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科学家从一根大腿骨里获得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DNA,这个大约40万年前的大腿骨属于古人类或者是早期人类,即海德堡人,这一发现为人类进化史提供了一块至关重要的拼图。借助现代科技重新得到并给这些高度降解的远古DNA排序,科学家仅用2克骨粉,就能重建几乎完整的线粒体(mt)基因组。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是一项意外发现,因为早期古人类看起来有点像尼安德特人,科学家曾认为二者的线粒体DNA来自于一个共  相似文献   

2.
尼安德特人是现代欧洲人祖先的近亲,从20万年前开始,他们统治着整个欧洲和亚洲西部,但在2.8万年前这个古人类却消失了.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在探讨尼安德特人消失的原因.新理论认为,导致尼安德特人消失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气候突然变化;现代人的祖先在某些生物特征上全面优于尼安德特人,逐步取代了他们.  相似文献   

3.
杨宁 《科学大观园》2010,(14):54-55
尼安德特人是现代欧洲人祖先的近亲,从20万年前开始,他们统治着整个欧洲和亚洲西部,但在2.8万年前这个古人类却消失了。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在探讨尼安德特人消失的原因。新理论认为,导致尼安德特人消失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气候突然变化;现代人的祖先在某些生物特征上全面优于尼安德特人,逐步取代了他们。  相似文献   

4.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14,(19):26-27
<正>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中国境内的一具原始人遗骸虽然被认为不属于尼安德特人,但其内耳很像这支已灭绝的最近的亲戚。这一新发现可能是尼安德特人与中国境内其他原始人通婚的证据,但研究人员说,人类进化可能比通常认为的更复杂,因此这一新发现意味着什么尚不清楚。虽然现代人是人类族谱中唯一生存下来的成员,但有很多其他谱系的人曾与现代人的祖先生活在一起。这些所谓的原始人包括人类已灭绝的最近亲戚尼安德特人,  相似文献   

5.
2005年被汤姆森科学信息研究所定为“庆祝之年”,原因之一是ISI的“世纪科学”项目完成并加入Web ofScience,ISI收录的科学文献数据因此回溯到了1900年。ISI出版的《庆祝之年》专刊列举了20世纪的突破性科学成就,克隆领域的突破中包括:中国科学家在1981年培育出第一条克隆鱼——鲫;1996年,第一只用成年羊细胞的DNA克隆的“多利”羊诞生;韩国科学家黄禹锡等在2003年培育出第一个人类克隆胚胎,并提取出干细胞——当时黄禹锡伪造论文的丑闻还未揭发出来——编者注。对培育出第一条克隆鱼的中国科学家来说,这一认可实在是太晚了。其实,早…  相似文献   

6.
日本科学家日前称,他们最近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克隆实验,使得一只死亡并冷冻长达16年的老鼠“复活”。这是科学家们首次成功克隆长时间存放的冷冻动物,这一技术未来将有望使得猛犸象和剑齿虎等早已灭绝的动物重新复活。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01,(11):23
中山医科大学陈系古教授等人在国际上率先使用被丢弃的人体皮肤细胞与家兔卵母细胞结合,成功克隆出100多个人类胚胎,这些胚胎可以用作治疗性克隆研究,获取人类胚胎干细胞.人类胚胎干细胞可在体外诱导分化,克隆出人体全身所有的200多种组织和器官、但这一在治疗性克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成果公布后,立刻遭到一些人的质疑.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的4位专家联合致电<文汇报>,认为该成果亵渎了人类尊严,是对生命伦理的"突袭".  相似文献   

8.
“应该承认,在SARS面前,我们中国科学家整体打了败仗。”这是杨焕明针对SARS研究第一个时期,杨焕明几乎逢人便讲,逢会必说的一句话。面对前来视察工作的胡锦涛总书记他这样说,在中国科学院“紧急行动计划”的启动会议上他这样说,在接受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所长的任命时他还是这样说。 2003年5月1日,美国《科学》杂志网站刊登了两篇SARS病毒基因组序列的研究论文,一篇以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科学家为主,并有美国、荷兰和德国科学家参与完成;另一篇则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研究署基因组科学研究中心为主完成。  相似文献   

9.
“克隆人”相继“出世”世界上首个克隆婴儿“夏娃”还未验明正身,“克隆人二号”便接踵而至。美国时间1月4日,邪教组织雷尔教派成员、“克隆援助”公司总裁、法国女科学家布里吉特·布瓦瑟利耶对法新社说,第二个克隆宝宝已经降临人间,她的“父母”是一对荷兰女同性恋者。据雷尔教派下属的“克隆援助”公司发言人加利透露,“克隆人二号”于“当地时间”1月3日晚间诞生,但是她并没有说明这个“当地”究竟是哪里?不过,“当地”是某个北欧国家。加利说:“第二个克隆婴儿已经诞生,这是千真万确的。她的父母拥有荷兰国籍,但宝宝并非在荷兰所生。”  相似文献   

