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情,人类的永恒主题。她是世界上人类一切情感中最美好、最纯真、最无私、最令人神往的感情。当然,失去爱情也会让人感到痛苦、悲伤、无奈……在现实生活中,最幸福的爱情模式其实只有一种,那就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一  相似文献   

2.
《竹取物语》被认为是日本物语文学作品中最早的一篇,唐代传奇是中国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从创作主题上将《竹取物语》与唐代传奇在人类的真实姿态——爱情与离别的悲伤、对人性的好奇以及对现实的世态批判与人性批评三个层面加以比较分析,挖掘潜藏在《竹取物语》文本深层的人性主题,探寻其中所蕴藏的中国唐代传奇元素,以及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3.
“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少年维特之烦恼·序诗》,郭沫若译)歌德的这几句诗,揭示了人类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青春的永恒冲动.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并不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它的新鲜和神奇.歌咏爱情的诗篇,其活力生生不息永远地给人们心中印上一片片柔情蜜意.现在,我们沿着时间的河流上溯,通过对我国古老的民歌的非常富有特色的两个部分——“风”诗与吴歌、西曲的探索.使读者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古往今来永恒的爱情主题,认为二位大家的作品中都赞同爱情是可以超越伦理纲常的,爱情是人性最本质最美好的部分.同时从思想根源、文化影响、表现方法、创作理念和原则等方面论证了二者爱情戏剧创作的不同.由于受不同文化宗教的影响,莎士比亚笔下的爱情通常是激情热烈的,汤显祖的爱情则是绵长哀怨,具有鲜明的东方特色的.  相似文献   

5.
文学中的爱情与理性晓杭莎士比亚可算是有史以来对爱情这个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表现得最深刻、也最生动的作家之一了。在《十四行诗》第一二九首中,莎士比亚写到:“……毫不讲理地追求,可是一到手,/又毫不讲理地厌恶,……/在追求时疯狂,占有时也疯狂,/不管已有、...  相似文献   

6.
同是广西的青年作家,东西和杨映川小说的创作风格大相径庭,一个是先锋文学性质的创作,另一个是当下热门的都市女性文学创作,似乎没有可比性。然而,就人性层面上来说,他们似乎又有着无尽言说的可能。比较东西、杨映川的小说,揭示他们创作中共同的主题:人性的诉求、人性的失落和人性的救赎。  相似文献   

7.
托尔斯泰秉承俄国文学人道主义传统,创造安娜这个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有艺术魅力的艺术形象。安娜感人的爱情悲剧寄寓着她自身的精神困惑和意愿;也蕴涵着作者对社会、人性及二者关系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就中国当代文学中以爱情、婚姻及性爱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的情、性“解放”的内涵与实质进行评论。提出该主题的文学表现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线索;从“个人感情空间”和“公共感情空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其价值指向;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的本质的理论,指出“新时期”文学中对“人性”解放的误读。  相似文献   

9.
托尔斯泰秉承俄国文学人道主义传统,创造安娜这个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有艺术魅力的艺术形象.安娜感人的爱情悲剧寄寓着她自身的精神困惑和意愿;也蕴涵着作者对社会、人性及二者关系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早期何其芳是一个不断追问的忧郁诗人,忧郁的内容随时间的发展而改变.在《预言》中,疑问手法的大量运用强化了诗歌的忧郁色彩,展现了诗人的思想变化,解读其疑问句,就可描绘出何其芳早期心路历程:爱情迷恋——人生困惑——人性思索.  相似文献   

11.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人性,是最有趣的书,一生一世看不完。——张爱玲洋场才女张爱玲出生于1921年,原名张瑛,祖父张佩伦与李鸿章的女公子缔姻,父亲为纨绔子弟,母亲是西洋化的南京黄军门的小姐,他们因感情不和而离异,所以张爱玲虽然出身名门望族,但从小就读懂了什么是孤独与凄凉。因此她的作品,无论题材怎样变化,生活怎样变化,主题永远是荒凉,一种深入骨髓的乱世的"荒凉",她的作品再是风花雪月,也不会去称颂爱情,而是充满了对爱情的嘲讽。  相似文献   

