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建  王建冈 《科技信息》2013,(11):215-216
为便于电动汽车充电,设计了一台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该充电器采用恒流、恒压二阶段充电方案,主电路采用移相控制零电压开关全桥变换器,控制电路以UCC3895为核心,设有输入过欠压保护、输出过压保护、功率开关管过流保护等功能。制作了一台1050W样机,其功率密度为49.16W/inch3。  相似文献   

2.
基于DSP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MS320LF2407芯片为核心控制器件,设计了一种模拟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系统DC/AC主电路采用全桥逆变电路。系统设计具有输入欠压保护、输出过流保护、相位跟踪等功能,当过流、欠压故障排除后,装置能自动恢复为正常状态。通过实验测试,该系统变换器效率较高可达80%以上,输出电压失真度较低THD可达1%以下,表明此设计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芯片TOP249Y为核心来设计开关电源电路,详细讨论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高频变压器的参数计算,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稳压反馈电路.本设计电路效率很高,体积小,能省去工频变压器.同时实现输入欠压保护、过压保护、从外部设定极限电流、降低最大占空比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以Buck电路为核心,以STM32为主控制器,采用TL494开关电源芯片来产生PWM,以此来控制Buck电路中场效应管的开关,从而实现理想直流信号的产生,误差绝对值不超过2%。同时系统具有输出过流保护功能,且可以实现对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测量和检测。  相似文献   

5.
针对IPOS-DAB变换器在传统的输入均流下垂控制策略中存在的静态偏差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输入均流下垂控制策略。根据传统的输入均流下垂控制策略存在静态偏差的原因,在传统的输入均流下垂环节,引入模块输入电流均值来减小输出电压跌落,从而在实现各模块均压/均流的同时,减小了系统的静态偏差;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输入均流下垂控制策略在输入电压发生突变、输出负载突变,以及电感参数不同的情况下,圴能使系统正常稳定地运行,并具有优良的均压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设计以STC12LE5201AD单片机作为闪光灯电源的控制核心.采用电流斩波电路将3 V输入电压升高给控制器供电.通过电阻反馈电流、单片机输出PWM、场效应管开关控制电路、电流恒流源控制等方式有效的恒定输出电流.实验表明,该变换器能将电池电能转化为恒流输出、同时实现连续和脉冲两种输出模式、电流档位的选择、输出电压限压保护和过载报警功能.系统输出相对误差小于2%,效率达到91.8%,能够满足恒流稳压电源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款输出24V交流单相在线式不间断电源。设计中采用正弦波单相逆变电源控制芯片U3990F6-50作为主控芯片;采用Boost升压电路对输入电压升压,使逆变之前的电压维持在40V以上,使电压和负载调整率大大提高了;采用恒压恒流的形式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电路具有过流保护,电池欠压报警及保护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以FSEZ1317作为主芯片,采用原边反馈的方案设计了一个输出电压为35 V、输出电流为150 mA的7 W LED驱动电源。主要设计包括恒流电路、功率因数校正、过压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和变压器参数等,并综合考虑了高能效、长寿命、防电磁干扰等问题。基于本设计内容已完成了样品生产,该电源通过赛宝实验室输出测试和功率因数测试,测试结果的各项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并具备进入市场的能力,对LED驱动电源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电池能量的利用率,减小芯片体积,外围电路简易,设计了一种集成四NMOS功率管的升降压DC-DC转换器。该电路根据输入与输出电压的关系和负载大小,采用不同的工作模式,利用充电泵电路完成高端功率管驱动及延时检测实现短路保护,并在0.5BCD工艺下完成。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转换效率可达、以及宽输入范围下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UC3842构成的开关电源具备输入过压保护功能,使电源避免存在安全隐患,利用UC3842芯片固有的基准电压源提供的电压和TL431,能在设计电气技术指标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可选择耐压相对较低的开关管,设计出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新颖实用的输入过压保护电路,同时通过实例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了该保护电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几种基于CMOS工艺的高频RFID整流器,包括:桥式整流器,栅压交叉连接桥式整流器,NMOS-PMOS栅压交叉连接桥式整流器.分析了NMOS栅压交叉连接桥式整流器和PMOS栅压交叉连接桥式整流器的结构和特点.所设计的这两种电路具有负载驱动能力强,漏电流低,电路能量转换效率高等特性,并且随着输入功率的变化有着很好的电路稳定性.另外对一种改进型NMOS-PMOS栅压交叉连接桥式整流器电路进行了讨论,在一定的输入功率下这种电路具有很高的能量转换效率.给出了几种电路的仿真结果,并对仿真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设计了一种以电流峰值控制芯片UC3844为核心的反激式开关电源,主要用于煤矿电气设备的辅助电源供电。辅助电源输入电压范围为DC250 V-DC750 V,输出电压为DC5 V。文中介绍了辅助电源工作原理及其外围电路设计,给出了辅助电源设计方案及部分电路参数的计算。实现了输入电压宽范围,输出电压稳定,同时电源具有过流、过压保护功能。该辅助电源适合煤矿宽电压范围输入,低电压输出的工况特性。实验波形表明,在宽输入电压的范围(如200 V-800 V)内,辅助电源输出电压始终为5V,证明所设计的辅助电源的正确性与可靠性,适合在煤矿电气设备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Buck Boost型AC DC变换器。相对于现行的双环结构控制方式 ,滑模控制没有增加控制电路的复杂性 ,而且能得到近似为 1的输入功率因数 ,电路效率高。同时分别提出了针对输出直流电压以及输入交流电流的控制策略。对输入电流采用滑模控制以获取高功率因素 ,对输出电压 ,因其动态响应相对较慢 ,采用PI控制器调节。最后给出了仿真及实验结果 ,表明该电路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因数及低谐波畸变等特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多模块输入并联输出串联IPOS型DC/DC变换器在运行时经常出现的串行输出端无法正常均压,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问题,研究了一种适用于该结构的改良下垂均压控制策略,利用子模块电路电感电流补偿值与串行输出端电压的下垂特性实现了初步的均压控制,面对下垂控制方法引起的静差与精度问题,再一次改良了下垂控制以达到更好的均压效果....  相似文献   

