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元和英镑是当前资本主义世界两大国际储备货币,是美英两国垄断资本在国际上争夺市场和势力范围的重要工具。它们之间的根本关系是互相排斥和斗争的,但是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互相勾结和利用。战后初期,美元和英镑之间的斗争比较突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货币斗争,也正是主要地表现为这两者的斗争。近年以来,由于美元和英镑的实力日益削弱,西欧大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货币竞争能力的相对增强,美元霸权从根本上动摇,美元和英  相似文献   

2.
欧洲经济共同体简称西欧共同市场。其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总危机日益加深,市场大为缩小。在此情况下出现了西欧共同市场。它是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抵御超级大国的控制、调和相互之间的矛盾、谋求发展自身而组成的政治经济集团。它又是在抗衡苏美争夺欧洲的斗争中发展和扩大起来的。这也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进一步分化和重新组合。近年来,苏美在欧洲的争夺加剧,特别是苏联的威胁日益增长。在这种形势下,西欧国家不断加  相似文献   

3.
推进欧洲一体化,使欧洲在世界新格局中成为独立的一极,是两国的共同愿望。因此法德轴心将继续存在下去,但争夺欧洲主导权的斗争将尖锐化。  相似文献   

4.
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的发展有积极和消极影响,加剧了国际经济价值的争夺。国际政治价值的较量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斗争,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关于"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国际文化价值的冲突主要包括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和文化中心与文化边缘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一扩大出口是美帝国主义战后向外进行经济扩张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美国国内市场容量的不断相对缩小,销售日益困难,国外市场对于美国垄断资本来说,已越来越重要了。美国统治集团不择手段地力求通过对外贸易将自己的危机与失业转嫁到其他各国人民的头上。在资本主义总危机日益加深和市场斗争日益尖锐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自由”资本主义完成了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殖民地半殖民地领土和势力范围的分割已经结束。由于帝国主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它们之间对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争夺,一天比一天激烈。新的一轮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的斗争又开始了。在这一斗争中,帝国主义国家结成了左右当时国际关系的两大对立集团——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首的三国协约,它们把重新瓜分世界的全球性战争,提上了国际关系的日程。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对“明治维新”性质问题的各种不同的看法说明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在世界近代史中,确是困难问题之一。这问题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明治维新”发生的时代,在国际上正是处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大举向亚洲各国侵入、争夺和扩大殖民地,致引起亚洲各国人民的民族意识的初步醒觉,纷纷发动斗争,给侵入者  相似文献   

8.
欧洲共同市场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是被经济、历史、政治和军事的因素提出来的。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计划的某些经济问题,首先是能否行得通的问题。如果我们从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出发,我认为我们不能不承认共同市场计划一般说来是可以实现的。在资本主义的最后发展阶段,生产的集中和垄断统治达到了最高峰,追逐更高的利润的斗争有加无已,在这样的时候“财政资本必然企图扩大自己的经济领土,甚至扩大一般的领土”(列宁)。可以肯定地说,西欧资本家集团通过本国政府采取的促进经济整体化的步骤,不能不被认为是这样一种扩大经济领土和瓜分现有市场的企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争夺西欧市场和一般的资本主义市场的斗争是更加激烈了。人们重新试图用建立较大的市场的办法来解决垄断企业之间对抗性的矛盾。现在,事情已经超过筹划的阶段,因为某种形式的共同市场已经存在了。  相似文献   

9.
在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国际形势下,帝国主义阵营内部更加四分五裂,帝国主义国家垄断资本集团为了争夺市场、投资场所和原料产地的斗争日益加剧,甚至在一向被视为美国“后院”的拉丁美洲,这种矛盾和斗争也越来越尖锐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工业规模的原子核分裂问题获得解决,原子能用于军事目的的可能性也被发现。于是,作为原子能源主要原料的铀,登时身价百倍,帝国主义随即展开争夺这一战略原料的斗争。战后,各国的垄断资本除大力开采已勘探到的铀外,并加紧到处搜索铀矿,斗争趋于激烈。战时和战后初期,在经济方面占优势地位的美帝国主义无论在铀的开采、储备和原子工业方面,都走前了一步。可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极度不平  相似文献   

11.
(一) 民族问题是一个国家乃至国际间政治生活中的大问题。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扩大世界市场争夺殖民地,对世界落后地区的民族进行了奴役和屠杀,致使某些地区的民族频于灭绝的边缘。非洲的黑人,被贩运到美洲去作奴隶,美洲的印第安人,人口大  相似文献   

12.
<正> 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对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概括主要是按特定的社会形态,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总结的,如列宁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在民族问题上有两个历史趋向。第一个趋向是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斗争,民族国家的独立;第二个趋向是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壁垒的破坏、资本、一般经济生活、政治、科学等等的国际统一的形成”①‘这两个历史趋向对资本主义来说是在民族问题上的一种不可克服的矛盾。因为资本  相似文献   