10.
人的自然寿命究竟有多长?这一直是科学家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最近,俄罗斯一位科学家发表研究成果称:人的自然寿命应该是280岁。这一消息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人们也不得不由此想一系列问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之际,一批科学家迅速集结于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HUPO)旗下,启动"人类蛋白质组计划(HPP)"。近20年来,以鉴定和定量复杂体系中基因组编码全套蛋白质为核心的蛋白质组学技术获得了空前发展。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HPP的发展历程和我国在蛋白质组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并简略讨论"蛋白质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用克隆蛙的方法来克隆人情节愈来愈离奇了。勒尔维克说他首先与科学家商量是否克隆能够成功。他得到的答复是一定可以,其理由听起来和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沃森在1971年,以后又为伦理学家维拉德盖林在1972年说过的一样。简言之,即用克隆蛙的同样方法来克隆人。 17岁女孩生下了克隆婴儿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房山田园洞曾出土一具四万年前男性的骨骼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们和德国合作开发的一种特殊的捕获技术,将混杂在大量微生物DNA中极其微量的古人类的DNA筛选出来,并进行了测序。由此,中国地区古人类的第一个基因组、整个东亚地区最古老的人类基因组诞生。科学家们对这一难得的基因组数据进行了充分研究,并将其与世界  相似文献   

14.
时光荏苒,我们再一次聆听了21世纪里的新年钟声。回首逝去的2003,科学的福祉赐给了人类的每一个成员。继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问世之后,美、日、德、法、英、中等6国科学家和美国塞莱拉公司2月12日联合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这标志着人类在探索自身奥秘过程中又向纵深迈进了一大步。人类基因组蕴涵着人类生、老、病、死的绝大多数遗传信息,破译它将为疾病的诊断、新药物的研制和新疗法的探索带来一场革命;将对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科学家发现全球变暖的地球及其生物的新证据。多项研究报告找到…  相似文献   

15.
<正>当基因片段出现错误,人就会生病。过去,能够无障碍阅读这本“基因书”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但今天的科学家们已经可以运用各种技术,去纠正“书”中出现的错误。每个人的基因组都是独一无二的特殊存在,是“我”之所以是“我”,而不是其他任何人的独特编码。如果将每个人的基因组都看作一本书,书中的篇章词句就是大大小小的基因片段,它们讲述着生命体从出生、生长发育到死亡的所有故事。当基因片段出现错误,人就会生病。过去,能够无障碍阅读这本“基因书”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但今天的科学家们已经可以运用各种技术,去纠正“书”中出现的错误。  相似文献   

16.
作家出书称克隆人已诞生 1978年愚人节的前一天,纽约李平可特出版社匆匆地为一位34岁作家赶印一本不平常的书。在这本书里,戴维·勒尔维克披露他参加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件:他曾帮助一个古怪的百万富翁克隆自己。这本书是一项机密,但新书预告在将近一个月  相似文献   

17.
近期美国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的科学家们成功的从实验室培养的人体胚胎中提取了干细胞。这是一项重要的进展。这一突破将有望让科学家们得以利用干细胞技术治疗一系列的困难疾病,包括阿兹海默症和多发性硬化症。2013年5月15日,该研究小组在美国科学期刊《细胞》网络版上发表文章,宣布已使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向女性提供的卵细胞内植入他人皮肤细胞的细胞核,首次成功制作了能够分化成各种组织的胚胎干细胞(ES细胞)。该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表示:"比起iPS细胞来,克隆ES细胞也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已经过去了,却依然让人难忘。突破性的科学发现振奋人心,中国科学家们也毫不逊色,在世界科技舞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中国印记,惊艳了世界。中国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时速600公里的国产高速磁浮列车即将"起飞",被誉为"新世界第七大奇迹"之首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门迎客……回顾2019年,紧盯国际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欧美科学家共同成功绘制水稻基因组图为全世界带来了巨大希望,正如许多著名人物所评论的那样,这一里程碑式的科学成果有可能解决全球的饥饿和粮食安全问题。无论水稻基因组的绘制能否最终使人类摆脱饥饿,也许我们对科学都需要辨别两种态度:可以寄科学以厚望,但不可迷信。因为,对科学的迷信很容易造成对科学的敌意。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有的人会得乙肝,有的人不会?为什么目前乙肝很难治愈?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澳大利亚科学家帕特的答案是:关键是缺乏免疫诱导素!这一生命科学的重大发现,揭开了乙肝为何久治不愈这一困扰了人类几百年的谜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