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小鼠MT-ⅠcDNA作为探针,从129小鼠的基因组库中获得含MT-Ⅰ基因的DNA片段。从6.8×105的噬菌斑中挑出4个阳性噬菌体克隆,分别命名为1-1, 2-1, 1-6和4-3。在这4个克隆中1-1和2-1的阳性信号更强些。应用插入片段的末端引物作为探针进行杂交结合部分酶切的方法,对这2个克隆的插入片段进行了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确定了克隆1-1和2-1的酶切图谱及MT-Ⅰ基因在2个克隆DNA中的位置。并进一步发现和证明了在2个克隆中含有MT-Ⅱ基因。  相似文献   

2.
129小鼠CgA基因cDNA 5'端部分片段及CgA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RT-PCR方法,从129小鼠脑组织中克隆到CgA基因cDNA 5'端部分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到的片段序列与文献中完全一致.以此片段为探针,从129小鼠基因组库中筛选获得阳性噬菌体1-1,克隆了CgA基因,并与文献中的小鼠CgA基因限制性内切酶图谱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含有IPT基因的中间载体pSG516为基础,采用酶切的方法获得IPT-Nos核酸片段,以水稻品种9311为材料,采用PCR的方法克隆出种子中特异表达的醇溶谷蛋白RP-6基因启动子,并将此启动子连接到pCAMBIA1300上,构建pCAMBIA1300-pRP-6载体,将IPT-Nos核酸片段插入到pCAMBIA1300-pRP-6,构建了pCAMBIA1300-pRP-6-IPT-Nos双元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4.
通过RT-PCR方法,从129小鼠脑组织中克隆到CgA基因cDNA 5′端部分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到的片段序列与文献中完全一致。以此片段为探针,从129小鼠基因组库中筛选获得阳性噬菌体1-1,克隆了CgA基因,并与文献中的小鼠CgA基因限制性内切酶图谱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
水稻广陆矮4号基因文库的构建及U2snRNA基因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稻广陆矮4号黄化苗总DNA经Sau3A部分酶切,回收12-23kb片段,经CIP脱磷后克隆于EMBL3载体,建立了水稻基因文库。以拟南芥的U2.2snRNA基因为探针,从基因文库中筛选到13个阳性克隆,经不同酶切鉴定,初步判断有8种不同的克隆,对其中一个克隆FDRGU2-3的重组DNA构建了物理图谱,U2snRNA的一个基因已经定位在该克隆中1.5kg的Sal-I-BamHI酶片段上。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以PDS基因为指示基因利用VIGS技术研究小麦SBEⅡb基因的功能,本研究拟构建小麦SBEⅡb和PDS的双基因串联VIGS重组载体。根据GeneBank中公布的小麦SBEⅡb(AY740401.1)和PDS(FJ517553.1)基因序列分别设计搭桥引物,利用RT-PCR技术克隆SBEⅡb和PDS基因的特异片段,利用SOE-PCR技术获得双基因融合片段SBEⅡb:PDS。然后以BSMV:γ-PDS为原载体,通过酶切连接,用SBEⅡb:PDS基因片段将原载体中的PDS基因片段进行替换,从而构建BSMV:γ-SBEⅡb:PDS重组载体。结果显示克隆的SBEⅡb和PDS基因片段长分别是181和190 bp,SBEⅡb:PDS片段长是370 bp。序列分析表明:SBEⅡb基因片段与小麦SBEⅡb(AY740401.1)序列同源性为97%;小麦PDS基因片段与PDS(AF155217.2)序列同源性也为97%;酶切鉴定结果表明成功构建BSMV:γ-SBEⅡb:PDS重组载体。本研究构建的BSMV:γ-SBEⅡb:PDS重组载体将在PDS基因的指示下为下一步利用VIGS技术在小麦上研究SBEⅡb基因与小麦淀粉合成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RT-PCR方法,从129小鼠脑组织中克隆到CgA基因cDNA5‘端部分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到的片段序列与文献中完全一致,以此片段为探针,从129小鼠基因组库中筛选获得阳性噬菌体1-1,克隆了CgA基因,并与文献中的小鼠CgA基因限制性内切酶图谱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拟南芥幼苗提取的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扩增获得AtMYB61基因的全长cDNA片段,再克隆到pUCm-T载体上,菌落PCR、酶切鉴定和cDNA测序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拟南芥AtMYB61基因.从AtMYB61-pUCm-T载体上,用BstEⅡ和BglⅡ全双酶切切下目的基因片段,将此基因片段连接到植物表...  相似文献   

