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科学家最近表示,发现于中国辽宁省建昌县西碱厂乡的一种"四翼"恐龙——杨氏长羽盗龙的长长尾羽,应该能提供安全着陆所需的稳定性和速度控制。杨氏长羽盗龙生活在1.25亿年前,是同类恐龙中个头最大者,体长1.2米,体重4千克。保存完好的化石显示,全套羽毛覆盖着这头盗龙的整个身体。"四翼"这个称呼是因为附着在腿部的长羽看上去就像是第二对翅膀。事实上,这种盗龙的臂、腿上发育良好的羽毛让科学家推测它能够飞翔。与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探索》2007,(10):14-15
对于沙漠中的动物来说,雨季是它们在一年中最盼望的季节,茂盛生长的植物可以供给幼龙充足的食物,很多小型恐龙如单爪龙都选择在这个时候繁殖.所以,在这个时候,几乎每个恐龙群体中都跟随着一些不同年龄段的幼龙.这些幼龙当然就成了伶盗龙的猎食对象.  相似文献   

3.
过去20多年来在中国发现的化石表明,至少有5种恐龙长着羽毛。但它们都属于“猛禽龙”(有观点认为是现代鸟类的祖先)。而最近在西伯利亚发现的更加完整的化石表明,生活在1.6亿年前、与猛禽龙截然不同的库林达奔龙也有羽毛。有人提出疑问:是否整个恐龙家族其实都长有羽毛呢?科学家说,恐龙是否都长着羽毛,现有理论还无法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大多数恐龙都不能飞行。库林达奔龙生活在当时的库林达河畔,该地区不乏湖泊,而且火山众多。这只身为素食恐龙的库林达奔龙有可能在死后坠入湖底,没多久就被火山爆发喷出的火山灰掩埋,这就是它们的羽毛痕迹与化石一同保存下来的原因。科学家还发现,库林达奔龙的鳞(鸟脚等部位的确有鳞)与一些鸟类的很相似,这可能支持鸟类基因源自恐龙的说法。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探索》2005,(12):7-7
科学家最近宣布发现了一种长着犬牙的新翼龙,并将它命名为“三牙龙”。科学家这次发现的是 一只三牙龙的化石——这种翼龙早在6500万年前就已和恐龙一起寿终正寝了。三牙龙的犬牙状门牙 很大,后面则是三颗小牙,再往后又是较大的牙齿,紧接着又是几颗较小的牙齿。三牙龙是食鱼动物, 它的嘴巴(鸟喙)前端长着一个鸟冠,它的翼展达5米,这使它成为当时体形最大的飞行动物之一。 翼龙实际上是长有翅膀、能够飞翔的大蜥蜴,它们生活在大约2.28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其大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探索》2011,(12):4-4
2008年,古生物学家在美国犹他州发现一具迅龙化石,这头被命名为“塔罗斯”的身长两米的鸟脚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大约7600万年前)闷热潮湿的北美洲,当时北美洲是被浅海分开的两块大陆。随后进行的CT扫描发现,塔罗斯的第二根脚趾受了伤,而且很可能是被另一种动物咬伤的。根据新的发现及以往的证据。古生物学家现在相信,像塔罗斯这样的鸟脚龙会用自己的镰刀状巨爪搞定小型猎物,并撕裂较大的猎物。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的脊椎动物研究团队对外公布了一个有关基干有甲类恐龙化石骨架的新发现,依据其头骨、脊椎和肢骨的近裔共性,研究团队认为它是一个新属种,取名为“科氏玉溪龙”。科氏玉溪龙发现于玉溪市易门县脚家店村1.9亿年前的早侏罗世地层中,是在亚洲发现的迄今最早的有甲类恐龙。该化石是一件较为完整的骨架,包括部分头骨、  相似文献   

