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程绩 《青年科学》2008,(9):36-37
月球上令人瞩目的地形,莫过于比比皆是的环形山,直径在1公里以上的就有33000余座。这些环形山均以世界著名人物的名字命名。但是,正面环形山的命名全部使用西方人的名字。  相似文献   

2.
正自望远镜被发明以来,人们陆陆续续对月球上的一些地形单元进行了命名,绝大多数采用地球上的地名和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的名字,以示纪念。月球上的环形山、撞击坑等,有以我国科学家或文学家的名字命名的,有以我国神话人物的名字命名的,也有以我国地名命名的。嫦娥与广寒宫嫦娥奔月的故事,同学们耳熟能详。传说她登上月亮后,住在广寒宫里,与玉兔为伴。月球上真的有"嫦娥"和"广寒宫"。  相似文献   

3.
正迷你"月球"在人间英国艺术家的"月球博物馆"正在当地巡展。这个球体模型直径7米,根据NASA卫星拍摄的月球图像还原制作。它与真实的月球表面几乎一致,环形山清晰可见,又是一次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酷炫单车,驶向未来这辆充满科幻风的智能自行车,没有车轴和辐条,车轮自带LED灯光;车架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使用低阻力轮胎,骑起来并不笨重。它可以导航和定位、换挡变速、防盗,可以安装果蔬篮、载人轮椅,还能从自行车变成电动车。从外形到功能,它都酷炫极了。  相似文献   

4.
正"乔治先生,您愿意和我一起前往月球,建造月球天文观测基地吗?"一个月以来,小北像个闹钟似的,每天都会问上好几遍。乔治招架不住小北的软磨硬泡,可心里还是犯嘀咕。"地球已经装不下你的壮志雄心了吗,为什么非要去月亮上?我恐高……"见乔治松口,小北立刻化身"月球推荐官",认真讲起了它的好处。  相似文献   

5.
从1962年开始,中国探月事业已走过40多年的艰难历程。上世纪70年代,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被国际天文学者命名为“万户”。  相似文献   

6.
你想在月球看日出吗?你想在月球散步吗?你想在月球上像蝙蝠侠那样飞行吗……欢迎大家来到月球宾馆,在这里你将度过一个令人难忘的假期。哇,去月球度假!看到这么诱人的广告语,麦克早就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用最快的速度冲到"月球宾馆"售票处,买了一张票。看来,麦克这个"度假狂热分子"的称号还真不是随便说的~~  相似文献   

7.
张衡的伟大才智成就了中华文明史上辉煌的篇章,他对天文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所作出的贡献比伽利略要早一千多年,他的非凡业绩受到全人类的崇拜与敬仰.国际天文学组织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张衡山",将国际编号为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也因张衡的伟大,"南阳星"成为国际永久编号9092号小行星的代词.  相似文献   

8.
引言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除了流星体以外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古来人们一直在观测它,欣赏它在夜里发出的清秀的光辉。十七世纪初望远镜发明以后,经常有人用望远镜观测月球,绘制了详尽的月面图,给各个环形山以及月面上其它结构物起名字。十九世纪开始以来还对月球进行光度测量、偏振测量、照相、分光观测和颜色测量。本世  相似文献   

9.
在月球种菜?开玩笑吧!谁知道月球上寸草不生,比撒哈拉沙漠还荒凉。因为没有大气层保护、月球白天的温度比开水还滚烫,晚上又比南极还寒冷,再加上高强度的宇宙射线辐射、没完没了的陨石风暴……在这种地方种菜,根本不靠谱!不过科学家已经想出了在月球上建农场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出门旅行,没有地图怎么行?地图就是地球表面图。要是到月球上去旅行呢?那就要有月球表面图,简称月面图。我们看到的这幅月面图,是科学家将望远镜里看到的月球,用照相机把它拍下来的。这幅月面图,是月球对着地球的一面。你看,有多清楚啊!一个个小圆圈,就是环形山,一块块颜色深的地方,就是“月海”。设想一下,要是没有非常详细的月面图,想上月球,那该有多大的困难啊! 可是,使用照相机来拍摄月面图,只有107年的历史。1894年,法国人洛维和彼耶素第一次拍摄了月面图。 1609年,伽利略首先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据说,他把月球画了下来,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相似文献   

11.
《少儿科技》2020,(5):15-16
1."惠更斯"号探测器、"惠更斯"环形山、"惠更斯"超级计算机、"惠更斯"实验室……它们得名,都有同一个原因——纪念近代自然科学的重要开拓者克里斯蒂安·惠更斯。2.1629年4月14日,在荷兰的海牙,惠更斯呱呱坠地。家境优越,父亲博学,惠更斯自幼便跟着父亲和家庭教师学各科知识,还喜欢动手实践,13岁时竟自制了一台车床。  相似文献   

