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灰色关联方法的目标类型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标类型识别问题,在分析影响目标类别因素的基础上,引入了利用灰色关联理论进行目标类型识别的原理,建立了目标类型识别的模型和方法。实例验证该模型能有效地解决目标类型识别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高超声速目标类型识别问题这一反导作战的重要环节,在分析高超声速目标速度、高度和航迹特性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理论,选取合适的特征指标,建立了高超声速目标类型识别模型,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实例验证,证实了模型的有效性,为高超声速目标类型识别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新的词语相似度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词语关联分布规范化因子,对互信息中目标词和基词的关联度度量方法进行了修正,通过计算目标词和基词的关联度,构造目标词的属性向量,由目标词的属性向量,利用夹角余弦法计算出目标词语相似度。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的词语相似度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词语相似度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词语关联分布规范化因子,对互信息中目标词和基词的关联度度量方法进行了修正,通过计算目标词和基词的关联度,构造目标词的属性向量,由目标词的属性向量,利用夹角余弦法计算出目标词语相似度.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方案属性值为区间直觉模糊数,且属性权重信息完全未知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的区间直觉模糊熵和灰色关联分析的决策方法。为全面考虑各评价属性权重信息完全未知的情形,首先,利用改进的区间直觉模糊熵确定属性权重,在有效减少评估信息流失的同时,还能真实反映决策者的意愿;然后,依据灰色关联分析理论推演得到灰色关联度公式,结合属性权重计算各方案分别与正、负理想解的灰色关联度;最后,确定各方案的相对关联度,并依此对各方案进行排序。通过信息系统评估的代表性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灰关联分析与模糊推理相结合的方法,称为GCA-FDM。GCA-FDM主要用于低时间分辨率的战术机动目标之间的关联。选取航天监测信息中相对稳定的目标属性特征作为基本的关联参量,计算目标间的关联度,以此作为目标关联的判决依据。同时,综合考虑当前战场各方面信息,利用模糊推理方法,对灰关联结果进行修正,从而能够得到更好的结果。GCA-FDM对目标样本数量没有太大的要求,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弥补了经典关联算法在低时间分辨率目标关联中的不足。通过一个应用案例详细说明了GCA-FDM算法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7.
针对属性值为犹豫模糊元的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多属性决策方法.首先,依据犹豫模糊的交叉熵得到属性模糊熵矩阵,从而确定属性的权重,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决策属性间的相互关联度进行分析,得到属性间的灰色关联矩阵;采用最小关联度原则将矩阵标准化,得到有效的无关联矩阵,然后对属性权重进行调整,得到更合理的属性权重分配;最后,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得到各方案与理想方案的关联度,与权重相乘得到方案的排序,并通过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灰色关联分析在运动员竞技能力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多级估量测量表”,“竞技心理能力量表”和灰色关联分析数学方法,揭示了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与运动成绩变化的制约关系。研究表明,竞技能力具有鲜明的专项特点,竞技能力诸要素的影响力是以关联度的量值和关联序的位次表征的。通过实例运算,介绍了点关联度,斜关联度,点、斜关联度的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9.
点迹-曲线关联算法的旋转对称群目标分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微多普勒效应分析的弹道目标识别得到了广泛研究,然而传统的微多普勒特征提取技术大都难以解决空间群目标的分辨与识别。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迹-曲线关联算法的空间群目标分辨方法。在以旋转对称群目标为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建立了具有滑动散射特性的目标模型并分析推导了散射点的微动表达式,利用点迹凝聚处理抑制了一维距离像旁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点迹-曲线关联算法分离出混叠的群目标微多普勒曲线,通过各曲线的极值包络特性差异实现了旋转对称群目标分辨。实验仿真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储层含油气性评价的有效方法,将灰色关联分析用于储层含油气性气测解释.气测资料与储层含油气性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通过气测参数之间的相关分析,可以确定相对独立的储层含油气性气测解释参数.选取储层含油气性构造参考序列,把储层对应的气测参数当作比较序列,利用均权灰色关联分析求得不同气测参数与储层含油气性的关联度,进而确定待识别储层与已知含油气性储层加权灰色关联分析模型中不同气测参数的权重.将待识别储层对应的气测参数当作比较序列,利用加权灰色关联理论进行相关分析,得到待识别储层与已知含油气性储层的关联度,建立适当的隶属函数,并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待识别储层的含油气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气测资料均权和加权灰色关联分析储层含油气性模式识别方法对数据量没有太高的要求,且计算方法简单,正判率高.  相似文献   

11.
