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非水介质中合成出1,8-萘啶氮氧化物与6个3d元素(锰,铁,钴,镍,铜,锌)高氯酸盐的固体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了熔点及溶解性测定.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摩尔电导等测定.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一系列组成为TbxY1-x(BA)3phen(x=0.1~1.0)的固体配合物,并测得了各固体配合物的激发发射光谱,就配合物中金属组成与荧光强度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不发光的Y3+对Tb3+的发光有较强的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铁(Ⅱ)-L-苏糖酸(2,3,4-三羟基丁酸).用pH法在(25.0±0.1)℃,I=0.1mol/L KNO3条件下,测定了Fe(Ⅱ)-L-苏糖酸二元配合物和Fe(Ⅱ)-α-氨基酸-L-苏糖酸三元配合物的生成常数,讨论了Fe(Ⅱ)-L-苏糖酸二元和铁(Ⅱ)-α-氨基酸-L-苏糖酸三元配合物在溶液中的配位方式及配位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用甲醛肟法测定配合物中锰含量的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测定了3种含锰配合物中的锰含量.结果表明,测定波长应为375nm,并非大多数文献报道的420nm.测定时试剂加入顺序很关键,应先加样品,再依次加氨水、甲醛肟、盐酸羟胺和EDTA.在0.1~2.5mg/50mL范围内,溶液的吸光度与锰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9;回收实验表明,回收率在98.2%~102.6%之间.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定配合物吸光度,用计算校正法获得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测定Cu(Ⅱ)-2,2’—联吡啶和Cu(Ⅱ)—1,10—邻菲罗啉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表明该方法可靠可行,并用该方法测定了Nd(Ⅲ)—2,2’—联吡啶和Nd(Ⅲ)—1,10—邻菲罗啉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进而探讨了配合物稳定常数与配合物构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Ca(Ⅱ)与腺苷5'-三磷酸(ATP)和芳香杂环碱A(Phen,Bpy和Trp)形成的三元混配配合物Ca(A)(ATP)n-(n=2或3)的稳定常数(I=0.1,KNO3,25℃).比较了三元混配配合物与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大小,其差值ΔlgKCa要比预期的统计值ΔlgKst来得大.这种三元混配配合物稳定性的增加可归因于π-酸和π-碱之间的合作效应和配体分子间的芳环堆积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pH电位滴定法研究了在乙醇-水介质(φ(乙醇)=30%;I(NaClO4)=0.1 mol/L,t=(25±1) ℃)中Cu(Ⅱ)与杂环碱(2,2′-联吡啶(Bpy)或邻菲咯啉(Phen),配体A)和赖氨酸(Lys,配体B)形成配合物的行为;测定了Cu(Ⅱ)-Lys二元配合物和Cu(Ⅱ)-杂环碱-Lys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三元配合物相对于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用ΔlgKM(ΔlgKM=lgKMAMAB-lgKMMB)表示.结果表明,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较大且ΔlgKM值均大于理论统计值.这可能与Lys分子侧基的推电子效应及三元配合物中存在的πA←M←πB电子效应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对碘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对碘偶氮氯膦(CPA pI)与Cu2+ 的显色反应,在 pH5.0 的 NaAC HAc缓冲介质中形成紫色配合物,在610nm处测定配合物吸光度,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35×104L·mol-1·cm-1.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3μg/mL,线性范围为0.1-2.4μg/mL,用于矿石样品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以HClO4为支持电解质,没食子酸为络合剂,在示波极谱仪上对锗进行了测定.实验确定的最佳测定体系是0.1 mol/LHClO4加5.0×10-4mol/L没食子酸的体系.锗测定的线性范围是2.0×10-6~5.0×10-5 mol/L.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了该体系形成的极谱波为配合吸附波.经实验测定,其配合物的配合比为12,电极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9.  相似文献   

