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合成氨生产中,从造气工段制得的半水煤气经脱硫后的主要成分是H2、CO、N2、CO2等气体.为了制得合格的合成原料气,需要将CO变换为H2.CO+H2O→ H2+CO2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气敏性能,以氧化石墨、钛酸四丁酯为主要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与Ti O2复合材料并研究其乙醇气体敏感性能。以钛酸四丁酯及氧化石墨烯为原料,在水性体系中合成Ti O2质量分数不同的GO/Ti O2复合材料,进行XRD和SEM表征及气敏性能测试,讨论了温度、Ti O2质量分数、乙醇浓度等因素对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工作温度为250℃时,GO/Ti O2(Ti O2质量分数为10%)具有乙醇最佳的气敏响应,显示了良好的气体敏感性,可以用于检测乙醇的气体浓度。  相似文献   

3.
硝铵广泛用作肥料及工业用和军用炸药,用煤炭转化生产硝铵的方法工艺成熟、易行。文章论述了以煤炭为原料转化为气体或液体,再用于合成硝铵的原料气(氨)主要程序。其主要工艺包括煤炭转化、原料气净化处理、气体精制和氨合成四个方面。开发煤炭资源,延伸煤炭产业链,不仅可以提高现有资源利用效率,更能促进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是温室效应大气对流层中的某些有害气体,如CO2、CH4、O3、N2O和CFC等的增加,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上述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太阳光辐射透过大气层,很少一部分被吸收,大部分到达地面。而地表又以红外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被大气中的CO2等温室气体所吸收,从而阻止了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完善对电弧炉炉气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本文分别对电弧炉炉气中CO、CO2、O2和N2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电弧炉供氧流量、电弧炉熔池碳含量对电弧炉炉气成分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炉气中CO在有大量CO2气体存在下开始出现,并随着C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O2与CO2、N2含量呈线性关系;O2与CO与呈指数关系;随着供氧流量的提高,炉气中CO和CO2的含量逐上升,O2和N2的含量降低,氧气的利用率提高;当钢水中碳质量分数为1.3%左右时,炉气中CO、CO2含量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6.
OTC-Ⅰ型开顶式气室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模拟CO2、O3质量浓度升高的环境条件,OTC-Ⅰ型优化开顶式气室设计实现计算机自动控制气室内的气体质量浓度,其它环境条件接近自然状态,气室内空间适合木本植物生长.对气室性能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高质量浓度CO2处理(700μmol/mol)的变异量≤4%,高质量浓度O3处理(80mmol/mol)的变异量≤9%,说明处理气室内CO2与O3质量浓度比较稳定,各重复气室之间控制气体质量浓度无显著差异.本套系统可用于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所得数据相对可靠,是模拟气体环境的较好装置,适用于长期的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Fe2O3粉为原料,分别配加SiO2,CaO及MgO制备氧化球团,系统研究了H2和CO两种还原气氛及不同脉石成分对氧化球团还原膨胀的影响,并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还原气氛中H2含量的增加,有利于降低球团的还原膨胀率,还原后球团晶体结构完整,品质较好;Fe2O3球团中配加少量CaO,有利于焙烧时产生少量液相而改善球团的冶金性能,但CaO含量不宜过大;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适当控制球团矿品位,含有少量SiO2等脉石杂质,有利于焙烧时产生渣相连接,提高球团的强度,降低还原膨胀率;球团中添加MgO有利于形成稳定的晶体结构,从而改善球团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COF)材料是一类具有大比表面积、低密度的多孔材料,在温室气体捕集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采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了COF-102等框架材料对CO2-CH4混合气的吸附分离.模拟过程中,选择了4种常见的CO2电荷模型:(1)C(0.70 e)、O(-0.3...  相似文献   