7.
辽西义县组禽龙类新属种: 杨氏锦州龙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汪筱林  徐星 《科学通报》2001,46(5):419-423
在辽西义县组发现一大型禽龙类恐龙,根据其头骨形态和牙齿特征建立一新属、新种-杨氏锦州龙(Jinzhousaurus yangi gen.et sp.nov.)。杨氏锦州龙某些特征比已知多数禽龙类原始,但大部分特征接近于早白垩世的一些进步禽龙类,如前上颌骨喙部中等扩大和牙齿形态及排列方式等。锦州龙的另外一些特征非常接近鸭嘴龙类,比如眶前孔不发育等。锦州龙的这种奇特特征组合对于研究禽龙类的演化和鸭嘴龙类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锦州龙发现于义县组中部,层位高于四合屯化石层,是辽西热河生物群发现的第一个大型恐龙化石,丰富了热河生物群的组成。锦州龙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热河生物群的时代为早白垩世,与同位素测年确定的年代一致。  相似文献   

8.
不记得盗盗是我家养的第几只狗了,但却是印象最深的一只。盗盗的娘是城里姑姑家的一只勇敢的狼狗,盗盗本来还有两个姐妹,但都没活下来,所以更显得金贵。我多次讨要无果,只好采取偷的下策,所以才有了盗盗这个怪怪的名字。能不能养活这个小家伙,我信心不足,但盗盗很快适应了粗茶淡饭,并茁壮成长起来。我家附近有只流浪狗,这是一只高大的癞皮狗,  相似文献   

9.
<正>棘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恐龙,长着鳄鱼一样的口鼻部和厚重的爪子。最近,科学家根据发现于摩洛哥的一具不完整的棘龙化石,发现它的足骨扁平,爪子很宽,这显然不适合奔跑捕猎。再根据以往对棘龙化石特征的分析,科学家现在倾向于认定棘龙能够在水中游弋。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棘龙就是已知第一种会游泳的恐龙。棘龙惯于在白垩纪的湖泊、河流边捕猎,它们的胃内物包括鱼和小恐龙的残骸。来自棘龙牙齿的地质化学证据,  相似文献   

10.
正本期小科说宝要给大家介绍的珍贵文物是出土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当中的彩绘龙盘。它的质地为灰陶,在陶盘的内部描绘有一个朱红色龙纹,但这条龙的样子比较特殊,它长着蛇的身体,鳄鱼的头部,口中还吐出了一条类似禾苗形象的"舌头"。彩绘龙盘中的龙看起来明明更像一条蛇,为什么说它是龙呢?彩绘龙盘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  相似文献   

11.
贵州三叠纪鳍龙类的新发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刘俊 《科学通报》1999,44(12):1315-1318
采自贵州省安顺地区法郎瓦窑段的鳍龙类化石,并确立其为一新属种-黄果树安顺龙,其没有下颞孔,前颌骨组成吻部的大部分,鼻骨小,鼻孔接近眼眶,说明它是鳍龙类。它的鼻骨被前颌骨向后延伸与额骨相接而隔开,左右额骨愈合,因而归入真鳍龙类。黄果树安顺龙以个体较大,吻部长,上颞孔比眼眶稍小的综合特征而区别于其它三叠纪的鳍龙类。黄果树安顺龙的个体较大,吻部较长,鼻骨与前髓骨相接触,大的松果孔,鳞骨不在上颞孔后相连,  相似文献   

12.
《科学24小时》2011,(6):52-52
日前,考古学家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境内发现一支新恐龙物种暴牙龙。这种恐龙的骨骼化石是在新墨西哥州享有盛名的恐龙化石挖掘地点“幽灵农场”发现的,科学家认为暴牙龙可能是早期掠食性恐龙(生活在现今的阿根廷和巴西)和之后霸王龙等兽脚类恐龙之间“缺失的环节”。  相似文献   