15.
绪言: 脉衡和波形变化技术中,常将某种电压波加在简单或复杂的电路里;由于电路的特性等关系,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可能与输入的电压波的波形完全不同。本文只研讨矩形电压加在许多简单电路里所得的输出电压波形。其中最简单的是将短形电压加在RC串联电路上,由于电路的时间常数与输入电压波之周期的比值不同,在输出端可产生各种波形;若电路的时间常数比输入电压的周期小很多,只当输入电压变化时电路有电流,电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一阶RC电路在正弦交流电流激励下直接进入稳态响应的条件和产生"过压"、"过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常用LED驱动芯片在过温时采取立即断电或者电流快速置零等措施来保护芯片,但这些措施不宜用于大功率连续照明领域;另外,芯片中的过压保护电路增加了设计成本。本文基于CSMC 0.25μm数模混合信号工艺,设计一款电流能随温度升高自动调节,同时具备低功耗恒流、过压保护功能的LED驱动电路。  相似文献   

18.
高精度和高稳定性半导体激光器恒流驱动电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输入电流的微小变化可以引起半导体激光器输出波长和功率显著改变的特征,研制了一种高精度、高稳定性半导体激光器恒流驱动电源。该电源利用运算放大器和场效应管组成恒流源电路,消除了供电电源对输出电流特性的影响,使输出电流仅受调谐电压的变化而改变,提高了输出电流的稳定度;采用高精度基准电压源使调谐电压具有极高的输出精度和稳定度,增强了输出电流的精度;电源慢启动电路避免了浪涌及高压静电等对激光器的损坏,限流保护电路使流过激光器的正向电流不超过允许最大电流值,启停控制电路可根据实验需求随时关闭激光器而不影响电路的其他功能,实现了对激光器的可靠保护。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源在输出电流0~200 mA范围内连续可调,输出电流精度为0.01 mA,长期稳定度约为0.004%,具有恒流特性好、纹波小、保护电路可靠、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易实现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关于阻抗匹配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输入电路与输出电路之间的功率传输关系而言,当电路实现阻抗匹配时,电路将获得最大的输出率,实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晶体管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中,调整管的过流保护电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以灵敏度更高、可靠性更强为目的,所设计的触发截止型过流保护电路,能对任何耐压的调整管实施安全可靠的保护,使串联型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大大提高。最后给出实例:设计在一台100mA、0-750V的晶体管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中的触发截止型过流保护电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