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建平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9):142-143
指出流行于当今中国的负债消费已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严重的环境危机,影响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转变消费观念,改变消费方式,建立节约型社会是当务之急.探讨了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若干举措. 相似文献
2.
发展经济,要求把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正确结合起来,但在一些地方却存在着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质量下降、环境遭受污染等问题,为此,必须采取多管齐下,遏制浪费;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保护环境等有效措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节约型社会,以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科学技术也是建设节约型政府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依靠科技进步建设节约型政府机关,节约型科技进步引导和政策制订实属建设节约型政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冯飞:建设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科技》2005,(7):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我国资源问题的现状,一是从中国的历史纵向看,资源应用的效果取得了明显的提高;二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至和部分不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源利用的效率十分低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国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循环经济道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当前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要消解这些制约因素,必须多策并举,培育崇尚节约、反对浪费和奢侈的社会氛围;大力推进生态城镇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建立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努力培育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以科技进步带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前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要消解这些制约因素,必须多策并举,培育崇尚节约、反对浪费和奢侈的社会氛围;大力推进生态城镇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建立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努力培育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以科技进步带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朱训 《科技导报(北京)》2006,24(2):94-95
矿业是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资源的产业,是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明进步提供重要物质基础的产业。搞好矿业开发过程中的资源节约是节约矿产资源最重要的环节,发展节约型矿业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发展模式,发展节约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一项利用EM治理污水的新技术正在国际上兴起。EM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开发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资源,让所有动植物的生长都向良性(苏生型或再生型)方向发展,用自然的力量净化环境,拯救自然。因此,被国际著名生物学家称为“拯救地球的技术”、“21世纪农业的希望”,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引进利用EM技术,可以进一步增大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的治理力度,形成政府支持、引导,各阶层群众广泛参与的互动体系,对建设水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的缩写)被译为有用微生物群,是由日本琉球大学农学… 相似文献
12.
建设节约型社会应该成为国家发展的长期战略思路,节约资源、控制人口和保护环境这三者应共同构成新时期的基本国策。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行动。要增强公众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在全社会各个层面形成资源节约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3.
建设节约型社会重在明确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与建设方式,以此为脉络,我们尝试着对“节约型社会”进行解读,为读者提供深入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讨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因此要加快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思考并提出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步骤和政策措施,强化政策导向,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加快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相关技术研究,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就高校图书馆在构建节约型社会中的作用及如何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服务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与质量影响其条件进而能动地作用于制度安排集合。伴随四川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资源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创新制度供给、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其必然选择。创新资源立法安排、创新资源管理制度、创新干部考核制度、创新道德约束机制是四川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马应凯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23)
如何使城市空间增长既能满足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又能最大限度的节约土地,节省空间,是今后城市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文章主要分析了节约型社会与城市空间增长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节约性社会对城市空间增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浅议会计与建设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乐红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5):127-128
从节俭节支、强化监督、规范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等方面,探讨了会计人员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对节约型社会背景下住宅建设面临的问题的分析,提出节约型住宅建设模式,并对其理念及特征进行归纳,对其设计提出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