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农业跨越式发展战略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农业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认为要实现西藏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必须从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入手。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目标贯穿始终。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分析了当前西藏实现持续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许多新问题和新的挑战。提出了从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入手。以农牧区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为主体,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永续利用为基础。以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保障;通过思路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实现西藏农业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内生性过程和战略方向,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随着前沿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深度融合,我国智慧农业创新实践正蓄势待发,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尽管目前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以及智慧农业技术创新服务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我国智慧农业创新实践依然面临整体发展基础不完善、创新实践同质化、体制机制不完善、以及农业数据利用低效和效益精英俘获等现实挑战和主要问题。我国应持续加强智慧农业创新实践的基础设施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因地制宜创建区域智慧农业创新服务体系,构建多元创新主体协同合作的智慧农业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业数据管理和治理体系、提升小农户共享智慧农业“红利”能力,以充分释放智慧农业创新的巨大潜能,让智慧农业真正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3.
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为我省科技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特别要以提升农业科技的支撑和引领能力为核心,逐步解决制约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发展的技术瓶颈,同时加大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应用、推广和示范,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信息化,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对农民开展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培养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技支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驱动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没有农业的工业化,也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坚持走农业工业化道路就是要跳出“城市抓工业”、“农村抓农业”的思维定势.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用工业化手段经营农业,用工业化理念管理农业,坚持走“以农兴工、以工带农、多轮齐转、全面驱动”的农村经济发展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农业,根本在科技和人才。农林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成为农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源泉.更应主动融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努力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建校以来,就把服务旱区农业发展作为办学宗旨.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学校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一、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发挥着支撑作用 农业科技创新是指农业技术与农业经济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过程,本质是以新的农业技术为手段,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它既包含着农业新技术的研究、获取与掌握,又包含着农业新技术的扩散、转移和渗透,还包含着农产品市场的开拓、售后服务以及改进创新。同时,农业科技创新也是由一系列公共机构和涉农企业组成的系统或网络。  相似文献   

8.
春山 《杭州科技》2001,22(4):16-17
2001年全国农业科技工作大会提出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力争10~15年内,大幅度解决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技术问题。根据国家、省和杭州市"十五"发展的战略部署,杭州市确立"十五"农村科技工作的基本思路为:坚持一个主题、实现四个调整、强调五个结合、实施六大工程。(一)坚持一个主题即以加强科技创新,推进杭州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主题。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结构调整与产业优化升级成为主要任务,而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是依靠科技…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三大粮食功能区2011—2020年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农业科技创新量化指标体系,测算农业科技创新及粮食生产碳排放量水平,并以动态面板模型检验了农业科技创新对粮食生产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及影响路径。研究表明:2011—2020年三大粮食功能区的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粮食生产碳排放量有所下降,组间异质性明显;农业科技创新对粮食生产碳排放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一作用在粮食主销区更加显著;技术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在农业科技创新减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继续以农业科技创新实现粮食生产中的碳减排,重视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及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并根据三大粮食功能区的异质性制定减碳相应政策,实现粮食产业绿色升级转型。  相似文献   

10.
邢台对接中原经济区的优先方向应是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实现途径是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应以着力推进规模经营为主要思路,优先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化农业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将专业大户作为创新农业经营组织的战略选择,依靠优先农业实现绿色崛起。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建设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对农业问题的理性思考包括农业在我国所处地位浓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提、任务和方向。毛泽东认为农业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中国的工业化离不开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围绕发展农业,毛泽东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例如:按农轻重次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发展农村商品经济,进行农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科技推广,实现农村工业化,增加农村和农民收入,使农民脱贫致富等等。这些真知灼见,对于我国今天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由于确立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而引发了两次革命性进展。其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农业一个“破题”、 “两个飞跃” 的论断,指出了科技和教育对农业的破题以及实现第二个飞跃的根本关系。现在我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可望通过全面启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争取2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再次更大的飞跃。这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世界性新的农业革命正在兴起,对我国是新世纪的挑战和机遇。本文解读世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趋势的同时,着重阐述了我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和再次振兴农村经济的特点、紧迫性、可能性和理论基础,认为只有依靠科技,实施新的产业科技革命,才能跟上世界发展潮流,实现我国农业新的历史性跨越,进而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使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苏州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高效外向农业总体部署,以建设现代农业为契机,坚持创新思路,狠抓措施落实,全市高效外向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到目前,全市高效农业面积134.3万亩,其中高效种植业96.3万亩,高效渔业面积38万亩。截止到2006年底,全市累计引进外资项目770多个,注册外资累计超过36亿美元,吸引内资近百亿元。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技园是农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农业经营机制的重要创新,是农业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平台。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突出地方特色,有效地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在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农  相似文献   

16.
农业问题是中国的根本性问题, 农业现代化是全民族现代化的出路所在。应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综合创新的意义,努力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调研法、历史脉络梳理法及网络访谈等方式,系统梳理巴西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研究发现,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规划与整体设计、强调农业科技创新要服务于产业发展需求、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是巴西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基本特征。目前在精准农业、生物经济、生物控制、生物固氮、转基因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大量成果,推动巴西农业转型发展。借鉴巴西经验,中国可进一步加快区域研究中心与农产品研究所布局与建设、制定“卡脖子”关键技术创新计划、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推广、加快制定全球性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计划等,逐步健全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助力203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农业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以邓小平同志“两个飞跃”理论为指导,“第一个飞跃”是在否定“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的基础上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肯定,“第二个飞跃”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实现“第二个飞跃”,必须要进行制度上的创新;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规模经营,积极促进科技进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毓花 《阿坝科技》1999,(2):27-34,35
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面向市场,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促进家业增产增收的具体实践。要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除生产过程中的无污染管理,产后的增值加工和商品化处理外,其根本前提是要选择优良的品种为基础。偏远山区及民族地区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如果选择与内地和发达地区相同的项目,无论是生产条件、规模和技术条件都难以比拟,其重点应选择具有市场优势的当地名、特、优、稀、缺产品,以良种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目前,全国的广大农村,出现了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为基础,在保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对农业和农村的主导产业,产品,按照产供销,种养加,经科教一体化等组织方式,实行农业的专业化和规模生产,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化组织,因此,在目前的农村的改革中,加快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