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定性定量结合分析法,在外部性理论基础上,构建现阶段耕地外部性价值测算框架,并以重庆市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耕地保护外部性价值主要包括生态服务价值、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价值和社会保障价值,重庆市耕地保护外部性价值为174.27万元/hm2;研究结果认为,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进行耕地保护外部性价值的准确测算,对设立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形成完备的经济补偿机制、强化耕地保护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罗宁 《河南科学》2019,37(5):847-853
耕地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资源.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既要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也要更加注重保护耕地.以郑州、开封、洛阳和新乡4地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域历年耕地质量资料,分析研究区域近10年耕地质量时空演变格局,通过耕地质量变化规律,分析快速城镇化进程对耕地质量变化的影响,探求快速城镇化和耕地资源保护的创新机制.结果表明:耕地数量减少的同时,质量也在下降,城镇化对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变化、就业结构变化和城镇规模的扩张等方面.快速城镇化下的耕地保护必须依托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构建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西昌市农民家庭对耕地保护的认知情况,认为虽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户已经认识到耕地保护的重要性,但并未将自己作为耕地保护的主体,政府耕地保护工作也有待加强。建议通过探索建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和运行机制、将耕地保护绩效纳入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等途径,强化政府土地管理职能,增强农民家庭耕地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4.
高艳梅 《科技信息》2013,(21):42-44
以经济快速发展,耕地保护形式严峻的广东省为例,探讨耕地保护区域经济补偿,并以广州市和茂名市为例进行了区域经济补偿的实证测算,最后探讨了耕地保护区域经济补偿的配套制度建设。研究表明,2008年广州市的耕地赤字为193250.71hm2,而茂名市的耕地盈余为103372.27hm2;广州市对茂名市的耕地保护的价值补偿标准为50.99万元/hm2,广州市与茂名市的耕地面积折算系数为0.859;假设茂名市所有盈余的耕地都拿来填补广州市的耕地赤字,则广州市需要向茂名市支付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共计6136148.84万元,以年租制形式的补偿则为349515.04万元/年。  相似文献   

5.
耕地外部性价值具有生态涵养和社会保障的正外部性效益,耕地的特殊公共产品属性,使耕地外部性价值难以形成一般的市场均衡供需关系,导致耕地外部性价值的供给困境.消除耕地外部性价值供给困境的关键在于构建耕地外部性价值内部化的有效机制,为农民提供外部性价值供给的必要生产条件,切实完善耕地外部性价值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6.
耕地资源非农化及其价值损失评价研究评述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资源是稀缺资源、战略资源,耕地非农化是当前耕地保护最大威胁之一.耕地资源非农化的核心问题是对耕地资源非农化价值理论认知的缺失,对耕地资源非农化微观过程和驱动机理等科学问题缺乏深入、系统研究.对耕地资源非农化过程与机理、耕地资源非农化价值评价及非农化价值损失补偿响应机制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并对当前研究现状进行评价与讨论,从耕地资源非农化系统性框架理论、动态价值评价、内在机制与补偿决策体系等方面对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重庆市1996—2008年的耕地赤字/盈余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核算与分析,认为重庆市耕地生产力供给水平已不能满足其粮食消费需求,粮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耕地保护任务日益艰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重庆市耕地赤字/盈余变化的时空特征,即在时间上呈现出赤字增加和盈余减少的趋势,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提出了抑制重庆市耕地赤字快速增加的对策,探讨了耕地赤字/盈余核算对建立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河南科学》2016,(12):2087-2091
水资源产权不明晰导致农业用水非农化现象严重.又由于生态价值较难计量,对于农业用水非农化生态价值补偿量化与机制研究有缺失.本文借鉴耕地非农化补偿的结果,结合生态超载指数和生态补偿意愿,构建农业用水非农化生态价值补偿量化模型与补偿机制.结论认为,补偿量化应当综合考虑生态承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补偿机制应当包括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受偿对象为农民,补偿费用应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非农用水企业共同承担.  相似文献   

9.
构建河南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鲁冀  朱桂香  樊万选 《河南科学》2009,27(9):1148-1151
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量大面广,如何调整生态损害与保护的关系,加速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建立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分析河南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补偿实施的成效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原则、措施和构建河南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用地景观生态功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农用地景观生态评价科学理念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农用地景观生态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进行综合测算,得到土地利用巨系统中的林地、耕地、草地等六大子系统的景观生态功能指数,并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农用地特殊而优越的景观生态保护功能,提出了合理配置农用地资源,建立农用地转用的景观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重庆市忠县为例,运用力学理论解析了流转耕地用途变化的动力,并构建了流转耕地用途变化的调控系统.研究表明:流转耕地用途变化是在农地流转市场发展、土地利用比较效益、地方政府引导行为等驱动因素,以及耕地保护政策、农地流转管理制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驱动力远远大于制动力作用.因此,在实际流转中应建立耕地保护的共同责任机制,并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遏止地方政府冲动,严格流转农地的用途管制.  相似文献   

