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军服是威武、勇猛的象征,是军人的外在标志。它起着防止战争伤害、便于识别指挥、显示国家和军队的威严等作用。军服是人类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几乎每一种军服的诞生背后,都有着一个令人深思与回味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高科技军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种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大量运用,各种各样性能独特的新型军服将应运而生,成为21世纪战场上军人生命安全的"保护伞"。隐形军服据报道,美国已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的能变色的隐形军服。这种军服采用"有源"系统,将近似迷彩图案的金属涂层置于织物表面,用电源来调节金属涂层的温度和热辐射强度,使之与所处的环境背景相一致。战士穿上它后,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根据环境温差变化及时调整军服的颜色。比如,当战士穿上它走进沙漠、森林时,军服很快就能变成黄色和绿色;而走进雪地时,马上又会变成白色,与大地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3.
军服是供军人平时和战时穿着的服装的总称。一般的军服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有些军服却具有特殊的功能。科学家们运用各种新技术、新材料设计出一系列特种军服,极大地提高了军人的战场生存能力。杀虫军服在热带山岳丛林地潜伏作战,不但要面临死神的威胁,而且要忍受  相似文献   

4.
北极熊为什么能笑傲风雪?目前,美军科学家用高倍电子显微镜,揭开了北极熊不怕寒冷的奥秘:它的毛与虎、狮、熊、绵羊的毛不同,中间是空的管状结构,每一根毛都相当于一根微小的光导管。  相似文献   

5.
6.
施征 《科学之友》2003,(3):42-42
虽然美国对伊拉克全面的武装进攻到本刊截稿时还没有进行,可不为人知的是,美英的特种作战部队早就潜入伊拉克了,为美国全面进攻伊拉克作着各项准备工作。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认识一下潜入伊拉克的美英特种作战部队吧。  相似文献   

7.
面向21世纪:特种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种机器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机器人作为生产自动化的典型代表 ,在制造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进入 80年代 ,机器人技术在信息技术、控制技术迅速发展的支持下 ,其应用范围已远远超出制造业 ,还被广泛地应用于非制造领域 ,在非制造领域应用机器人已成为当今国际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国际上非制造领域的机器人技术 ,也称为特种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非常活跃。2 1世纪不仅制造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而且据专家预测 ,2 1世纪的前 2 0年 ,也将是非制造业自动化技术快速发展时期。机器人以及其他智能机器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8.
《世界科学》2001,(6):26-26,32
记得几年前 ,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杨福家教授在谈到大学的作用时 ,认为大学除了教书育人、培养人才外 ,还有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要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 ,为提升所在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做贡献。杨教授认为 ,事实上国际上的一流大学也都是这么做的。我是很赞同杨教授这一观点的。而且据我所知 ,这些年来国内不少大学都开始这么做了 ,但由于定位及指导思想上的差异 ,所产生的效果大不相同。这次我与采访的启明星———上海大学精密机械工程系谈士力博士的一席交谈 ,使我获得了一个生动的案例 ,高校(校 )办产业可以搞到那么大的规模 ,而且直接创…  相似文献   

9.
随着微成形加工尺度范围的不断延伸,单纯依靠模具施加载荷(力场)的微成形技术难以突破成形尺度极限,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塑性微成形新原理、新方法和新工艺。针对微成形尺度效应这一基本科学问题,将电场、电磁场和超声波等特种能场应用到微成形技术中,利用特种能场与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的物理效应,突破微成形尺度极限并扩大可加工材料的范围,从而实现跨尺度、多材料和可控微成形。特种能场微成形技术将极大地促进微成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成为微/纳制造技术领域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特种能场微成形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微成形加工尺度范围的不断延伸,单纯依靠模具施加载荷(力场)的微成形技术难以突破成形尺度极限,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塑性微成形新原理、新方法和新工艺。针对微成形尺度效应这一基本科学问题,将电场、电磁场和超声波等特种能场应用到微成形技术中,利用特种能场与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的物理效应,突破微成形尺度极限并扩大可加工材料的范围,从而实现跨尺度、多材料和可控微成形。特种能场微成形技术将极大地促进微成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成为微/纳制造技术领域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12.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13,(11):52-54
也许我和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比较有缘,前几年也是为做启明星报道我访问过该院从事特种机器人研究的系主任罗均教授,这次又有幸到该院访问去年入选科技启明星(跟踪)的谢少荣教授,巧的是还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作博士后研究的谢教授因有事临时回上海,正好给我"抓住",也可能因为罗均教授的关系,我和谢教授约时间的过程非常顺利.谢教授是一个非常热心肠的人,那天她还特地到校门口等我,采访结束后她很快就给我发来详细的个人资料,令人感动.  相似文献   

13.
上海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教授、"特种机器人"研究室主任罗均申报的"基于双飞行机器人技术的航天返回舱新型搜寻方法与试验"课题获2007年度启明星计划(跟踪)支持.日前,笔者采访了这位年方37岁的特种机器人技术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