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2012年德国汉诺威国际信息及通信技术博览会的展厅里,出现了一个能给人画肖像的机器人.它可以在10 min内为人画好一幅形似且神似的简笔素描画像,这比一般的街头艺术家的速度要快得多.其实,它的意义不仅于此,而是充分展示了新一代自主机器人的灵活性. 绘画机器人是由德国一家机器人研究所的凯恩斯等人开发的.不少人难以理解机器人专家为何去开发画像机器人.因为按照常理,现在的数码相机已经十分先进了,“咔嚓”一声,逼真的肖像就存在相机里,连上打印机,一份肖像就打印出来了.整个过程1 min之内就可以搞定,何必让机器人去折腾10 min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大材小用吗?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探索》2007,(1):6-6
美国科学家最近制作了一个新颖的机器人,其外形像海星.但本质上它更像是一个人类新生儿.因为这个身为“可复原机器人”雏形的四脚机器不仅能识别自己所受的损伤.而且能据此调整自己的行走方式。  相似文献   

3.
德国将推出一款家政服务机器人,它能够搬运沉重、肮脏的物体,减轻单调乏味、令人厌烦的家庭琐事。这款新一代家政服务机器人被命名为“Care-0-bot.3”。它的身高仅1.45m,而且只有一只手臂,这个高灵活手臂具有7种自由灵活程度,机械手上有3个手指可以使其能够拿起瓶子、杯子和类似的物体,还能进行机械操作。机器人身上安装的压力传感器可以避免它用力攥握过度。机器人前端装配着一个盘子,它可以将客人需要的咖啡放在这个盘子中。  相似文献   

4.
坚守还是改变 在未来的3万年甚至10万年里,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的样子会和现在一样吗?假若你相信某些未来学家的话,他们会告诉你,我们将最终变成机器人。当然,这是一种生物机器人,和纯粹的机器人不一样。这些科学家说,未来的人类有可能成为由微电子和生物体组成的结合体.它可以是具有人类大脑功能的机器。亦可以是具有电子大脑的肉身。事实上。在今天,这样的结构已经出现了某种雏形,例如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制造出了一种电子芯片.它可以替换人类大脑里负责控制短时记忆和空间知觉的海马体。在人类的大脑中,海马体经常会因老年痴呆症和中风受到损伤,而这种芯片就相当于一个人造的海马体。它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大脑机能。  相似文献   

5.
机器与生物的重要区别是生物可以繁殖后代,而机器只能靠人来制造。然而。在许多科幻片中,机器人和人的差别慢慢消失.不少机器人学会了复制自己。最终有了取代人类的“阴险”想法.不少科幻故事由此产生。最近.国外一些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能够进行简单地自我复制的机器人.科幻的情节可能变成现实。虽然自我复制的机器人将主要用于制造和自我修复。但是有专家担心会“繁殖”后代的机器人如果不加以控制,真的有可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6.
在多年以前的一次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蔡明在一个小品节目中扮演了一位机器人女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机器人女友已经变得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最近,加拿大一位年轻的男性研究人员,按照自己的审美观打造了一个机器人女友.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7.
科幻影片《变形金刚》中会变形的机器人深深赢得了科幻迷的喜爱.其实,它们不只是科幻迷的爱好.也是机器人研究专家的目标。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就开发出一种会变形的超级机器人,有望在人迹罕至的区域进行完全自主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阿碧 《世界科学》2005,(3):28-28
在最近召开的第191届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科学家向外界展示了三个仿照人类步行方式直立行走的机器人(见封图),它们分别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步者”机器人、康奈尔大学的“康奈尔”机器人、荷兰代尔夫特技术大学的“丹尼斯”机器人。“学步者”机器人是3个机器人中最矮的一个,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就像刚开始学步的儿童。“学步者”机器人只有2.74公斤重、高43厘米。而“康奈尔”机器人重约13公斤、高度约1米。“丹尼斯”机器人重8公斤、高1.5米。  相似文献   

9.
5月2日由日本主办的“大阪2010机器人世界杯赛”上,日本大阪工业大学参赛的一款自律移动机器人.吸引了各国选手的目光。它可以自行判断状况,决定动作,其技能及程序上的优势展现在赛场,而应用前景则寄望于排险、救灾。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16,(12):70-70
1.简单的人形机器人每一个人形机器人,其由编程软件控制的步态,即走路的方式都有些许不同。有些不太先进的机器人走在赛道上时,会摇摇晃晃地像个醉汉,最后基本上也会像醉汉一般摔倒在地。而像获得亚军的机器人,即IHMC公司的Running Man则拥有平稳的步伐,即便你推它,它也不会摇晃。  相似文献   