12.
郑晓龙导演的电视剧《金婚》是一部以爱情和婚姻为主题的片子。该剧通过对两代人爱情婚姻生活的演绎,展示了两代人不同的爱情观——上一辈人对爱情认真而执着,而下一辈人则快乐并且游戏着。面对着爱情婚姻各种各样的病痛,郑晓龙通过《金婚》告诉我们,婚姻的美满需要双方的付出和精心的呵护,只有这样,婚姻才有可能进入"金婚"期。  相似文献   

13.
读者信箱     
《世界博览》2010,(4):3-3
《阿凡达》无疑是诱人的,创纪录的票房就是证明。而且据我观察,似乎周围的女性更是狂迷“阿凡达”。向来据说最物质最现实的的当代女性,在面对Ⅸ阿凡达》的时候,又如此迷恋片中的原始仙境,迷恋勇士与土著少女的爱情,并因而憎恶对这神话的暴力摧毁,看来只有感性能告诉我们真正的内心渴求。但是为什么有人批判卡梅隆是“反人类”的呢?现代人真是纠结——美国是令人羡慕的,  相似文献   

14.
《第四十一》主要反映了苏联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军事斗争生活,围绕红白两军的交锋,再现了战争中的爱情悲剧。围绕情感与理智冲突的主旋律,通过对作品内容与艺术的分析,从三方面论证:(一)从战争与爱情的冲突来表现“人性”的复苏;(二)色彩冲突的象征意义;(三)伊甸园式环境的营造。三个论点各自所蕴含的冲突是服务于情感与理智冲突这个中心的,它们在相互交织中凸现出独特的人性的魅力以及巨大的情感的震撼力。  相似文献   

15.
《荆棘鸟》作为一部惊世骇俗的经典之作,一直为评论界和读者所关注,但他们大多将目光停留在其人性与神性之斗争和爱情等主题上,从而忽视了其艺术性。为此,本文立足其电影化表征,从语言、人物、情节三个角度来论证其独特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6.
从“两性爱情道德观的尖锐冲突”和“在爱情的困境中探求人性的复杂与深邃”两个方面来分析盛可以的情爱力作《道德颂》,尤其注重对作品中两性爱情道德的冲突、爱情与自由的矛盾、嫉妒心理的刻画、两性的相处方式等问题的分析,认为《道德颂》中爱情与道德的冲突由外在的显露转向内在的思考,以此展示两性爱情道德观念的矛盾冲突,表现人性的复杂性。在婚外情的题材中作品显示出向新的领域与更深的精神向度挖掘和探索的努力以及盛可以在当下文化语境中对爱情与人性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17.
高毅 《世界博览》2010,(3):86-86
小仲马说,爱情会使人变得更好,不管这爱情来自何处。爱情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永匣的主题。小仲马在爱情小说《茶花女》中对主角的塑造,使每个观众心里都臆想了一个“玛格丽特”。小说问世后,世界各地出现了根据这一题材改编创作的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包括话剧、歌剧、电影和芭蕾舞等,最值得一提的当属由德国编舞大师约翰·诺伊梅尔执导、汉堡芭蕾舞团演绎的版本。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软件     
软件就是数据。数据库是数据这个大家可以理解,但一般人都不会认为应用软件是数据。其实是的,无非也是一些01而已。只有认为软件是数据,我们才有可能抓住软件最本质的东西,也才能融会贯通的去想问题和处理问题。我们需要更高的角度来看待软件,而不仅仅是什么Orancle、Java、中间件和开发平台之类的东西。所有电脑里的东西都是数据,只不过有的存储在主版上,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东部,有片荒无人烟的广袤地带,东西最长约7000千米,南北最宽约3500千米,面积大得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除了俄罗斯!这个地方,叫西伯利亚。这里有茂密的森林,辽阔的草原和大小湖泊,物产丰富,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方爱情诗歌都歌颂了人类情感中最神圣、纯洁和崇高的爱情,然而由于地理环境、文化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差异,中西爱情诗也各有特色。从创作动机、作品主题及诗风和手法这三个方面探讨中西方爱情诗的差异,可以发现:中诗委婉、微妙、简隽;西诗直率、深刻、铺陈。两方各有千秋,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博采众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