13.
正科学家最近新发现了两种体形庞大的素食恐龙。第一种是兹比·大西洋龙,它生活在1.5亿年前的当今葡萄牙所在地,体长近20米,牙齿比其他大多数蜥脚龙的都宽。事实上,葡萄牙是多种最大个头食肉恐龙的故乡,庞大的身躯能让大西洋龙抗衡蛮龙(欧洲大陆上存在过的最大食肉恐龙)等掠食者。新发现的第二种巨型恐龙是LL龙。它被发现于今天阿根廷  相似文献   

14.
最近,科学家在挪威极地岛上发掘出一头远古巨型海洋爬行类动物的部分骨骼化石。根据骨骼大小推算,这头生活在1.5亿年前的“巨无霸”的牙齿竟然有黄瓜一般粗,体长达15米。据推测,这是一头上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蛇颈龙。上龙是蛇颈龙的一种,但它跟其他所有的蛇颈龙都很不相同。蛇颈龙通常头部较小,颈子长长的,鳍状肢大大的,而上龙却颈子短短的,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等在我国辽西地区约1.6亿年前的沉积地层中发现一件小型恐龙化石,取名“郑氏晓廷龙”。研究发现.郑氏晓廷龙代表着一类与生存于德国侏罗纪晚期的始祖鸟亲缘关系非常接近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并由此得出一个更加意外的分析结果:始祖鸟不属于鸟类.位于一个不同于鸟类的演化支系上。  相似文献   

16.
意歌 《科学》2005,57(4):10-10
据英国New Scientist.2005.185(2487):14报道,一头腿上覆有巨大羽毛的中国小恐龙的化石震惊了古生物学界。这枚在内蒙古的道虎沟化石床发现的足羽龙化石显示出足羽龙和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鸟——始祖鸟一样酷似鸟类。然而,足羽龙的发现者却认为它可能比始祖鸟更古老。  相似文献   

17.
正科学家最近宣布,在中国南方发现了一个新种的长鼻霸王龙(也称暴龙)——虔州龙。生活在66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的虔州龙与霸王龙属于同一家族,它们都是凶猛可怕的掠食者。不过,虔州龙与其他大多数霸王龙的模样都大不相同。虔州龙的脑袋和口鼻部都很长,牙齿偏窄(难怪一些科学家戏称它们为"匹诺曹龙"),而一般霸王龙的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北京恐龙足迹的首次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市延庆县在筹报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野外调查中,在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土城子组地层发现的大批恐龙足迹,初步研究表明这批标本可归属于覆盾甲龙类(cf.Deltapodusisp.)、兽脚类、鸟脚类及疑似蜥脚类恐龙足迹.其中大量的覆盾甲龙类足迹表明,早在晚侏罗世,冀北-辽西地区就活动着覆盾甲龙类,它们承接了辽宁朝阳下白垩统义县组发现的甲龙类化石.而罕见的,极高速奔跑的兽脚类恐龙足迹揭示了独特的古行为学.延庆发现的恐龙足迹群不但是北京地区首次发现恐龙存活过的证据,而且极大丰富了土城子组的恐龙类群,为承接其后的热河动物群提供了绝好的演化样本.  相似文献   

19.
裘锐  汪筱林 《自然杂志》2021,43(2):119-126
窃蛋龙类是一类形态特殊的兽脚类恐龙,它们的头骨高度特化,而且具有护卵习性。窃蛋龙类有很多特征与鸟类相似,对研究鸟类起源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长时间没有发现早期物种,窃蛋龙类在兽脚类恐龙的系统发育位置还存在很多争议。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辽宁西部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发现以尾羽龙科为代表的早期窃蛋龙类,部分尾羽龙科恐龙的化石标本还保存有羽毛等软组织和胃石,为研究窃蛋龙类的早期演化、生活习性、羽毛及其他软组织演化等提供了重要信息。2019年研究的干戚刑天龙为窃蛋龙类手部和胸骨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不久以前,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市附近,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两具蛇颈龙化石。这一新发现成了科学界轰动一时的特大消息。这是因为,迄今为止的观点是:蛇颈龙曾经生活在地球的北半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