12.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耕地保护不仅是数量的保护,更重要是耕地质量的建设.笔者综合分析了1996年来重庆耕地数量减少的事实,结合多年监测数据分析了耕地养分退化现状和酸化趋势.文章就重庆耕地保护管理,从制定法律法规、严保耕地红线、实施科技项目、建立预警机制、提高耕者素质等方面提出建议,旨在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促进重庆农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高度重视耕地资源保护工作,目前粮食安全所需耕地基本得到保证,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土地整治不断完善。未来十年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过程本身仍将占用大量耕地。由于城镇化过程中耕地保护制度存在缺陷,节地机制没有建立,耕地资源保护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滞后,人地关系脱节,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耕地资源的动力机制缺失。建议加大保护力度,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创新保护方式,深化农村土地整治;统筹城乡发展,实行人地挂钩。  相似文献   

14.
 全面准确核算耕地资源利用的生态外部性价值是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基础,对耕地资源的利用不仅会产生正的生态外部性,还会产生负的生态外部性,如水体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等,因此核算耕地资源利用的生态外部性价值时,应充分考虑其生态效益和环境成本。采用单位面积当量因子法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核算了南京市2014年耕地资源利用的生态外部性价值。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南京市耕地资源利用的生态服务价值为55.08亿元;耕地资源利用的环境成本为9.23亿元;生态补偿总价值量为45.85亿元,只占财政收入的2.59%,并不构成财政紧张。对耕地资源利用的生态外部性价值核算旨在正确认识耕地资源利用中的生态效益和环境问题,为制定生态补偿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南水北调水资源供应链,构建政府补偿与市场化补偿相结合的多元生态补偿机制。假定水资源供应链中各成员具有利他偏好,对比分析利他偏好下中央政府实行断面水质补偿机制与水资源保护成本补偿机制的效果。结果表明:调水工程水资源供应链中水质、水价、消费者剩余与水资源分销商的利他偏好水平正相关;中央政府纵向补偿与地方政府横向补偿对水质提升均有促进作用,利他偏好下受水区的效用会随着水质的提升而提升;转移制度契约可缓解市场化补偿机制下供应链各成员决策的双重边际效用,改善水资源分销商“搭便车”行为,促进供应链总效用和消费者福利提高。  相似文献   

16.
流域生态补偿是一种具有经济激励特征的机制,是解决流域上中下游之间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公和发展机会不均的重要方式。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目标需求,提出了鄱阳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设想,以期为协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和流域生态资源的保护提供指导,最终实现鄱阳湖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互惠共赢。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分析西藏生态安全背景的基础上,依据构建生态补偿体系的有关理论,探讨论证了西藏生态保护与补偿体系构建的原则、标准、方法和内容,为实现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和有效开展生态保护与补偿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新疆煤炭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新疆现行的煤炭资源补偿机制及其补偿作用的基础上,调查分析了新疆建立煤炭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和条件,提出从补偿对象、补偿主体、补偿模式、补偿数额量化以及补偿费使用5个基本方面构建煤炭生态补偿机制,并提出适合新疆实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耕地地力等级的划分为有效地保护耕地、耕地合理开发与利用、耕地的流转补偿,以及占用耕地、毁坏耕地的补偿与处罚等提供依据.根据江苏省区域差异性及相关区划,确定其耕作制度及基准作物.运用了土壤组合的概念进行分等单元的划分,以试图在耕地地力等别与自然土体之间建立联系.遵循稳定性、差异性、生产性及主导性等原则,选取了有效土层厚度、表层质地、有机质含量、剖面构型、距障碍层深度、PH、盐渍化程度以及粉粘比等分等因素,运用了Delphi法和HAP法等来确定权重.在查取基准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指数以及气候生产潜力指数的基础上,通过运算,得出江苏省耕地的地力分等结果.  相似文献   

20.
徐州市耕地数量的动态变化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徐州市耕地在1990~2000年11年间动态变化的分析,找出了耕地数量的动态变化的机制和原因,并结合徐州市的现实情况提出了有效保护耕地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