膜作用方式等研究中的作用、意义和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抗菌肽结构与抗菌活性关系及其在分子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帆 《科技信息》2011,(5):I0133-I0133
抗菌肽分子的结构与活性关系为设计抗菌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因此研究抗菌肽的构效关系对于人工设计抗菌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与抗茵肽分子活性相关的结构参数主要有:阳离子性,疏水性,两亲性,“螺旋程度及其它因素。  相似文献   

9.
β-防御素的合成及构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御素是抗菌肽中的一大家族,从植物到动物均有表达.β-防御素含多个二硫键,在先天免疫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除抗菌活性外,还具有其他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抗病毒作用,与受体、趋化因子相互作用等.综述了β-防御素在合成、结构特征和构效关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Defensin抗菌肽的序列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defensin抗菌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一级结构表明其具有典型的昆虫防御素特征.二级结构分析表明defensin抗菌肽中主要的结构元件为α-螺旋,但有例外.信号肽及导肽分析结果显示defensin抗菌肽均属于分泌型蛋白.通过对不同物种defensin抗菌肽的分析结果表明,非阳离子抗菌肽的作用机制可能是疏水作用力起主导作用或者是对细菌胞内酶结构与功能、对细菌胞内信号转导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社会对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探讨如何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相似文献   

12.
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对英语教学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口语能力培养却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端正思想认识,重视素质教育;并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加强口语基础建设;同时实行大学英语教学的“四年一贯制”。  相似文献   

13.
口腔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微生态系统。生活方式、外源性致病菌等外源因子可扰乱口腔微生物组与其宿主之间的共生关系引发龋齿、牙周炎、牙龈炎、口臭等口腔疾病。益生菌是一类活的并对人类机体局部或全身性健康都具有有益作用的微生物。传统上,益生菌被广泛用于功能性食品、医药保健、饲料等各个领域,最常见的用途是治疗或预防胃肠道感染和疾病,改善肠道健康。近十年,各种研究表明益生菌可通过抑制致病菌生长,改善口腔微生物菌群,调节口腔免疫力等方式对各种口腔疾病产生积极的防治效果。作为一种新兴的机体健康维护概念,维护口腔健康的益生菌及其作用机制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综述了口腔益生菌在常见口腔疾病中的潜在作用机制,阐述了利用口腔益生菌在防治口腔疾病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在口腔益生菌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开发方向等方面剖析如何更好地利用口腔益生菌驱动健康食品产业发展,以期为口腔益生菌的深入研究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开发应用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理解汉语口语、检讨汉语口语教学和建构汉语口语课程三个层面剖析了汉语口语的本体意义、口语课程的教育价值和有效实施口语教学的可能性,旨在唤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重视口语课程研究的前沿性以及在当下语文教学过程中落实口语教学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5.
英语口语交流心理障碍及教学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口语的重要性有目共睹,而心理障碍是影响口语表达和提高的重要因素。作者运用心理语言学有关知识,探讨了口语交际心理障碍的类型及成因,提出了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学习者口语水平的方法和策略,以期待对口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史学虽然是历史最悠久、传统最深厚的一门学科 ,但作为其中一个分支的口述史 ,却比其他学科更年轻 ,也更不成熟。口述史的研究对象已不再是传统的“故纸堆” ,而是活生生的人 ,所以极有必要借鉴人类学与民俗学的经验。但口述史研究不仅不能因此而抛弃文献、看轻文献 ,反而需要更深厚的文献功底和辨析史料的能力。正因为有文献的介入 ,口述历史才有可能从其他的口述传统中分离出来而别具一格 ,换句话说 ,将文献与口述相结合的口述史 ,是区别于人类学、民俗学的口述传统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某一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生源、英语口语水平现状、所开口语课程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方法。文中介绍了开设中教口语技能实训课的原因,设计的理念和实践情况和学生反馈。反馈结果表明,学生在开设的中教口语技能实训课为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建议其他民办高校的英语专业也可以采取类似的中教口语技能实训课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表达水平,从而加强学生毕业时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大学英语教改模式下的英语课是由每周2节读写,1节小班口语,1节网络自主听说学习构成的。在新的模式下,任务型教学法有效地强调了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任务的真实性和互动性使学生们积极有效地接受信息,与形成性口语评价体系的并用,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热情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爱华 《太原科技》2006,(2):64-65,68
就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指出要突破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瓶颈,必须对传统的口语教学策略加以调整。只有在此基础上,确保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的主题地位。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口语教学和口语习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情感归因对英语口语教学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证明:在英语听说课程中学习者自身的情感因素对其口语能力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以某军校2006级本科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英语口语教学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并对影响口语能力发展的情感因素进行了归因,探讨了它们在口语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及如何利用它们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