9.
工业硅中杂质相成分及比例直接影响有机硅单体合成的活性与选择性. 因此,研究杂质相与杂质含量的对应关系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对精炼前和精炼后工业硅中夹杂物微观结构及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 由于精炼前工业硅的Ca和Al含量较高,其杂质相主要以Si2Al2Ca、Si-Al-Ca和Si8Al6Fe4Ca等为主;而精炼后Fe为主要元素,故其析出相主要包括FeSi2(Al)、FeSi2Ti和Si8Al6Fe4Ca等. 此外,本文通过Image Pro Plus进行统计,得到精炼前硅中Si2Al2Ca和Si8Al6Fe4Ca相分别占夹杂物成分的48%和30%,而精炼后硅中FeSi2(Al)相占比68%,唯一含Ca相(Si8Al6Fe4Ca)仅占夹杂物含量的7%. 本文将精炼前和精炼后的工业硅中杂质相成分及比例进行比较,意为寻找硅中杂质含量对杂质相的影响规律,以制备最佳的下游有机硅用工业硅原料.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制氢装置中变气进行脱碳处理,再对脱碳后的CO2气体进行脱杂质精制,然后采用加压深冷工艺,制取高纯度食品级CO2,应用于加工制造业和食品工业,减少CO2排放量。  相似文献   

11.
乙烯丁烯中微量含氧化合物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石油化学加工中,原料气中含氧化合物的含量有严格的规定。含氧化合物的存在,可使催化剂中毒失活。本文用气相色谱法,以高分子多孔微球为固定相对乙烯原料气中的微量二甲醚、甲醇;丁烯原料气中的微量甲醇、甲基叔丁基醚进行测定。同时,还考察了Porapak系列在这几种微量杂质测定中的选择特性。  相似文献   

12.
以InCl3·4H2O为源物质,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的In2O3及其掺杂Ti(Ⅳ)、Cr(Ⅵ)和Mo(Ⅵ)的粉体,并进行了热分析、多晶粉末衍射等表征.作为一种氨敏传感器,离子掺杂明显增强了传感器对另外2种还原性气体H2和CO的选择性.其传感器的敏感机理可能是由于材料对不同气体分子的吸附和活化造成的,掺杂减少了材料表面与H2和CO发生反应的活性位,从而提高了此类材料对氨气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验室建立的小型实验炉,进行集束射流加热金属冷料的热态模拟实验,分析了集束射流火焰在不同冶炼阶段的成分变化.实验研究表明:集束射流火焰形态呈现多样性特点,燃烧产物成分不断变化.在金属冷料的存在作用下,少量CO2气体产生,O2增加,CO下降;熔化期中,O2逐渐升高,CO逐渐降低,CO2体积分数一直保持在1%~2%;脱碳期与熔化期相比,O2下降,而CO上升,CO2稍有增加;脱碳期中,钢水中C含量逐渐降低,CO2和O2有所增加,而CO含量剧烈降低.集束射流火焰燃烧产物中,各成分之间关系密切,CO的含量随着O2含量的升高而降低.在熔化期中,CO气体含量随着CO2气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脱碳期,CO气体含量随着CO2气体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浸渍法制备各种催化剂,用WFSM-3060高压反应装置及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程序升温脱附(H2-TPD,NH3-TPD)和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技术表征,对催化剂活性进行了评价。液体产物用傅里叶-红外(FT-IR)、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SF-3微量水分分析仪进行分析;气体产物通过气相色谱(GC)在线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0VNi-10Ce有很好的热稳定性,有3个吸附中心和3个酸中心。液体产物大多是C18以下的碳氢化合物。由GC和SF-3试验结果可知:脱羰反应和脱羧反应(CO2)是同时进行的,脱羧反应是催化裂化的主反应。植物油中的氧主要是通过CO2和CO形式脱除,少量的氧以H2O的形式去除。  相似文献   

