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节前,又有50名出生在协和医院的老人回到协和医院进行体检。他们成为节前为求解医学“哥德巴赫猜想”而进行体检的最后一批老人。至此,当年在协和医院出生的婴儿已经找到900人。该研究项目负责人张振馨教授表示,按此进度,医学界“哥德巴赫猜想”———“胎儿宫内发育状况和老年后的一些慢性病有关联”———将在2005年被协和医院破解。医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母亲怀孕状况是否影响婴儿一生健康”一直是医学上的一个未解之谜。这一猜想是由世界著名遗传学家马丁(Martyn)提出的。他认为,胎儿在子宫里发育的状况与其老年后的一些慢性病…  相似文献   

2.
[一] 1901年4月20日,梁思成出生在日本.他的父亲是梁启超.那一年是梁启超因为"戊戌政变"流亡日本的第三年. 虽然身在日本,梁启超每天都会给孩子们讲中国的历史故事,给他们读古典书籍.梁思成从小聪明敏感,非常听话,他很喜欢读书.那时候,他家里经常来一位客人,在客厅和梁启超大声争辩,他就是梁启超的老师康有为.梁启超和康有为争论的时候,七八岁的梁思成以为他们在吵架,就认定康有为是个"坏人".  相似文献   

3.
正1.1929年,梁启超病情渐趋恶化,吃药也不见好转。毕业于清华国学研究院的谢国桢与梁启超有师生之谊,当时他推荐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萧龙友为其看病。萧龙友诊治后,对症下药,梁启超服了中药后,开始颇见成效,但不久病情又反复。谢国桢十分关心老师的病情,又去问萧龙友。萧龙友得知梁启超一直没有停止读书治学活动时,对谢国桢说:"令师要病好,不能光靠吃药,同时必须停止工作,包括阅读,否则即是扁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也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公认的一代国学大师。在风云激荡和急遽变迁的近代,梁启超形成了比较独特的传统文化观。研究梁启超的传统文化观,对我们今天重新认识和发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一、戊戌变法时期的热情赞扬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传统儒家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很多人羡慕西学,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大加鞑伐,"吾尝见乎今之  相似文献   

5.
2013年3月10日,全国科技名词委肠内肠外营养第五次名词审定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蒋朱明教授主持。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与研究室主任邬江、中华医学会名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玉森教授、协和医院和北京医院于康等著名医学专家,以及责任编辑邱碧华参加了讨论会。讨论会逐条全面审定了肠内肠外营养名词,各位专家畅所欲言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6.
淼淼 《科学大观园》2021,(20):44-47
梁思永,著名考古学家、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他是我国第一个受过西洋近代考古学正式训练的学者,一生致力于考古事业,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 来自父亲的期待 梁思永是梁启超的次子,可谓身出名门.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梁启超不断鼓励他们发挥个人所长,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早在19世纪中晚期,现代考古学已率先在欧洲诞生,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学术巨匠的梁启超,是最早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介绍到中国的学者之一.1901年,梁启超首倡"新史学",那时他已注意到考古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正在兴起.  相似文献   

7.
2011年12月20日,梁启超最小的儿子,现已87岁高龄的梁思礼在接受采访时说:“是父亲的做人与处事思想对我们晚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08,(2):50-50
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牵头,联合解放军总医院等10家单位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我国耳神经疾病早期干预措施及规范化治疗方案研究”(2004BA720A18—02)课题,经过2年的多中心合作研究,主要参与制定各类诊断标准4个,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诊断标准》、《梅尼埃病诊断依据和疗效评定标准》、《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及《人工耳蜗植人指南》;  相似文献   

9.
正爱国、敬业和自强,是梁启超家族家风的核心,也是梁思礼终生的行为准则。即使在"文革"十年动乱,极"左"思潮泛滥等特殊时期,他依然坚守着对国家、民族的这份责任。梁思礼先生去世后,其女儿梁红写了文章怀念他:父亲与天津有着很深的渊源,天津是他的第二故乡。他身上有着许多明显的天津印记。比如口音,几十年过去了,他仍把"泳"(yong)念成"rong"。天津给他留下许多美好的印象。他对我们说过,童年时代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跟着他父亲梁启超去小白楼"起士林"吃西餐。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天津度过的。  相似文献   