室内空气品质的灰色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根据灰色关联矩阵提供的丰富信息对室内空气品质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比较分析 ,灰色评价方法计算过程简单方便 ,充分利用了获得的信息 ,结果直观可靠 ,是多因子综合评价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室内空气品质主观评价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关联思想分析了室内污染物影响室内人员主观评价的特点,并计算了室内污染水平与室内空气品质不接受率和室内人员不良症状之间的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吸入尘和菌落是影响主观评价的最主要因素,这为建筑室内环境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提供了关注的重点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急骤增加,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利用灰色系统优势分析的原理及方法,找出“九五“期间影响临汾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临汾市大气环境质量的灰色优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日益恶化,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灰色系统优势分析的原理及方法,分析了“九五”期间景响山西临汾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为SO2浓度,而燃料消耗量对大气中SO2浓度影响最大。针对上术原因,提出了有关改善大气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灰色关联聚类是灰色系统分析的重要研究领域.现有的灰关联聚类方法在处理不同长度序列数据时,通常采用补齐或删除数据方式进行处理,增加了系统的不确定性.在动态时间弯曲距离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灰关联聚类方法,通过计算序列间距离矩阵的最短路径来度量相似程度,最终完成序列的灰关联聚类.该方法无需对序列数据进行人工干预,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处理不同长度数据序列时,聚类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6.
灰色关联分析中分辨系数的选取   总被引:37,自引:6,他引:31  
通过论证灰色关联分析中分辨系数对灰色关联系数的影响,指出了选取分辨系数时应明确的几个结论,将通常见诸于灰色关联分析文献中取分辨系数ρ=0.5改进为ρ=0.05,以提高灰色关联分析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7.
在综合分析网络纵向、横向灰色关联分析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剪枝算法,并将其用于训练高阶神经网络.该算法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比网络各节点输出值序列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用网络纵向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剪枝连接,再用网络横向灰色关联分析确定相应的并枝连接,实现网络结构的动态修剪.训练后的高阶神经网络具有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和较好的泛化能力.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合理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一类灰色区间聚类决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灰色决策分析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经典灰色聚类决策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基于理想方案的灰色区间聚类方法及其相关概念,建立了灰色区间关联系数公式和灰色区间相对关联系数公式.运用分析技巧,构建了灰色区间聚类决策算法.灰色区间关联系数公式是经典灰色关联系数公式的推广,而灰色区间聚类决策是经典灰色聚类决策方法的拓展.实例说明了所提出的灰色聚类决策方法的合理性及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目标多航迹数据动态灰色关联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雷达组网中,由于多传感器的使用,以及存在各种干扰和欺骗,使得空中目标的状态参数比较复杂的问题,采用灰色关联度和动态灰色GM(1,1)模型对量测数据进行处理。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不仅减弱环境和目标机动对状态参数的影响,而且所涉及的参数及数据计算量也减少许多,从而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  相似文献   

20.
传统灰关联度量对于长度不同的序列采用删除较长序列数据?均值?GM(1,1)模型预测等方法进行补齐,导致不确定性信息增加,造成不必要的信息损失? 将动态时间弯曲思想引入灰关联度量中,提出一种自适应序列长度的灰关联度?该方法无需补齐序列数据,利用序列间距离矩阵的最短路径作为相似判 定依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相应的灰关联度量方法,有效解决了序列数据长度不一致问题?为了证明方法的有效性,将其应用于分类算法设计中,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