11.
《科学24小时》2011,(9):52-52
它看上去颇似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机器人C·3PO的解体版,但这款机器人并非科幻虚构,它是最新科学成果,而且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人。它不仅拥有“骨骼和肌肉”,甚至还有能够认识并纠正错误的“大脑组织”。  相似文献   

12.
《科学24小时》2009,(3):50-51
机器人走入人类生活的日子就在眼前了。据台湾东森新闻网报道,日本发明一款最新型的医护机器人.手部灵活的程度已经和人类几乎一模一样,不管是从地上捡起吸管,还是挤番茄酱,这些动作都难不倒它。这款机器人预计2015年就会正式走入家庭,担负起照顾老人和病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肖像漫画绘制机器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倪菲  付庄  曹其新  赵言正 《自然杂志》2007,29(4):312-218
通过计算机进行人脸的肖像漫画绘制是机器视觉研究的前沿之一。为了从一张摄像头拍摄到的数码照片经过图像处理得到可以绘画的漫画线条,从而让机器人在纸上画出肖像漫画,首先必须由计算机自动生成人脸的线条画。因此,需要采用基于机器视觉的方法,结合人脸检测和人脸特征提取等技术,研究如何把人脸中的特征轮廓线提取出来,同时根据特征进行漫画化处理,最后转换为矢量线,作为机器人移动绘画的轨迹。本文讨论了现有的肖像生成方法和漫画化研究,评述了当前机器人漫画绘制系统。在这些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发展前景和未来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一座摩天大厦起火了.在熊熊大火中,只见一名“消防员”无比神勇,一路攀爬而上,原来,这是个消防机器人。在不少大楼起火的案例中,一些消防员因进入大楼救人和灭火而遭受意外伤害.甚至一些消防员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减少火灾对消防员的伤害.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款可以代替消防员进人大楼救人和灭火的机器人。  相似文献   

15.
鲜花机器人     
《科学之友》2008,(10):160-160
韩国国立全南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研制出了一种外形模仿普通开化植物的新型机器人。这种“鲜花机器人”的特别之处在于,它能够自动分析室内空气的质量,在必要时还会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释放氧气,甚至还能产生香味。另外“鲜花机器人”也能够生长和开花。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机器人的外形模仿了传统的观赏植物,其高度为130cm,最大直径40cm。从结构上说,“鲜花机器人”主要由花盆、5朵“鲜花”和其他一些技术构件组成。  相似文献   

16.
机器人护士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最近报道,那些得了病或上了年纪的人也许很快就会得到机器人护士的帮助;机器人护士可以提醒这些人按时吃药,并定期记录他们的体温和脉搏情况。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工程师们设计出了新一代的机器人,它可以使上了年纪的人更容易应付生活琐事,它还可以在主人患病时通知医生。 《新科学家》周刊报道说,这个名叫弗洛的机器人护士会提醒人们按时吃药,并定期检查他们的生命特征——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将这些数据传给医生。目前弗洛还只是个人服务机器人的早期原型产品,开发人员仍在进行…  相似文献   

17.
《科学之友》2008,(12):139-139
新一代机器人“里奥纳多”有一副年幼可爱的面孔,人们和它交流的时候更像是在与一个小孩一块玩,它的智力与一般6岁的孩子相仿,但不像标准的机器人那样采用预告编制的固定思考规则,它可以吸收他人的观点,并在随后的行为中利用这些知识。  相似文献   

18.
《科学之友》2010,(1):15-15
在美国开始大规模装备作战机器人后,按捺不住寂寞的俄罗斯也于日前展示了一款被称为“MRK-27-BT”的履带式军用战斗机器人。该机器人的重量为180kg,最大行进速度为0.7m/s。其配备的蓄电池足以保障连续4h的不间断运行。  相似文献   

19.
美国航空航天局最近宣布,他们正在研制一种可用于探测外层空间的蛇形机器人。设在加州的艾姆斯研究中心在一份声明中说,这种蛇形机器人将在5年后做好太空旅行的准备。 负责这项计划的工程师加里·黑思(Gary Haith)说:“这种蛇形机器人在太空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坚固性。它可以在崎岖、陡峭的地形上行走,而带轮子的车形机器人很可能会被卡住或被绊倒。” 到目前为止,工程师一直在研制蛇形机器人的雏形,这种初级机型带有一台主计算机“大脑”,它通过电线与组成机器人身体的各个体节相连,指挥每一体节中的小发动机行动。…  相似文献   

20.
日本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计算机程序,可以“指导”机器人观察周围环境、在互联网上作调查,让机器人经由“思考”获取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长谷川介绍.这种程序实际上是一种运算法则,让机器人分析所处环境、收集所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