9.
10.
用水稻着丝粒重复序列RCS1为探针 ,与 30 72个克隆进行菌落杂交 ,得到了 32个阳性克隆 ,用RCS1与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着丝粒重复序列Tcs2 5 0为探针进一步筛选 ,在 32个RCS1相关的阳性克隆中任选 10个克隆进行点杂交 ,分别有 6个和 5个阳性克隆 .为了克隆RCS1相关片段 ,依据RCS1的序列设计了三对引物 ,将引物 3从上述阳性克隆中扩增的一个 5 4 3bp的片段克隆测序 ,发现与水稻RCS1部分片段达到约 83%的同源 ,与大麦的反转座子 (Ty3 gypsy)部分序列同源性达到了 92 % ,与节节麦中着丝粒的整合酶基因部分序列同源性达到了 96 % ,命名为TBRCS1.TBRCS1可能是野生一粒小麦着丝粒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参照国外报道的豌豆GPAT基因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寡核苷酸引物,通过RTPCR技术,从云南地方栽种的豌豆品种中分离到了GPAT基因的编码cDNA片段,并将其纯化后直接克隆到pGEMT载体系统中,经NcoⅠ和NotⅠ双酶切鉴定,所得的重组质粒中含有1380bp左右的片段.采用PstⅠ,HindⅢ两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酶切图谱分析表明所克隆的豌豆GPAT基因编码cDNA的酶切图谱与国外所报道的该基因cDNA的酶切图谱一致,暗示了该基因在进行上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2.
将酵母胞内表达质粒pPIC3.5k重组成带有谷氨酰胺转胺酶的新型表达载体pPIC3.5k/MTG,为谷氨酰胺转胺酶(MTG)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利用PCR的方法扩增出MTG基因片段,将目的片段和质粒pPIC3.5k进行双酶切后进行连接,构成重组质粒,然后转化至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中,筛选阳性克隆,经测序证明为目的基因片段.结果表明:经过PCR和酶切均证明已经将目的片段转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3.5k内.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CODEHOP designer对已登陆GENEBANK的植物酸性转化酶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析,根据植物酸性转化酶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以棉花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得到cDNA,以此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片段长为1155bp的片段,将其克隆到加T载体上,经PCR和酶切鉴定筛选得到阳性克隆,并将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然后在GENBANK中进行blast检索。结果表明本研究克隆的棉花酸性转化酶基因片段编码的氨基酸与甜橙(BAF34362)、温州蜜桔(BAB82419)和梨(BAF35859)的液泡酸性转化酶基因编码的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75%、75%和73%。因此,推测获得的基因片段定位于液泡。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牛血总DNA为模板,用PCR技术扩增牛α-s1酪蛋白基因的5'端3.6kbDNA片段和3'端1.5kbDNA片段的调控区序列,得到了相应的特异性扩增片段.用Klenow处理后,将两个扩增片段分别与经Smal酶切的pUC18质粒载体用T4DNA连接酶连接,转化大肠杆菌JM109.在含有X-gal,IPTG和Amp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从白色菌落中提取质粒DNA,进行限制酶切鉴定.结果得到一个插入有1.3kbDNA片段的阳性克隆.对其进行部分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为5'端缺失约170bp的牛α-s1酪蛋白基因3'端及下游区序列.  相似文献   

16.
17.
用水稻着丝粒重复序列RCS1为探针,与3072个克隆进行菌落杂交,得到了32个阳性克隆,用RCS1与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着丝粒重复序列Tcs250为探针进一步筛选,在32个RCS1相关的阳性克隆中任选10个克隆进行点杂交,分别有6个和5个阳性克隆.为了克隆RCS1相关片段,依据RCS1的序列设计了三对引物,将引物3从上述阳性克隆中扩增的一个543bp的片段克隆测序,发现与水稻RCS1部分片段达到约83%的同源,与大麦的反转座子(Ty3/gypsy)部分序列同源性达到了92%,与节节麦中着丝粒的整合酶基因部分序列同源性达到了96%,命名为TBRCS1.TBRCS1可能是野生一粒小麦着丝粒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重叠PCR-酶切连接法人工合成风疹病毒E1基因的全长序列.方法:对风疹E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偏爱性对其密码子进行优化;设计多对寡核苷酸引物,以重叠PCR法分别合成该基因的3个片段,测序鉴定后以酶切连接法将各段拼接成全长为1 443 bp的RV rE1,将E1基因的全长序列克隆导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结果:分别进行8轮、5轮和6轮的重叠PCR扩增,合成风疹基因3个片段;以酶切连接法将3个片段拼接成全长rE1基因并克隆入pET32a构建成载体pET32-RV rE1,PCR、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表明,合成的E1基因大小、序列与预期相符;构建获得重组质粒pET32-RV rE1.结论:成功合成了密码子优化的风疹病毒E1基因并构建其重组质粒pET32-RV rE1.  相似文献   

19.
以高蛋白大豆品种南农87C-38总DNA为模板,采用PCR法扩增获得约1100bp大小的DNA片段,回收该片段并克隆到puCm-T载体上,选取阳性克隆进行PCR和酶切检测,再进行测序分析.序列分析显示该片段含1174个核苷酸,采用Vector NTI软件将试验中克隆的序列与GenBank E07850报道的Gy1启动子和GenBank X15121报道的Gy1启动子及信号肽对应序列分别进行比对,同源性分别为99.6%和99.3%.确定该片断为南农87C-38大豆11S球蛋白基因Gy1启动子及信号肽.该启动子的成功克隆,可为今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大豆种子营养品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研究禽类多瘤病毒晚期基因多顺反子翻译调控的分子机制,设计和构建了与野生型病毒APV-1相同的在AUG位点有agno-1a突变区和7个插入氨基酸的新型重组病毒.用碱裂解法提取了APV-1 cDNA克隆pHL1003,全长线性目的片段由Acc I部分酶切后回收,再用T4连接酶将合成的agno插入片段磷酸化后与目的片段连接得到了重组质粒,最后转化至E.coli DH10b感受态细胞中筛选阳性克隆.经PCR,PAGE和DNA测序验证获得了APV-1突变cDNA克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