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实验采用非热处理方式加工哈密瓜汁即采用超高压对新鲜哈密瓜汁进行处理。研究超高压处理时不同温度、压力、时间对于哈密瓜汁中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并且结合对其处理前后大肠杆菌超微结构的观察得出超高压处理哈密瓜汁的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2.
以琯溪蜜柚为主要原料,利用响应面法对酶法澄清琯溪蜜柚汁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进行分析,以透光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曲线图和等高线图,并建立了工艺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酶法澄清蜜柚汁工艺的最佳参数为果胶酶浓度200 U/mL、酶解温度49℃、酶解时间40 min;并对结果进行验证,在此条件下,蜜柚汁透光率为97.2%,与预测值97.5%接近.说明,根据Box-Behnken模型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得到的酶法澄清蜜柚汁优化工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对甘蔗多酚氧化酶(PPO)进行提取和部分纯化,研究了PPO的酶学特性.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甘蔗PPO酶促反应米氏常数Km为54.4 mmol/L,米氏方程:V=1250[S]/(54.4+[S]).蔗汁中邻位多酚类物质是甘蔗PPO的最适反应底物.最适反应条件为:pH值6.2,40℃;该酶在pH5.8和温度低于3℃0时较稳定.试验了6种甘蔗PPO抑制剂:单独使用柠檬酸、草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PPO活力抑制效果不明显;70 mg/L亚硫酸氢钠、110 mg/L抗坏血酸、120 mg/L硫代硫酸钠可完全抑制PPO活力.现行甘蔗提汁的浸渗工艺较适合蔗汁酶促褐变反应,应作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研究超高压处理(超高压作用压力和超高压作用时间)对降脂乳化肠滴水损失的改善作用。对不同脂肪质量分数、不同超高压作用压力及不同超高压作用时间的乳化肠进行单因素实验,利用滴水损失的测定方法来评定样品发生的品质变化。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乳化肠脂肪质量分数(15%,20%,25%)、超高压作用压力(150,200,250MPa)和超高压作用时间(5,6,7min)的工艺参数,建立工艺参数与滴水损失的二元回归方程。以超高压作用压力、超高压作用时间和脂肪质量分数为自变量,分别以滴水损失为响应得到的二元回归模型拟合度高,脂肪质量分数、超高压作用压力和超高压作用时间的交互作用对乳化肠的滴水损失影响显著(p<0.05)。新型超高压降脂乳化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高压作用压力198.47MPa,超高压处理时间5.92min,脂肪质量分数20.51%。与未经超高压处理的脂肪质量分数较高的对照组相比,经超高压处理的降脂乳化肠的滴水损失降低了9.71%。研究结果可为低脂肉制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超高压处理对橙汁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推进超高压钝酶技术的工业化进程,以橙汁中的过氧化物酶(POD)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对影响超高压钝酶效果的处理条件(压力、保压时间、pH、温度)进行了考察与评价.在处理温度为室温、保压时间分别为5和20min的条件下,200MPa以下压力范围内POD被激活,其活性随压力的增加出现上升趋势,当压力大于200MPa,随着处理压力增加酶活性下降;压力较高时(500MPa)酶的活性随着保压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而在较低的压力(200MPa),其活性随着保压时间的增加而升高;酶活性随pH的增大先上升后下降;随着温度的上升,酶活性降低.实验结果表明,压力、保压时间、pH值、温度是影响超高压钝酶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哈密瓜汁超高压杀菌的新方法,以新鲜哈密瓜为试验材料,通过形态特征的传统鉴定方法分离得到2株芽胞菌,采用细菌16S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进行PCR并扩增出这2株菌的16SrRNA基因全序列。测定16SrRNA基因序列,将获得的序列用blast软件与Genbank中相关菌株的16SrDNA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菌株均为枯草芽孢杆菌。采用100~500MPa超高压协同35~55℃处理5~20 min进行枯草芽孢杆菌的杀菌实验,结合哈密瓜汁的理化指标和最大程度保持哈密瓜汁原有特殊风味,得出45℃、300MPa、保压15min为杀菌的最优参数,能使哈密瓜汁中的枯草芽孢杆菌降低5.23个对数。  相似文献   

7.
不同烟草品种罹黑胫病后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就黑胫病表现不同抗性的两烟草品种接种黑胫病菌后,对其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接种后抗病品种的PAL、PPO及POD活性水平皆明显高于对照,感病品种的PAL、PPO及POD活性水平也高于对照,但接种后抗病品种的PAL、PPO及POD活性水平前期增加速度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另外,接种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与各自对照相比皆未出现新的酶带,只是几个酶带的强弱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8.
腐烂病菌对不同抗性荷花品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科学》2016,(12):1997-2001
以不同抗病品种的荷花为试材,研究接种腐烂病菌后,荷花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接种腐烂病菌后,抗、感病品种的荷花幼苗POD、PAL、PPO活性均比对照有所提高,其中抗病品种提高程度均强于感病品种,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活性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OD、PAL、PPO活性与品种抗病性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墨西哥红豆杉(Taxus globosa)和短叶红豆杉(Taxus brerifolia)愈伤组织为材料,在愈伤组织生长的不同时期取样分析生物产量、多酚质量分数、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发现墨西哥红豆杉愈伤组织比短叶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快的原因是:多酚质量分数低,POD活性高和PPO活性低.研究表明,通过提高细胞POD活性和降低PPO活性有助于提高红豆杉愈伤组织的生物产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添加抗坏血酸对苹果浊汁中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和多酚氧化酶活性(polyphenoloxidase,PPO)热钝化效果影响以及分析了PME热钝化动力学,结果表明,添加0.1%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Vc)显著提高了苹果浊汁中PME和PP0活性以及热稳定性。95℃加热10min后,PME和PPO活性下降了73.38%和94.10%,PME的热稳定性显著高于PPO。两段式一级反应动力学能较好拟合PME热钝化动力曲线,表明苹果浊汁中PME存在敏感型和稳定型两类同工酶。随着温度升高,敏感型和稳定型同工酶指数递减时间DL和DS值下降,钝化速率常数kL和kS值增大,其活化能EaL和EaS分别为62.57和108.11KJ/mol。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YBCO掺杂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YBCO掺杂的基础知识,总结了YBCO各个位置采用典型元素掺杂而导致的超导电性和结构的变化,阐述了掺杂对YBCO的重要影响,并简介了当前YBCO掺杂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由于有限群的Lagrange定理的逆不成立,因此,n较大时要确定n次交代群An的所有子群或对An阶数的每一个正因数,确定是否存在这个阶数的子群是较困难的问题.文章通过对5-循环置换各次方幂的计算及其研究,构造出了A5的5个12阶子集,并证明了每一个子集都是A5的12阶子群,最后对A5的部分阶的子群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找出诱发高频机组基础不良振动的原因,从基础计算模型方面对基础激励与响应进行了分析,以两个高频机组基础为动测实例,经模态分析得出钢筋混凝土构架式基础竖向1阶振动与电机产生共振;应用功率谱法对动力机组及基础平台进行动测,得出平台异常响应频率66Hz为水泵工作频率,调整机器的工作频率可避开不良振源影响,达到明显的减振效果。由此而知,动力机器基础出现不良振动时,不可盲目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应在机器不同工况比如:停机、起机及正常转速下,对机器及基础进行动测并对振动信号进行比较分析,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减振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前沿分支”的观点研究了圈幂补图的树宽,首先确定了它的树宽下界,又给出了达到此下界的标号,从而得到了它的树宽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