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哲学脱胎于宗教的方式不同,其对宗教的态度亦不同。中国哲学自其产生之日起,就基本上剪断了与宗教神学的联系,使中国哲学的发展充满了无神论的色彩。不同的是,西方哲学自其诞生之日起,便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成熟的哲学脱离了超然的宗教,但作为宗教的核心概念——上帝或神,却犹如一条神秘的光环伴随着哲学的全大历程,映射出哲学的时代主题。因此,重人道和重神道就成为中西哲学在对待宗教上区别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存在主义文学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诗意表现。存在主义文学其思想鲜明,从传统宗教信仰上分析,主要表现为理性观念的改变,对传统宗教思想意识的否定、反叛,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自由选择。  相似文献   

3.
雷文学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1):54-56,70
许地山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宗教特色,但是,在他的小说大量的宗教故事、宗教人物和宗教理念中,夹杂了大量老庄思想。作为本土哲学,老庄思想深入影响了许地山对人生苦的看法、对命运的解释和对人生本真的探寻。  相似文献   

4.
冯友兰认为,“以哲学代宗教”在理论上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哲学与宗教目的和作用的共同性决定了以哲学代替宗教的可行性,哲学比宗教立意更高远、形式更合理,其决定了以哲学代宗教的必要性。冯友兰的“以哲学代宗教”说并非没有普遍性意义和社会基础,这一观点体现了他对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视,同时,对于今天的社会文化建设中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如何看待人们的宗教欲求,仍然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略论孔子的“仁学”林丹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于春秋末期。作为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思想家,孔子在那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宗教观念和传统思想衰微、“礼崩乐坏”的时代建立了具有完整的价值信念体系的人文主义的实践哲学,并且终其一生身体力行。孔子自已说:“吾...  相似文献   

6.
宗教是人类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不可避免的理智的迷误,它从产生之日起、就给予人类社会以巨大的影响。不同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对适应于各自民族的宗教哲学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而位于四川重庆郊县的大足石刻,则是对中国古代宗教哲学的世俗化理解和艺术化表现。一、大足石刻所反映的中国古代宗教哲学世界观从本质上讲,大足石刻所表现和宣扬的是唯心主义人性论和神秘主义的伦理观。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中,唯心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包村与阿释,往往是与神秘的宗教神学结合在一起的。大足石刻开凿于晚唐,经五代至南来而成,其内容反映的主题就是…  相似文献   

7.
梁漱溟宗教观经历了从以佛教释宗教、以道德代宗教、以美育代宗教的嬗变;而冯友兰早年主张以诗歌释宗教,后来力主以哲学代宗教。他们都深入探讨了宗教的内涵,认为儒学非宗教。然而,他们的宗教观亦存在很大差异:在宗教思考方式上,梁漱溟重直觉,冯友兰重理性;在对宗教地位的认识上,梁漱溟认为宗教在人类文化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冯友兰认为哲学高于宗教;在对宗教的未来走向的认识上,梁漱溟前后观点并不一致,冯友兰则认为哲学在未来将取代宗教。他们对宗教的独特见解,对当下如何看待宗教仍可引为借鉴。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耶稣传》对否定传统基督教理论基础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理论的影响,认为在近代西方传统基督教神学、哲学处于向现代形态转化的过程中,《耶稣传》是一部转折性的著作。它及由它引发的费尔巴哈哲学终结了以神学批判为主要特征的欧洲传统哲学,把人们引向了直接地关注现实世界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理论道路。《耶稣传》是从黑格尔到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必经环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9.
以《乐记》为代表的儒家音乐哲学美学思想和以《声无哀乐论》为代表的道家音乐哲学美学思想是中国传统音乐哲学美学思想的两极。它们形成了中国古代二元对立的批评格局,这种格局对于扩充古代整体的音乐哲学美学思想的容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八仙的兴起.是中国神仙文化的产物,是传统“和合文化”精神的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演变的结果。八仙信仰中的宗教内蕴、“和合”思想对元明清时期的文化领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宗教工作,把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理论与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观点、方针和政策。经过六十年来的实践,党在处理宗教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践证明,我们党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总结这些经验,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宗教与信仰视角解读中美基本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本价值观是一个文化群体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历史、宗教、科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对于人性、自然、时间以及人与人关系的总的看法。文章主要从宗教与信仰的角度出发,试比较中美基本价值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揭示的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他由三个层面构成:一是关于宗教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问题的理论;二是关于宗教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及建设和谐宗教关系的理论;三是关于宗教与无产阶级政党、宗教信仰与共产主义信仰之间关系,以及加强党对宗教工作领导的理论,这是一个全新的宗教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早期的文艺思想是一个很少触及的领域。文章从考古发现、古籍记载、文字起源、早期文学作品几方面分析,阐述了我国文艺思想产生初期的三个阶段及其重要特点:文艺与获得生活资料的功用目的相结合;文艺与达到宗教迷信的功用目的相结合;文艺和突出社会政治方面的功用目的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马修·阿诺德是第一位将"文化"这一概念明确地置于其理论中心位置的人。他生活在物质丰富但精神信仰缺失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面对精神断裂和社会巨变,阿诺德推崇以文化衔接新旧世界的裂痕,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阿诺德所言的文化与宗教有着错综的关系,这与其文化观也是不可分割的。从马修·阿诺德文化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其文化观中文化的品格及文化与宗教、文学的关系三方面来详细考察阿诺德对"文化"的阐述,由此来发掘文化概念的最初渊源,这对我们今天的文化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新儒学运动中,马一浮具有一种独特的风格。他比熊十力、梁漱溟等更多地远离现实,不甚关心外在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建设,这使他超脱了世俗的存在,在哲学、宗教、诗歌和书法上到达了更加深远的万物一体的境界,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阐发和领悟上到达更高的成就。这种境界在他的哲学和教育中就是对人性复归的要求,在现代世界中也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人类学研究中国社会的民族志方法、市场体系理论、民间宗教等范式的反思,结合人类学对中国社会的应用性,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思路和视角,如将人类学的社会意义培育于公共空间之中,关注人类学的宇宙观等,并就田野工作的方法、经验及研究选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宗教思想和宗教力量渗透于美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在社会整合运行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并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研究美国宗教,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以《圣经》为基础构建美国自由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宗教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多元的宗教能够为美国大众提供共同的理想。三是宗教能够维护伦理、抵制邪恶,发挥着道德规范的软力量;四是宗教作为社会的净化剂,解决美国社会的各种问题,从整体上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徐福可谓是中日民间文化交流第一人。东汉时期中日两国已有正式外交关系,隋唐时期交往趋于频繁。以河洛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对日本文化发生了重大影响,涉及文字、佛教、儒学、城建、文化地域、政治制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巨大精神动力,也是21世纪世界各国社会现代化所需要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