10.
丰育功,出生于山东潍坊市的一户农家,从小目睹农民缺医少药的困苦,从此立志学医,并考进了山东省滨州医学院,毕业后留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工作.1991年人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的显微神经外科专家蒋先惠教授和朱贤立教授,专门学习显微神经外科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由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做学生时我就非常喜欢外科,当时我的老师曾宪九教授常常提到裘教授在腹部外科的成就,特别是开创“实验外科”,所以对裘老仰慕已久。直接和裘老近距离接触是在1982年与协和医院朱豫教授和裘老在长沙会诊。他的和蔼可亲、睿智分析与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对于晚辈意见既重视又启发的态度,使我不但敬佩而且一见如故,他陪我们参观橘子洲,并且风趣地讲解长沙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许多见识、观点都不乏深刻之处,在近代历史上产生过巨大而广泛的影响,他的宗教思想也受到学界的关注。理性与情感的区分梁启超认为"宗教是各个人信仰的对象",他认为只要为某人信仰所寄,便是某人的信仰对象,信仰有两种特征,"第一,信仰是情感的产物,不是理性的产物。第二,信仰是目的,不是手段。只有为信仰牺牲别的,断不肯为别的牺牲信仰。"梁启超认为宗教完全是情感的,"情感这样东西,含有神秘性,想要用  相似文献   

13.
<正>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梁思成是梁启超之子,1912年11岁随父亲回到北京,1915年入清华学堂,1924年留学美国,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和研究院、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建筑和研究建筑历史。1928年,梁思成回国前,曾与林徽因到欧洲各国考察,参观了希腊、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古建筑,亲  相似文献   

14.
相对论变革了人类自近代以来形成的机械论时空观.梁启超汲取其中知识无限性、理论可错性等科学哲学思想,形成以"非唯"为表征的科学文化观,并籍此重新界定认识过程中的心物关系,修正历史现中的因果律和进化论.关切并转译现代科学文化,培育国民科学文化素养,构成梁启超科学文化事业历史意义与现代启示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2006年8月10日,北京协和医院举办了一次病案展览,一大批珍贵的病案走出历史尘封。自1921年至今,协和保存的病案已达240万册。这里有梁启超、孙中山、蒋介石、张学良、宋氏三姐妹等历史名人的病案,也有埃  相似文献   

16.
逻辑内容的开掘构成了20世纪<墨子>义理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实现这一范式转化的第一人当推梁启超.梁启超研究工作的几个方面--历史基础、具体探索、返观与评判,成为20世纪墨家逻辑研究的"胚胎".推进墨家逻辑,乃至整个中国古代逻辑研究的有效途径,在于对梁启超模式的进一步精致化,抑或改弦易辙,运用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言论     
我是农民的儿子,深深理解那些穷困病人看病的难处。作为一名医生,必须学会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国内胃肠外科知名专家、协和医院教授陈道达说。人们在赞叹其医术高超之余,都会提及他常说的一句话"一瓶药几担谷"  相似文献   

18.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这是我国唐朝大诗人李白笔下的武汉.地处华中腹地,江汉平原东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她获得了"九省通衢"的美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就坐落在这座美丽的江滨之城.其前身是始创于1866年(清同治五年)的武汉协和医院,一百五十年来,医院秉承"仁爱济世,协成人和"的院训,承担着为华中医疗服务托底的重任,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和鲜明的办医特色,为保障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一词内涵极其丰富,既有形上层面的科学精神、科学价值,也有形中层面的科学方法、科学知识,还有形下层面的科学结果、技术成就。梁启超侧重于从形上、形中层面阐释科学,重科学精神轻科学结果,明确区分"学"与"术",构成五四期间科学启蒙、思想文化启蒙、现代性启蒙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后期,他高举人文大旗,反对科学一层论,有利于实现科学与人文的交融和谐。晚年梁启超的科学观常受人诟病,被视为科学的反对派,但他仍一如既往地讴歌科学,不惜以自己的生命维护科学权威,在科学史研究、引导子女走科学研究之路方面,践行着自己对科学的信仰,是今人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20.
正1873年,梁启超出生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茶坑村。他是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一生以变法强国为己任,影响了一代甚至几代青年。青年毛泽东崇拜梁任公,受"新民说"的启发而创立"新民学会";胡适自称"受了梁先生无穷的恩惠",思想上"不能不跟他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