13.
黄金和美元     
涨风和外流最近从伦敦市场开始的抢购黄金、争兑美元的风潮是当前资本主义世界一件引人注意的重大事件。它的发展,不仅严重地威胁着美元的前途和美国日趋削弱的政治经济地位,而且还影响着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情况和国际关系,使美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越发趋于尖锐化。英国“每日邮报”把它看成1960年”最重要的经济事件”,不是没有理由的。这次风潮开始于10月17日。那天伦敦市场的黄金价格突由长期维持的每盎司35.15美元左右涨到35.25美元,以后逐日猛涨,20日一度涨到41美元的高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黄金市场也都跟着发生了很大的波动。例如,19日巴黎的黄金价格就由每公斤5,690新法郎涨到6,150新法郎,上涨8%;西德法兰  相似文献   

14.
刘宏志 《中州大学学报》2011,28(2):53-55,66
文革文学中经常涉及到的一个意识形态化理念是"反对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其涉及到的实际的政治斗争也多是围绕打倒"走资派"而展开,但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怎么会出现这么多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显然是一个矛盾。考察这些小说文本,我们发现,对"走资派"的打倒实际蕴含了当时政府鲜明的反西方立场,同时,它也是当时社会劣势成员怨恨情绪的表达和争夺社会权力时依据的意识形态符号。  相似文献   

15.
一两种力量,两条战线的斗争在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里面,任何一个国家每一次的公民投票——不管那是决定某一项问题,还是选举一个议会——,都有着极重要的政治意味。投票的结果,不仅仅确定若干时期内这一个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而且往往对于整个世界政治的发展,会有或多或少的决定作用。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因为,第一,战后的世界巳不能容许某一个国家回复到孤立状态,无论资本主义的美国也好,社会主义的苏联也好,今天巳经不能回复到战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成立的英镑区,是个排他性的货币集团,是英国用来抗拒美国势力的侵入、同美国争夺原料产地和出口市场,争夺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霸权的武器。目前英镑区包括英国本土、加拿大以外的其他英联邦国家,英国的殖民地、保护国和托管地,以及冰岛、爱尔兰、利比亚、缅甸、约旦、科威特和白人种族主义者统治下的南非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7.
全国解放战争初期,几十万人民解放军和干部先后挺进东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这是党中央的一个伟大战略决策。作为这个时期主持党中央工作的刘少奇同志,对此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抗战胜利以后,中国进入了两种命运和两个前途的决战关头。围绕着建立什么样的国家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蒋介石进行了一场复杂而激烈的斗争。这场斗争最早表现在抗战胜利成果的争夺上;而争夺东北正是这个斗争的中心和关键。东北在战略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东北地域辽阔,背靠苏、蒙、朝边界,与我华北解放区和冀热辽作战区接壤相联。抗战胜利以后,如果让国民党控制东北,我们的广大解放区就处在南北夹攻之中,被国  相似文献   

18.
从前面几讲所提供的事实中,我们知道美英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世界各个角落存在着和发展着,它几乎表现在每一个重大的国际问题上。有些读者就产生了这样一些疑问:英国的力量比起美国来弱得多,它怎么敢和美国争斗呢?美英两国的统治集团为什么不商量出一个办法来避免互相伤害呢?它们之间的矛盾发展的趋势又将会怎样呢?下面就来谈谈这几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了解:美英矛盾之作为资本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以及这一矛盾在战后时期的日益尖锐化,是由现代资本主义基本经济法则的作用决定的。斯大林曾指示道:“正由于必须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才推动垄断资本主义去采取这样冒险的步骤,如奴役和不断掠夺殖民地和其他落后国家,把许多独立国变为附属国,组织新战争、即现代资本主义的头子们认为是取得最大限度利润的最好“生意”,以及企图夺取世界的经济霸权。”(“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9.
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运输方式,在长期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很不平衡。铁路为与公路航空运输业争夺运量与市场,不断地采取各种措施。国外铁路,除日本等少数国家是采取高代价修建高标准新线外,大多数国家都是在既有线路的基础上,力求以较少投资,必要时加修部分新线,进行现代化改造。法国、  相似文献   

20.
中东和近东,一般是泛指从巴基斯坦到埃及一线的亚洲国家和个别北非国家。这里是帝国主义——主要是美国和英国——在争夺原料市场和销售市场斗争中的主要角逐场所之一。中近东原来是英、法的势力范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势力急剧侵入,它正在毫不留情地把它的盟国(首先是英国)排挤出去。帝国主义之间的激烈斗争,给中近东人民带来了新的、更多的危害。帝国主义对这些国家的掠夺和剥削空前加紧了。另外,美英侵略集团还想把中近东作为包围社会主义阵营这一“炼条”中的重要环节,把这些国家作为进攻苏联、中国、东南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军事基地。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战争阴谋,成为中近东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