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读往来     
《中国西部科技》2006,(2):92-93
通常讲“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本期杂志我们收到了媒体界几位资深“外行”的来信,让他们为本刊看一下“门道”。说他们资深,是指他们在媒体领域的征战资格深远;说他们外行,是指他们于消防行业而言站在门外。有道是“难识庐山真面目”,此难在于我们办刊者一直处于消防“此山”中。“山外”的这几位“外行”在信中的坦诚和直白,道出了本刊在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我们主张言者无过,闻者足戒。任何一位“山外”读者,只要他的观点有力、有理、有据,我们都可以建立起编读往来的友谊之桥。  相似文献   

2.
《美国情人》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历史内涵的作品,它讲述了主人公为自己的梦想挣扎和奋斗的故事。作者对北美移民的"边缘人"身份进行了思考,通过述说他们找回自己的身份认同的过程为我们展示了北美移民生活的画卷。  相似文献   

3.
黄丽青 《科技信息》2013,(4):213-214
在把功利主义发挥到极致的今天,堪称一方净土的校园正在受到污染,各种不良风气正在腐蚀着我们学生纯净的心灵。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左右着他们的行为,影响着他们的人格,扭曲着他们的灵魂。如果我们精心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但不能造福社会,反而危害社会,可以说是教育的悲哀。"德育为先"应落实到实处,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应调动各种人文关怀,用教师本身的言传身教,人格的魅力,生活的细节,挖掘文本的人文性,彰显《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在精心营造的教学氛围中,在耳濡目染中,在传统与现代之中找到契合点,在外因的作用下,促使内因起作用,让学生的美好心灵如一泓清泉涓涓心中流,除污去垢,塑造健全的人格,真正的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宗经》篇认为"经"是"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是总结了历代文化精髓的经典。《诗经》则由于其艺术特性而最能深入人心。但"五四"新文化运动颠覆了《诗经》的经典地位,造成了《诗经》研究的偏差。今天,我们应联系经学史的发展过程,重申《诗经》的这一历史文化本质。  相似文献   

5.
环境问题已成为世人关注的问题。世界经合组织(OECD)指出了直到2020年的最紧迫的环境问题,其中一些问题需要在21世纪头10年里去解决,而且经合组织成员国已通过一项《环境战略》,这项战略确定他们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能够采取的全国行动、能用以量测他们的进展的指标,经合组织可进行的支持他们的工作。刊登此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我们对日益严重的世界环境问题予以重视,并对我们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雷祖威的短篇小说集《爱的痛苦》,通过细微的心理描述展现了生活在中美两个世界之间的华裔美国人的种种心态。本文用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解读该作品中二代华裔男性的生存状态,指出他们在"第三空间"生存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他们亦可充分利用"第三空间"的优势,综合利用两种文化,为自己创造出一个跨越种族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7.
欧茨的代表作品《他们》通过描述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洛雷塔、朱尔斯和莫琳这些穷人的挣扎和奋斗,在环境描写、人物塑造、主题内涵及创作手法上都与自然主义文学有一定程度上的契合。同时小说更展现出对传统自然主义文学的超越。"他们"虽然生活在压抑和绝望之中,但却拥有自己的自由意志。"他们"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从未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和对美国梦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谢晋作为在中国电影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导演,一直备受评论界的关注。如何对其进行整体性的评价,对其电影独特的价值与地位作出定位,这也是电影理论界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在主流媒体中,我们所看到的批评家主要集中在50后和60后的学者中,而80后的学者还不是很多。我们知道,由于每个人生活的时代不同,其文化视阈以及由此而来的文化阐释也就有着显著的差异。山东师范大学目前这批电影学的硕士研究生,基本上都是80后,在他们的文化视阈中,依然肯定了谢晋"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的地位;谢晋电影的艺术魅力在于其典型的现实主义风格;有必要厘清"谢晋模式"和"谢晋风格"之间的差异;至于转型后的谢晋电影,则似乎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也没有再续以前的辉煌。这标明谢晋在对商业化浪潮自觉规避的同时,并没有找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影再创辉煌的基本道路。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以来,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以描写"都市与爱情"为主,《欲说》和《伊人,伊人》是他这一阶段的长篇代表作。题材的变化决定了人物形象的变化,在这两部作品中,他塑造了知识化的"新生代"女性形象以及新世纪的"儒商"两类形象,他们都是集传统美德和现代品质于一体的理想型形象。梁晓声以个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的时代特征相结合,为读者塑造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时代群像。  相似文献   