12.
正"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我哼着小曲,手提一袋垃圾,走到垃圾桶旁,把垃圾往里面一扔。这时,一位大爷走过来,对我说:"小朋友,你要先对垃圾分类,不能把它们全扔进一个桶里。"我嘴上答应,心里却想:扔垃圾怎么这么麻烦?  相似文献   

13.
我来到月球     
今天是2010年1月8日,我和同学们随航天科学家乘坐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中国 101 号”宇宙飞船,来到了人们梦寐以求的月球上。 当我们打开舱门,正想登陆月球时,忽然感觉自己体重明显轻了许多,如同飘浮在天空中的羽毛。原来月球上的引力与地球上是不同的。我们个个都费了好大的劲,两脚才踏到月球上。我后边有个同学“哇”地叫了一声。我回头一看,我的天哪!他竟跳起大概3米多高,真像人们所说的“一蹦三尺高”。 到月球上可没时间玩。我们赶紧各自做起正经事来:采集岩石标本、寻找矿物和生物……不一会儿,我发现了一块稀稀疏疏的草坪,嘿!上面…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0月,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在其官网上公布了"广寒宫"等4个新批准的我国嫦娥三号着陆区月球地名,引发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月球上究竟都有哪些中国地名?这些名字代表着什么样的月球表面形貌?广寒宫是在月球上的哪个位置?不同于地球上色彩斑斓的绚烂美景,月球以一种单调、沉稳的方式向人们展示着它的多样形貌:密密麻麻布满月球表面的环形坑、暗黑静匿的月海、弯弯曲曲的月溪、陡峭险峻的月谷……从17世纪初开始,欧洲的科学家就开始利用望远镜等观测  相似文献   

15.
正来自读者的任务阿仓,我是你们的忠实读者,每一期的文章我都认真阅读了,我最喜欢《送你一份吃土指南》这一篇文章。不过,我认为它的内容还可以扩充一些,不要把品尝范围限定在地球上,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吃遍全宇宙!正好"嫦娥五号"带回了月壤,我希望你能代表哥迷去尝一尝月球上的土。  相似文献   

16.
萌兔巡月记     
张蕊 《华东科技》2014,(3):44-45
正要等到什么时候,人类才会再一次登上月球呢?可能从未有一只"兔子"像它这么红。微博上"hi,有人在吗?"的寥寥数语,配上一对略得意抖动的耳朵图案,居然一天内就获得了将近12万次的转发,和7万多次留言。在经过20多天"我可能坏掉了……"的沉睡之后,恢复运作的月球车"玉兔"号继续发扬自己"科学并萌着,就是正能量"的风格。一只月球车的自我修养一切都得从三个月前开始,具体地说,是去年12月1日晚上21点31分开始。在嫦娥三号飞向月球前4个小时,"@月球车玉兔"账号正式登陆新浪微博。这只兔子一发声,就赚尽眼球,自称虽然长相普通,"但能探测和考察月球,会收集、  相似文献   

17.
正月球地理实体命名作为世界了解中国的名片,能从侧面反映一个国家在月球探测及科学研究工作上所取得的成就,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祖冲之、李白、嫦娥、张钰哲……你想过吗,这些中国不同时期的名人们"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如今,他们正在月球上比邻而"居"。1961年,月球的命名表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祖冲之"的名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都知道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大小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比如你在地球上能举起30千克的东西,来到月球上就会变成能举起180千克重物的"大力士"。那么,假设月球上有一座游泳池,变成"大力士"的你在那里游泳与在地球上会有什么不一样吗?OK!做完准备运动后跳入泳池,你是否期待着在月球低重力环境下,自己能像只天鹅般优雅地漂在水面上(虽然天鹅只是看上去在"漂")?嗯……不好意思,你泡在月球泳池里的感觉恐怕与在地球上并无太多区别,因为在水中漂浮时露出水面  相似文献   

19.
正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平稳降落月球,启动钻头和铲子。这一刻,这抔"土",引来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坑坑洼洼的表面、灰色的主基调、一望无际的荒凉……是普罗大众通过科幻作品等认识到的月球。"走在月球表面上,犹如走在一个布满沙土的运动场上,四周有泛光灯的照耀。"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后描述道。随后,他的搭档奥尔德林也踏上了月球表面,将周围的景象形容为"壮丽的荒凉"。  相似文献   

20.
五十多年前的一个夜晚,皓月当空,清辉满地,仿佛水银泻地一般;在南京中华门附近大街的人行道上,有一架一尺多长的望远镜吸引了过往行人,只要给两个铜板,就可以从望远镜里看一下月球.我也看了一下,月球上的印象至今还清晰地留在脑海里,并且产生了幻想:什么时候能到月球上去看看,该多有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