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4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06,(13):46-47
这似乎是个单身的时代,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时期的单身潮流像如今这么汹涌。在酒吧夜夜笙歌的背后;在单身公寓销售火爆的背后;在情人节被调味到淋漓尽致的背后;在健身房人潮如涌的背后;在单身身俱乐部客满为患的背后;在午夜声讯台有声有色的背后;在“单身贵族”成为城市的流行色的背后……究竟掩盖多少真实呢?单身真是轻轻地挥一挥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吗?单身女性真是那么神秘莫测吗?城市对单身女性有什么影响呢?对中国四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的单身女性进行为期近8个月的情感隐私调查,发现每个城市的女人,尤其是单身女性,都能反映…  相似文献   

2.
冻卵技术日臻成熟,女性的自我发展,使单身女性寻求社会性冻卵以保存最佳状态卵子来延迟生育成为客观需要。医学性冻卵已被法律认可,但单身女性社会性冻卵仍受限制。现行政策法滞后与制定法缺失,对冻卵本质的认识不清和传统生育伦理观念束缚等,构成限制单身女性社会性冻卵成为一项法律权利的多个维度。分析发现,现行政策法与上位法立法精神不符,冻卵区别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区分社会性冻卵与医学性冻卵无意义,单身女性的生育权应当被保障。因此,这些“限制”应当被移除。同时,权利实现以权利确认为基础,但权利确认并非意味着权利实现,单身女性社会性冻卵作为一项法律权利的有效实现仍需找到出口,平衡各方利益,规范系列操作行为。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06,(17):24-25
香港有70多万未婚、离婚、或丧偶的单身女性,当中不乏月收入数万甚至数十万的单身女性,身价过亿的富婆、富姐,叱咤官场的女中豪杰,慕煞世人的娱乐明星等。为什么香港有这么多单身女贵族?她她们如何看待人生、婚姻以及两性生活呢?26万人月薪过万港元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是香港女单身一族的特点。根据2003年香港统计处的统计数字显示,香港680多万人口中,18至60岁从未结过婚的女性,高达65.34万人,另有18至60岁无配偶(未婚生育)、离婚或配偶过世而与子女同住的单身女性(香港称此类女性为单亲女性)4.98万人,合共7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10.2%,而北…  相似文献   

4.
, 《科学大观园》2013,(15):50-51
近年来,单身人群在中国日益壮大。单身现象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更为突出,其中单身女性远远超过男性。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男女不愿意步入婚姻殿堂呢?我们一起来揭开女人不结婚的私心:一、以事业为重其实,每个人都愿意重视这一点,都希望自己的对象能成为栋梁之材,在工作、事业上出人头地,但由于各种  相似文献   

5.
正对于想要冻卵的中国女性来说,比经济因素更难克服的是政策和法律的规定。我国一直对"冻卵"技术采取相当审慎的态度。全国首例因"冷冻卵子"而引发的一般人格权纠纷,年前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公开庭审,这起"纠纷"的由头,是原告徐枣枣(化名)因单身身份,被医院告知,其没有冻卵资格。徐枣枣诉讼中强调:"我的诉求很简单,就是要医院给我冻卵,应该把单身女性生育权还给我们。"单身女性对"冻卵"的需求,归根到底是生育焦虑的一种表现。由于男女生殖系统存在显著差异,男性  相似文献   

6.
正四十年间,亚洲一些国家地区30~34岁女性中未婚单身的比例正在上升,像中国台湾地区从1970年的2%升至近40%;韩国从1%增加到接近30%。中国大陆这项数据没有那么惊人,大约从1%升至5%。或许,中国社会也可能面临30~34岁女性未婚单身现象急剧上升的时期。这种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的单身主义现象合理吗?其实,没什么不合理的。如果把婚姻视为一种权利,而权利意味着可以选择,也可以不选择,不选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06,(19):48-49
联合国卫生组织的2005年度调查:在近10年的时间里,全世界单身人数增长了3倍:全人类1/3的家庭只有一个人,巴黎一个人的家庭更是达到了半数。从这一调查情况来看,在25岁以上的人中,全球单身人数为12.5亿。另据中国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的女性消费者有4.8亿之多,其中有21%是单身女子。数以亿计的单身女性群体正迅速成为中国都市生活中的新一族。她们的年龄约在20至45岁之间,她们给人的感觉是喜欢自由,不愿承担责任,拒绝妥协和认真考虑自己的选择;甚至表现出具有人性传染性和影响夫妻世界的趋势。“前单身女”的夜生活紊乱症患心病指数:…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0,(5):48-49
现在单身的男女越来越多,有自愿单身的,也有因为环境导致单身的男女,有社会学家表示,广东、北京、上海和武汉等省市,已同步卷起第四次单身潮。一组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目前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单身男女已经冲破百万。而在1990年,北京30岁至50岁单身人数约为10万人。有关专家指出.中国第三次单身潮正在来临。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14,(15):51-51
<正>日前,复旦大学社会工作专业高文红等7名女研究生,针对本校30名女研究生展开婚姻安全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3人已婚,6人恋爱,21人单身。女研究生们普遍对未来婚姻生活缺乏安全感。按说,高学历是人生不可多得的恩赐,对女性而言更是锦上添花。然而,现实并非人们想象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18岁以上的非婚人口达2.49亿",这个惊人的数字出现在《2012—2013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的结果中。"单身"已不再是个人问题,它成为全社会都不能忽视的话题。第四次单身潮来袭由于相亲节目火爆荧屏,2010年曾被誉为"相亲年"。如今几年过去,相亲节目依然收视喜人,相亲网站、红娘公司依旧业务不断。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陈亚亚称"中国第四次单身潮已经来袭国家人口计生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15,(3):50-51
<正>明明是吻了N只青蛙,但白马王子还是迟迟不肯出现,有时,不是桃花开错了地方,或许是和自己从事的职业有关,总是难以遇到一个"对的人"。"失恋机率"最高的职业Top 10,一起来看看你所从事的职业是否也在其中。TOP1咨询公司单身原因:在飞机上的日子比地面上多,今天不知道明天在哪里。旅行箱永远处在备战状态。TOP2会计事务所单身原因:女多男少,超时工作是家常便饭。TOP3公关、广告公司单身原因:认识很多人,但很  相似文献   

