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推动经济林产业上市公司发展的必要手段就是在资本市场中获取足够的资本要素,根据可持续增长理论的内在要求,融合产业特性,研究经济林产业上市公司融资影响因素,可以为制定出符合经济林产业上市公司发展的融资策略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方法]根据可持续理论构建融资策略评价指标,并提出相关假设,对21家经济林产业上市公司105...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以中国沪深两市51家纺织业上市公司2008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成长性、资产担保价值、总资产收益率、非债务税盾及资产流动性都和资产负债率显著相关,其中成长性、资产担保价值与资产负债率呈显著正相关,总资产报酬率、非债务税盾和资产流动性与资产负债率呈显著负相关。研究得出反映中国纺织业上市资本结构特点的回归模型,为优化其资本结构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康微婧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7):115-122
采用2013年-2017年我国72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探究了抵押价值、公司规模、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五大因素对融资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首要影响因素为公司规模,依次为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及抵押价值.公司规模的大小导致融资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盈利能力较强更加偏好内源融资,营运能力较强的公司需要更少的流动负债维持运营,成长能力强的公司更加偏好外源融资,抵押价值与融资结构无显著相关性.创业板上市公司应依据影响因素,调整融资结构,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并优化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2008-2010年中小板块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建立中小企业借款总额与其相关因素的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交易费用、盈利能力与其借款总额呈负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短期偿债能力、企业规模、抵押、担保能力与其借款总额呈正相关关系,而会计事务所规模、营运能力、长期偿债能力与其借款总额不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了收益现金比率指标,代替原有的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为基础的会计指标,作为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指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与治理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治理在10%的置信度下显著发挥作用,管理层持股在1%的水平上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说明管理层持股能够提高公司治理效率,降低代理成本;银行负债融资率在5%的水平上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债权治理的软约束特征有所改善,银行业的股份制改革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6.
自从MM定理诞生以来,企业的资本结构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和企业改革的发展,关于资本结构的研究对于中国的上市公司来说很有必要.文中首先总结了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自身的特点,探讨了企业资本结构的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最后对内部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并且得出了一些与国外研究略有区别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8.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5):29-33
我国最终消费率长期处于偏低水平,其中居民消费率较低并持续下降是主要动因。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成为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着力点。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居民消费的八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从提高居民收入、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财政支出制度,发展消费信贷、培育消费热点等方面对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增长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教学效果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运用统计方法,对抽样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德育教学满意度比较低,教学模式间的差异对教学效果影响不大,师生之间思想问题交流的方式、次数及学生对倾诉对象选择等因素与教学满意度间具有密切关系。因此,提高德育教学效果的关键是师生双方以构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关系为前提。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衡量上市公司价值增长的方式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和制约,而变得不适用。本文将基于上市公司未来价值增长能力的判断重新构建关于公司价值增长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理论基础上,从金融财务角度对上市公司价值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据以提出有助于我国上市公司价值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由于目前中国上市公司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转制而来,所以存在许多问题。诸如:股权结构不合理,政府职能“缺位”、“越位”和“错位”,法律自我实施机制尚不健全,投资者诉诸司法救济仍存障碍,公司运作的内部人控制和市场为基础的外部治理机制发育不全,信息披露的实际质量难以保征,缺乏成熟的受托责任和社会文化、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不足等。本文对解决这些向题提出多项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宁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4):500-503
股利政策作为企业的核心财务问题之一,一直受到各方面的密切关注.股利的发放既关系到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以促进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为出发点,以符合当前我国国情为基点,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现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如:分红不足、股利支付偏低、重视股票股利等等,深入分析找出其成因,在此基础上,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加以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改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为何青睐股权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西方传统的融资优序理论相比,我国存在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本文试图从我国融资的制度、成本等因素出发,深入研究产生股权融资偏好的动因,为我国特殊的融资顺序提供一种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出的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探讨了这种股权融资偏好带来的种种弊端,提出了抑制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融资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国上市公司出现了过度融资现象,主要表现为股权融资偏好、资本结构畸形等问题.研究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包括完善公司治理和改善外部融资环境.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可转换债券的概念,分别就国内外学者对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动机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与国外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比较,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本文着重分析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存在的双重企业制度,以及相应条件下的企业融资行为,并由此解释了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王鹏蓁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2):124-125
利用一个债权绩效检验的模型,对浙江省2003—2005年上市公司展开实证研究,检验资产负债率和流动负债比率是否能够对浙江省的上市公司起到改善经营绩效的作用,同时根据浙江经济的特点对结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对企业价值和资源配置效率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企业融资偏好理论的简要回顾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描述,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从融资成本、资本市场发展的功能定位和融资制度安排分析了产生强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