15.
运用G ibbs自由能最小方法,研究了重整反应器的操作参数(温度、压力、反应气配比等)对CO2重整反应中CH4转化率和产物分布的影响,以及甲烷氧化反应与CO2重整反应间的能量耦合.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压力P不变(P=101.325 kPa),随温度升高CH4和CO2转化率增大,在900 K左右产生的H2O(g)的量达到极大值,在1 200 K以上CH4转化率接近100%;反应温度T不变(T=973 K),随压力升高CH4和CO2转化率降低,H2O(g)的选择性略微增加;T=973 K,P=101.325 kPa,原料气中nCH4/nCO2(摩尔比)从0.65增加到2.0时,CH4转化率从85%降到45%,nH2/nCO(摩尔比)从0.77增加到0.95;反应器中加入适量O2,可以提供CO2重整反应所需的能量,同时可调节产物中CO与H2的摩尔比.  相似文献   

16.
硝酸生产在国民經济各部门中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由于硝酸成本在頗大程度上决定于氨的耗量,因此,在硝酸生产中,通过氨接触氧化率的測定,了解氨接触氧化炉中的操作情况,并据此进行生产条件的控制,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氨接触氧化率的测定,是根据原料气中氨的含率及反应后的气体中一氧化氮的含率,来进行計算的。原料气中含氨率的测定方法比較简单。氨接触氧化后的气体中,因含有水汽、一氧化氮及没利用完的氧,这些气体在温度降低时进行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并进一步生成硝酸,这就給气体成份的分析带来了困难。  相似文献   

17.
作萤光粉用的氧化钇和氧化铕要求测定铜、铅、铁、镍等杂质的含量。我们曾建立了利用微量萃取和微量取样技术相结合测定高纯稀土氧化物中铜、铅、铁、镍的方法,但因作为制备高纯氧化物的原料或其它粗产品中杂质含量较高,需要建立适合于分析这类样品的简单、快速的分析方法。本文研究了用微量取样技术从少量稀土溶液中直接连续测定铜、铅、铁、镍的方法。此法的优点是:1,取样量少。这对于某些难得的贵重稀土(如铕)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2.由于取样少,溶解样品所需的试剂少,溶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由于汞会与荧光灯灯管中的杂质气体及玻璃中的金属成分(主要是钠)反应,而被大量消耗,导致荧光灯使用寿命缩短.传统工艺中,主要在涂膜和排气两个关键工序中来解决这两个方面的影响. 二、排气工艺改造 1.传统排气机的工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排气工艺包括洗气、充工作气体两个过程.  相似文献   

19.
信息动态     
采用浸渍法制备各种催化剂,用WFSM-3060高压反应装置及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程序升温脱附(H2-TPD,NH3-TPD)和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技术表征,对催化剂活性进行了评价.液体产物用傅里叶-红外(FT-IR)、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SF-3微量水分分析仪进行分析;气体产物通过气相色谱(GC)在线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0VNi-10Ce有很好的热稳定性,有3个吸附中心和3个酸中心.液体产物大多是C18以下的碳氢化合物.由GC和SF-3试验结果可知:脱羰反应和脱羧反应(一CO2)是同时进行的,脱羧反应是催化裂化的主反应.植物油中的氧主要是通过CO2和CO形式脱除,少量的氧以H2O的形式去除.  相似文献   

20.
前言镍是制造各种合金钢和催化剂的重要材料。生产电解镍的主要工序是氯化镍溶液的净化,过去多采用化学沉淀法去除其中的Zn~( )、Fe~( )、Cu~( )、Pb~( )等杂质金属离子,工艺较复杂,原料消耗多,金属收率低,劳动强度大,且常难达到生产“O”~#电解镍对杂质金属离子净化指标的要求。离子交换法是除去少量杂质金属离子的有效方法,它在有色金属冶炼中的应用已形成一门新技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有的单位开始采用“717”和“330”阴离子交换树脂分别去除氯化镍溶液中的Zn~( )和Pb~( ),已取得显著效果,但净化工艺还不够完善。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大好形势鼓午下,福州冶炼厂、四川晨光化工研究院和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组成厂、院、校“三结合”试验组,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必须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