10.
《西游补》是《西游记》续书中最为成功的一部,它的内容奇幻,寓意深刻。《西游补》对《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唐僧形象进行了颠覆和重构,使他们具有了不同于《西游记》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西游补》紧紧围绕"悟通大道,必先空破情根"的佛学框架来安排故事情节,却没有宣扬佛教灭情明理的观念,而是表现出对于现实社会和现实人生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11.
简析爱伦·坡作品中自我融入的叙述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爱伦·坡在《丽姬娅》和《危舍府的倒塌》中塑造了自我融入的叙述者形象。叙述者把注意的焦点很少放在想要说明的问题上 ,而是更多地放在不可名状的事件发生时 ,他们自己内心的活动上来。《反常之魔》使我们看到了语言在叙述者和读者身上产生的威力 ,可以帮助我们揭示自我融入的叙述者的行为。《丽姬娅》中有个特别自觉叙述的叙述者 ,从中可以得知语言文字对叙述者所起的作用 ,同样作用于它的读者。《危舍府的倒塌》是由一封奇特的邀请叙述者的信引发的。这些叙述者都塑造得很成功 ,因为他们是那么的自我融入。  相似文献   

12.
延用"阿课思模式"动机分析模型来比较泰戈尔短篇小说《邮政局长》中男女两位主人公的交往动机,发现他们的交往动机在"注意""切身性""自信""满意"四个方面存在不对称性,指出这种极端的不对称性是导致他们交往失败的根源,也导致了女主人公在整个交往过程中的悲剧处境。  相似文献   

13.
在中西文论"会通"这条道路上,出现了中国文论失语的现象,面对西方哲学和文论思想的冲击,表面上失去的是"话语权",实际上失去的是我们民族独有的思维方式。就中西文论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文心雕龙》与《诗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两部著作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比较,以期为中西文论的"会通"道路提出一些警醒。  相似文献   

14.
《歇马山庄》里的三个年轻人——月月、小青和买子,以他们平凡的人生片断演绎了一段平凡的故事。然而作者希望向我们展示的,绝对不是他们的生存状态,而是他们的内心世界。三个年轻人对于人生对于未来的追求和期盼以及面对突如其来的命运的迷惘和不知所措,都实实在在地凸现在我们面前:月月在经受了肉体上的折磨和心理上的煎熬后勇敢地面对自我;小青在自我命运的设计中一再失落:买子通过和三个女人一波三折的交往经历终于认清自我。三个年轻人是否还会在自我寻找中再度迷失?在迷失中寻找,在寻找中迷失,也许这才是小说带给我们的哲理意味。  相似文献   

15.
我们总是不断的在吸取外界信息,也总是不断的在消化积淀。外界的信息,叫“他山之石”,我们遵循“拿来主义”。为此,我们将眼光放到了全球,将他们畅销的书籍,精选一二,让我们都能了解他们的思维和方式,也希望多少能给你带来一缕新风……  相似文献   

16.
萍乡博物馆珍藏了丰子恺先生的两幅漫画《绛园图》和《恢复旧神州》,通过品读这两幅漫画,我们发现,他的漫画虽寥寥几笔,却令人深思,耐人寻味。"小中见大,弦外余音"是对他艺术风格的最好概括。  相似文献   

17.
明抄本《辨音纂要》作者不详,一函四册,开篇为"序"。研读这部韵书的序文及其所列相关内容,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辨音纂要》这部韵书的表面音系特点及韵书性质。"序"中体现出《辨音纂要》声母为三十母,韵目七十六个,平声不分阴阳,入声并未派入三声。我们可以认定,《辨音纂要》属于《洪武正韵》一系韵书。  相似文献   

18.
华兹华斯和徐志摩同为康桥的流云,他们的代表作《再别康桥》和《咏水仙》都是“为医治我们当前生活的枯窘,不完全遗忘自然”,开出的“一张清淡的药方”,犹为神奇的是两首诗可以同文阅读——成为同一首歌!二者的精神联系价值一一它导向了文学创新,文化融合、不仅是后人走进他们心灵世界的钥匙,也是研究其文学创作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9.
《圣经·旧约》是一部宗教性典籍,同时也可以从文学、历史、民族学等多重角度对其进行重新解读。如果从传记角度看《旧约》,会发现《旧约》的每一卷几乎都是一部有关犹太族历史人物的传记,记录了犹太人祖先、历史英雄的生平故事,并将他们的生平与犹太人的历史发展结合起来。因此,《旧约》并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神"的书,更是一部关于"人"的书。  相似文献   

20.
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使我们看到了伟人与常人相同的痛苦、挣扎和矛盾。也正是因为他们超越常人战胜了这些肉体和精神上的磨难,才能成为人类历史上永垂不朽的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