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英国学者傅兰雅创办的<格致汇编>是中国近代第一份科学期刊,文章论述了其对中国晚清物理学在大众中的传播、物理学教育和近代物理科技期刊三个方面的影响,指出了<格致汇编>在普及科技知识和传播科学观念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廓清晚清计算技术经由传教士期刊在中国的传播源流。方法检索近代期刊史料确认《六合丛谈》和《格致汇编》在传播计算技术方面的代表性和开创性,然后进行原始期刊文献分析考证。结果 1857年1卷2期《六合丛谈》所刊《新造算器》一文最早在期刊上将使用线性差分法计算整数乘方运算的差分机原理传入中国。1876年1卷1期《格致汇编》所刊《算器图说》一文对最早引入中国的西方机械计算器作了介绍,详细说明了该计算器的构造、使用方法及用途。1890年5卷2期《格致汇编》所刊《新式算器图说》一文在回顾前文的同时又介绍了两种改良型的新式计算器。结论《六合丛谈》和《格致汇编》在早期传入欧洲计算技术,表明期刊是书籍之外传播最新科技成果的另一主媒介;晚清中国引进西方计算器,表明中国的科学计算由纯粹的手工推步拨算步入了机械计算的时代,同时计算器在天文观测计算等领域的首先使用也再次表明直到晚清,数学和天文历算仍然是引领中西科学交融的前沿。  相似文献   

3.
英国学者傅兰雅创办的《格致汇编》是中国近代第一份科学期刊,文章分析了《格致汇编》创刊和几次停刊的缘由.从中可以看出,在清末创办科学期刊的艰难和傅兰雅对中国科技知识传播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调研,对晚清民初(1833—1918)17种期刊所刊载的关于近代西方潮汐理论进行系统研究。认为:自《六合丛谈》到《格致汇编》间隔20年。但是,近代西方潮汐理论关于潮汐成因却发生了变化,直至《科学》,关于潮汐学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在深入与完善,并出现新内容。这对于探究当时期刊对于近代科学的认识,传播科学新知及其影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英国学者傅兰雅创办的<格致汇编>是中国近代第一份科学期刊,其中关于实验仪器的内容,特别是关于物理学仪器的内容在整个期刊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介绍了<格致汇编>中<重学器>的相关内容,及其对我国实验科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科技期刊传播的视角出发,旨在厘清《国闻汇编》与天演论传播的关系,为深入研究生物进化论在华传播史提供新线索。方法采用原始期刊文献分析和考证法。结果对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创刊于天津的《国闻汇编》及其传播策略、传播内容作了初步的历史考察。该刊首次部分连载了严复的《天演论》一书,提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为随后生物进化论在中国暴发式传播起到了重要的催酶作用。结论《国闻汇编》引进了西方的进化论学说,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理论根据,而成为研究进化论在华传播不可或缺的重要期刊。严复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与中国晚清社会形态相结合,并异化为社会进化论,是造成空前影响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19世纪80年代格致书院和《万国公报》先后分别组织了两场有关中西格致异同的讨论。此次讨论是晚清学界最早对自明末以来甚为流行的"西学中源"说进行反省,转而客观地探讨中西格致异同的一次重要尝试和转折点。两次讨论对中西格致研究的对象、西方格致学发展源流及最新科学理论、中西格致存在差异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反映出晚清民间知识分子对西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整理《益闻录》中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播,为勾勒晚清期刊演化与科学传播轨迹提供文献支持。方法原始期刊文献分析和考证法。结果详细统计出了《益闻录》中传播的自然科学知识的篇目总数共为878篇,其中地理所占比例最高为57%,其次为物理14%、工程技术13%、天文10%;地理学知识中,人文地理为390篇,约占到总地理篇目的79%,以世界各地"考略"为主,并对应附有地图;物理学内容涉及声学、热力学、光学、形性学、电磁学5个方面,其中声学、力学、光学多为对17世纪之前西方物理学知识的译介报道,热力学和电磁学内容涉及蒸汽机及德律风等最新科学发明。结论作为中国天主教第一报人李杕主笔的天主教第一份机关刊物《益闻录》,在19世纪70年代传教士所办期刊中极具代表性,曾在中国人睁眼看世界方面做出积极贡献,也报道了最早的中国行政区划地图和机器耕作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汇报》的出版概况与其更名初期(第100号—第211号)自然科学知识传播,为勾勒晚清期刊演化与科学传播轨迹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原始期刊文献分析和考证法。结果《汇报》初期传播的自然科学知识篇目共412篇,物理学和动物学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24%,21%;物理学知识涉及力学、光学、电磁学、热力学、声学等;动物学知识中分专题配图介绍了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71种动物,以哺乳类和鸟类文章最多,并对生物进化论的自然选择之说予以批判。结论主编者李状已实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传播西学中由被动接受向主动传播的身份转换。《汇报》是最早对达尔文进化论提出鲜明批判的传教士期刊,既体现出传教士期刊在传播自然科学中的两面性,也体现出批判本身所具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0.
《农学报》之前西方农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廓清<农学报>(1897年)之前综合性期刊中关于近代西方农学知识的传播脉络,清理西方农学在中国引进演变的轨迹.方法 通过统计分析考证和比较法,全面调查<农学报>之前晚清综合性期刊中涉及农学知识的文献.结果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西闻见录>和<万国公报>最早刊载了<推农务之会><英国农器><英国农政><农事要策>等文,后来以<格致汇编><时务报><知新报>3份期刊的农学报道最为集中.结论 西方传教士与中士所办综合性期刊对西方农学的报道,先于<农学报>59年即有单篇文章,后有"农事"专栏,并间接催生了之后<农学报>专业期刊的诞生,在中国农学史和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