12.
"我国18岁以上的非婚人口达2.49亿",这个惊人的数字出现在《2012-2013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的结果中."单身"已不再是个人问题,它成为全社会都不能忽视的话题. 第四次单身潮来袭 由于相亲节目火爆荧屏,2010年曾被誉为"相亲年".如今几年过去,相亲节目依然收视喜人,相亲网站、红娘公司依旧业务不断.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陈亚亚称"中国第四次单身潮已经来袭".国家人口计生委培训交流中心与某网站联合发布的调查也显示,我国18岁以上非婚人口达到了惊人的2.49亿.  相似文献   

13.
正研究人员表示,伴侣间会相互督促彼此的健康习惯,留意对方的健康状况并且给予对方重要的社会支持。一项新研究显示,结婚可以降低罹患痴呆的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单身或丧偶者更有可能痴呆。据此,专家称社交水平可以解释这一结论。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对15项关于痴呆和婚姻状况的研究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囊括了来自欧洲、北美、南美和亚洲的超过80万人。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Neurology,Neurosurgery,and Psychiatry,研究结果显示,与婚内人士相比,终身单身的人患痴呆的  相似文献   

14.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结婚对男性的健康有益,那些结了婚的男性在一段时间内死亡的可能性要低于单身男性。英国沃里克大学经济学系的研究人员对英国家庭调查与英国退休人员调查中  相似文献   

15.
日常生活中,有抑郁倾向的女性占一定比例。当她的眉头紧锁,用敏感的眼神和敏感的心灵去揣摸别人的一言一行时,自然伤害到的首先是她们自己。而“伤害”她们的人却常常一头雾水地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一位音乐系毕业后已婚的女孩A,内向而又抑郁,凡事往坏处想的时候多,常常是自找苦恼,自己给自己增加心理压力。一位大他们夫妇很多的单身女孩B常去A家玩,与A的丈夫聊得很投机,每次聊完后,如果晚了,A还会主动让她老公送B。一年后,A夫妇俩来到B女士家里坐客,吃完饭后,A让她老公先走一步。之后便向B讲了一堆令B缓不过劲儿来的话:“你是不是爱上…  相似文献   

16.
零存整取法单身青年一切吃穿用度皆要自己操持:一日三餐、基本日用品、骑个自行车、坐趟公交车、一本令人心动的小说、一场赏心悦目的电影、一件价廉物美的衣服……钱款进钱包的频率相当高。因此,一个月下来,你会发现你的钱包里多了许多零钱(人民币5元以下)。此时你可将其悉数取出,专门放置一处,以后如法炮制,日日坚持,一日、一季或半年上银行换成整钱结算一次。此时平常不善存钱的你,便会惊喜地发现,每日取出存放的、无足轻重的零钱,已汇聚成一笔可观的数目。忍者神龟法如今不少单身青年注重时尚,追求品牌,购买名牌物品劲头十足;但狂热拥戴…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年初,英国发生了一起离奇命案,一名单身男子被发现溺死在家中的衣橱中达一个星期之久。时至年末,由于各方对他的死因存在争议,竟无法结案。尸体泡在水中一星期死者是51岁的罗纳德·麦克拉吉什。他生前患有严重  相似文献   

18.
彭小娜,女,32岁,北京人,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翻译工作至今。2004年12月23日,彭小娜打电话告诉我,她在“本年度的最后一次相亲失败了”。这是作为单身女子的她在29岁那年决定接受“介绍对象”这种方式以来的第21次相亲。认识彭小娜就是在她29岁生日那天。那天她也是打电话给我。她说,咱们不认识,我是你的读者,今天我29岁了,我还是单身,我想女人到了这个年龄必须接受现实想办法把自己嫁出去,我决定从今天开始接受所有的媒人,我给你打电话是想有一个人能见证一下这个过程,我觉得你肯定能理解我。当时我就被她的语气中那种无可奈何和无所谓吸引了…  相似文献   

19.
想结婚,不想单身在许多人看来,博士、硕士之所以有不少人成了大龄青年,多半是因为择偶条件太高,挑三拣四地便耽误了人生大事。调查发现,其实他们并不想过单身生活,88%的人愿意结婚,96%的人认为婚姻在人的一生中很重要。尤其是女研究生,有高达99.8%的人不愿意独身。可是,大多数受访  相似文献   

20.
青春不言悔     
1996年11月26日,当我主动辞职,办完所有的手续,回到那间陪伴我度过了800多个日日夜夜的单身宿舍时,我禁不住泪流满面——这个曾经花费我沉重代价才找到的“稳定工作单位”就此远去了吗?走出房门,爬上那个可以俯视全厂的熟悉山岗,我百感交集。想想自己大学分配时,全厂上下车水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