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区域水资源复合系统出发,建立水资源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评价体系,并对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以系统的发展系数、协调系数、公平系数综合反映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以海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为例,对区域各规划水平年的发展进行可持续性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
运用大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探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系统控制途径,建立了一系列相应的数学模型,可对协调发展的现状和将来进行定量评价、预测与控制,以便找出不协调因素,进行对策性研究,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区域发展的生态规划与综合战略决策研究--以南宁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生态规划是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之间紧密联系的桥梁,也是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的一种重要实现手段.以南宁市为例,运用半定量评价方法和GIS技术对区域发展的生态适宜度进行了分析,在随后的生态规划方案中进行了生态区划,对人居生态建设控制区、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并提出了旨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4.
浅析小城镇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分析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原理、生态学原理、区域整体化与城乡协调发展理论,研究和探索在我国进行生态小城镇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原则方法,旨在为新时期我国生态小城镇建设的方法和途径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为小城镇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评价生态小城镇生态化程度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供科学的评价方法和体系。  相似文献   

5.
区域生态环境评价(REA)的方法与应用——以黑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是区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的重要依据。在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的基础上,确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以AHP方法为基础的综合模式法,对区域不同环境要素状况和区域综合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并基于区域环境评价特点,在景观尺度上,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流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格局进行评价,两种不同方法的评价结果相互验证,以求得区域环境评价的可靠性。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流域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与治理区以及合理的保护与综合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科学地评价城乡关系的发展程度和状况是城乡关系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和度量二者之间发展的协调程度是促进其共同发展的基础.以皖江城市带作为研究区域,借助相关研究成果,构建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研究区10个地市的城乡与乡村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概念,对其两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做出定量测算,依据结果将他们划分为良好协调、中度协调和勉强协调3种发展类型.最后,针对不同发展类型的地区,就如何促进皖江城市带城乡协调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创建和谐社会。借鉴欧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从明确战略目标和规划、构建多层次区域发展协调体系和法律体系、正确处理区域协调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等多个方面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是目前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与多目标二级决策法相结合确定权重,运用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鲁南经济带5地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鲁南经济带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鲁南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发展的基本主题,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我国实施的基本战略之一.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区域发展规划,充分利用空间信息系统技术,能够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和科学决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由R S、GIS、GPS技术集成和利用GMS技术发展起来的空间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和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区域协调发展决策支持的新方法.首先建立协调发展决策目标的数学描述,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定量评价协调发展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着重研究了基于专家系统推理和定量模型计算相结合的区域协调发展决策支持的综合集成方法.最后以陕西省为例,进行决策模拟分析,得到了一组满意的政策集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运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等方法,确立了有利于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评价标准,并运用这一评价标准,对我国西部地区的产业活动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现有的优势部门与可持续工业发展要求的产业标准不一致。因此,本文提出政府应该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以促使西部工业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从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角度出发,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给出了单项评价、权重确定、综合评价等计算模型.根据1995-2002年的统计数据对山东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并简要论述协调发展的对策,以寻求山东省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从青海牦牛业的现状,发展的有利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索。提出了青海牦牛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成渝城乡统筹实验区的设立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区域间产业的协调发展。本文基于重庆渝东北区产业协调发展的条件分析,提出了在其产业协调发展中的非均衡发展及打造增长极带动产业的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个重要的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快速发展,中心城市作为增长极在产业引领和区域扩散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但在主观上,区域决策主体对其中的规律并不十分清楚,结果造成产业定位方面的诸多矛盾。本文在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揭示区域增长极和整体区域产业演化关系的科学规律,提出更加具有科学依据的“产业政策区域化,区域政策产业化”的实践建议,指导城市体系规划、产业规划等经济发展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选取江苏省五烈镇作为研究案例,树立生态规划思想,引入景观生态学理论,深入分析城镇发展条件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从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和镇区生态规划三方面入手,试图在总体规划阶段探求我国小城镇生态规划的途径所在。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是衡量一个区域能否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及其程度的有效方法.根据内蒙古的区域特点,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动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自1990年以来,内蒙古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呈阶段性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处于非可持续发展与弱可持续发展之间.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力度、加强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是提高内蒙古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05--2011年三大经济区域共10个省市的相关统计资料,从行业和区域两个角度,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出高技术服务业与第三产业增长的关联系数以及具体的贡献率和拉动。研究表明:在第三产业内部,高技术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的关联系数最高,对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和拉动逐步增强;高技术服务业对第三产业增长的带动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同时,应加强省际间分工协作和资源共享,实现高技术服务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结合在矿业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具有高度非线性识别能力的人工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应用于区域产业主导产业评价分类的基本方法,并且采用国际通用的区域产业主导行业评价指标体系,对青海省矿业产业分类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高精度的识别青海省矿业主导产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工辨识的主观性,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决策支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模型。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是一个高度复合型的产业系统,离开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大环境而实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考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必须找出影响产业发展的主动因素.旅游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保证主动因素的可持续性,但不可忽视辅助因素的可持续性.广东旅游发展是以经济驱动型的城市旅游为主体,带动区域旅游发展的模式.区域经济活力是主动力;景点建设是有效补充;旅游开发与区域发展和城市整体建设的一体化是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