10.
用pH电位滴定法在(25.0±0.1)C、I=0.1mol·dm-3 KNO3条件下测定了钴(Ⅱ)、锌(Ⅱ)离子与6(2'-羟基-3',5'-取代苄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5,7二酮形成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以及钴(Ⅱ)-5-取代邻菲罗啉与6-(2'-羟基-3',5'-取代苄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5,7-二酮形成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并探讨了二氧四胺大环配体与5-取代邻菲罗啉的取代基效应.  相似文献   

11.
菊酸构型的转化及消旋反式菊酸的光学拆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合消旋菊酸在含有AlBr3的二氧六环中可消旋化为dl-反式菊酸,产率w为96%.dl-反式菊酸用自制的(R)-(+)-脱氢松香酸降解胺(即1-氨基-1,4a-二甲基-7-异丙基-1,2,3,4,4a,9,10,10a-八氢化菲)拆分可得d-反式菊酸,二次拆分光学纯度为95.4%~99%ee.回收的富含l-反式菊酸的副产物在AlBr3的二氧六环中加入微量的叔丁基过氧化氢(t_BuOOH)可消旋化并可循环利用,产率质量分数w为91.5%.从混合菊酸出发经上述三个步骤处理可不断转化为高纯度d-反式菊酸,总产率w为69%.  相似文献   

12.
张愿章  薛雷 《河南科学》2007,25(1):23-25
基于灰色数学理论,通过常规全数据GM(1,1)模型及等维新陈代谢GM(1,1)模型分别对煤炭海运总量进行建模并预测,并与传统的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运用灰色理论所建立的等维GM(1,1)进行预测是可行的,而且精度较传统方法高。  相似文献   

13.
在原始数列等时距处理的基础上,通过用一次累减数列与原始数列构建微分模型,得到了非等时距GM(1,1)直接模型;并给出2个具有不同饱和特征的材料试验数据处理实例.通过这2个实例说明了非等时距GM(1,1)直接模型适合处理呈上升或下降饱和变化趋势、对数据无非负性要求的任意数列,其预测值不需要还原计算,具有适用范围广、预测精度高和简单实用的特点.该模型有效弥补了传统GM(1,1)模型在此类数据处理方面的不足,因此,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灰色GM(1,1)模型在火灾事故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全国火灾事故的统计数据,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在不确定因素预测领域的优势,建立了一个火灾事故预测的GM(1,1)模型.论述了模型的建立和求解过程,用实例阐述了灰色预测模型的应用和局限性.结果表明,模型比较合理地反应灾害事物的发展趋势,为分析火灾事故规律和有效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将灰色预测模型GM(1,1)和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相结合,采用"误差平方和最小"作为最优准则,建立了图书借阅量的组合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用该模型对图书借阅量进行预测,其预报精度优于各个子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的几种灰色预测模型的比较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传统GM(1,1)模型,基于积分优化法的GM(1,1)模型,具有白指数律重合性的GM(1,1)模型,基于响应不变法的GM(1,1)模型,基于严格微分拟合法的GM(1,1)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比较.针对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增长的特点,分析比较了以上5种模型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为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在年用电量预测中选择合适的灰色预测模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井壁安全进行合理评价,及时开展井壁的维护和治理工作,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将监测到的附加应变数据视为灰色量,运用数列方法进行数据生成、拟合和预报.结合某矿实际监测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实践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和预测精度,采用灰色预测方法对井壁附加应变进行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灰色GM(1,1)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灰色GM(1,1)模型缺陷的基础上,导出了背景值构造法中权值p的精确表达式.由于GM(1,1)模型拟合式默认经过了初始点,与实际情况并不一定相符,因此在初始值中加入了扰动因子m,并以遗传算法求取了m值的大小.实例证明了模型的改进可以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9.
GM(1,1)是灰色系统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应用该方法研究了碱土金属系列性质(包括有熔化热、电负性、标准生成焓、自由能、熵和电离能),所建模型计算出的部分碱土金属的性质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这种方法科学,计算简便,要求数据不多,预测精度高,完全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灰色线性规划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现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线性规划方法的不足,尝试用灰色线性规划方法进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并在分析新疆兵团农十师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该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有关规划控制指标,借助灰色线性规划模型和层次分析法(AHP法)求解2010年农十师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数据,最终找出符合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效益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