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动人口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流动迅猛增长,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流动人口问题本身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问题,它给社会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对流动人口的认识并不统流动人口问题在当前来说,已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其影响面将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及由此带来的流动人口的进一步增加而不断扩大。因此,全面地了解和认识流动人口的影响、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一、80年代以来我国人回流动的趋势和原因80年代以前,由于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管理,加上严格的户籍管理,我国的人口流动为数很少。据估计,到S…  相似文献   

2.
2004年"民工荒"是我国劳动力流动的转折点,此后劳动力流动结构和就业出现了新特征。一方面,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增加,外出农民工教育水平较高,流动家庭化特征明显。另一方面,流动人口出现就近就业趋势,从事职业逐渐由制造业占主导转变成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且具有区域差异,同时农民工收入持续上升但增速放缓。劳动力流动结构和就业方式的转变反应了我国流动人口的需求变动,因此相应的各种人口流动政策也应逐步调整。  相似文献   

3.
当前流动人口管理机制的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完善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机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通过对我国流动人口管理现状的描述,详细分析了流动人口管理方面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今后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制的思路以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流动人口在城市建设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农民工迫切地要求融入城市,共同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流动人口的关注和救助,改革和完善流动人口救助的管理体制,来保障流动人口这个特殊群体的基本利益。  相似文献   

5.
从流动和户籍人口双向融合过程的视角,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探究流动和户籍人口群际间居住融合对心理维度上社会融合的影响。结果表时,流动和户籍人口的居住融合对两群体心理融合的影响有较大的差异。流动人口的心理融合状况优于户籍人口;自有住房以及增加群体间居住邻近性的居住融合策略能显著地提升流动人口心理融合水平,但对户籍人口无显著影响;群际间交往能进一步提升居住邻近性对两群体心理融合的促进作用,验证了“群际接触”理论。未来的融合政策应包括提升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自有住房产权,促进两群体的居住邻近性和群际交往,消除户籍人口对流动人口的偏见和排斥,使流动人口在城市中“有恒产者有恒心”。  相似文献   

6.
随着青藏铁路开通和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建设,城东区在西宁乃至全省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近年来西宁市进城务工、经商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这必将对竞争性就业市场的形成、推进城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给流入地政府管理、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方面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应针对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进行有效治理,以促进城市的安定。  相似文献   

7.
被全球工程界誉为“工程师的奥林匹克”的世界工程师大会在中国召开,必将进一步增强我国工程科技人员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唤起全社会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进一步推进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流动人口数量迅猛上升。流动人口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社会问题。本对流动人口带来的负面效应、流动人口的综合治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城的加快,流动人口的增加,城市民族关系呈现许多新特点,面临许多新问题。因此,了解城市民族工作现状和发展,研究和制定解决城市民族关系问题的对策,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流动人口对流入地、流出地的经济贡献以及流动人口对缩短东西部差距的影响,指出流动人口对流入地、流出地的经济具有积极的影响,我国应重视建立新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我国流动人口的因素进行分析。定量分析主要用于对社会经济因素的分析,通过相关分析、因子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发现全国31个省(市、区)流动人口与全省(市、区)GDP等11项社会经济因素指标因子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全省(市、区)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等3项指标因子无显著关系,同时提取两个主成分代表所有的变量,得到流动人口与各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此外,结合制度、信息、宗教文化对流动人口的影响进行简要定性分析,认为政府不仅要发展经济也要进一步完善制度、信息可获得性等方面的政策,从而更好地管理流动人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参与体育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流动人口是当前社会弱势群体的一个分支,文章通过调查研究,对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参与体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流动人口参与体育的对策,为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和提高民族素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流动人口与口 俱增,给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带来了诸多新挑战。为进一步加强全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药具免费服务工作,保障流动人口及时获得免费避孕药具,县人口计生局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此项民心工程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2010年上半年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监测调查"数据,分析了现阶段乡-城流动人口转换非农户口的意愿情况,以及不同人口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对非农户籍意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有序引导乡-城流动人口进城落户的合理办法。  相似文献   

15.
郑风  李娜 《科技咨询导报》2008,(36):216-216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大幅度增长,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缺失引起社会关注。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缺失影响和谐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通过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来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制度,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住房分化视角, 利用2016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与房价数据, 分析流动人口住房占有的特征与空间格局, 住房阶层的结构及影响因素与机制。结果表明: 我国流动人口住房占有形成非农户籍、高学历流动人口大量占有城镇住房的特征, 呈现沿胡焕庸线分异的空间格局; 我国流动人口形成“三阶五层”的住房阶层结构; 户籍与社会保障的结构性因素仍然阻碍流动人口实现住房阶层跃迁; 部分流动人口凭借个人社会经济条件与流动要素等非结构性因素的作用, 基本上实现住房资产积累; 制度变迁、城市规模与城乡差异共同作用, 加剧城市住房阶层分化, 导致下层住房阶层流动人口内卷与上层住房阶层优势积累。  相似文献   

17.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提升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保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思想的实施,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聚集地的刑事案件大量增加,盗窃犯罪是其中的常见、多发犯罪。东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流动人口占到常住人口的四分之三,对这一地区盗窃犯罪进行抽样实证研究,根据实证数据分析流动人口聚集地的盗窃罪特征,以期在盗窃罪的预防、打击工作中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预防和减少此类犯罪。  相似文献   

19.
梳理了我国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相关研究。搜集了2000年到2010年相关的文献并从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研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建议和对策研究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随着我国制度化建设的一系列措施展开,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明天,我们必将迎来我国科技创新的美丽的春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