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9 毫秒
1.
石磊 《世界科学》2012,(3):56-58
2011年第9期《世界科学》发表了2篇关于新加坡的文章.即《科技立国新加坡》和《双城记:香港与新加坡》,读后令人对当今新加坡的科技政策和规划有了更深了解.同时我们中国也可借鉴其一些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中国首家“风电设备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2011年6月8日在位于河北保定高新区的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开工奠基。  相似文献   

3.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12,(6):46-47,29
2011年对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上海交大青年教师彭立明而言是带来好运的年份.这年中他入选上海科技青年启明星(跟踪),年底他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该奖项由中组部、国家人保部和中国科协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入选者不超过100人).当年他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再早一年的2010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信息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由此形成的政策模拟学科发展迅速,政策模拟已经深入到了国民经济与发展管理的各个方面.2011年10月29~30日,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主办、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  相似文献   

5.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天宫一号”已准确入轨.运行在370公里高的低地球轨道上,先后进行了遥控指令、控制开关、图像发音设备、舱内温度湿度、交会对接设备等在轨测试工作,工作状况正常。  相似文献   

6.
2011年伊始,一架新颖的战斗机翱翔在我国西部的蓝天中,首次试飞成功。它就是中国最新研制的战斗机——歼-20(J-20)。虽然这只是一架原型试验机.但它的横空出世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关它首次试飞的照片和视频很快在网络、报刊等媒体上广为流传,备受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频繁的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威胁,依然决定着21世纪人类的居住。2008年的中国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的海地太子港大地震,都给数以万计的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011年8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太子港的姐妹城市,举行了第九届生态城市世界峰会.峰会的主要议题是海地首都太子港震后一年半时间来的重建进展!  相似文献   

8.
史树中 《科学》2007,59(2):57-58
200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费尔普斯(E.S.Phelps,1933-),以奖励他对宏观经济政策中的时际权衡的分析。费尔普斯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经济政策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他的贡献已经对经济研究和经济政策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金桃 《世界科学》2011,(9):64-64,63
巴鲁克.布隆伯格(Baruch B1umberg),涉猎广泛的美国科学家。1976年.因发现乙肝病毒和乙肝病毒致病机制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1年4月5日.在出席美国国家宇航局在加利福尼亚举行的国际天体生物学研讨会时.布隆伯格因突发心脏病逝世.享年85岁。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2月16日.中国第28次南极内陆科考队8辆雪地车拖拽着22个雪橇浩浩荡荡向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的昆仑站进发,开启了漫长而艰辛的南极内陆冰盖之旅。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冰川学研究室崔祥斌的冰雷达探测研究工作也随之正式展开。图为安装在雪地车的两套冰雷达的车外天线装置,  相似文献   

11.
他是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和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他的名字与世界上第一台能量最高的医用加速器、中国第一台可向高能发展的电子直线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大科技事件紧密相连。正因为他的不懈努力.我国高能粒子加速器从无到有,并跻身世界科技前沿。他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12.
当你看到篇文章的时候.瑞典皇家科学院已经宣布了2012年诺贝尔科学奖的所有得主。令人高兴的是.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发使得计算机科学迎来了它的好机遇。2011年,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0月5日.以色列材料科学家丹尼尔·谢克特曼,因“彻底改变化学家们对固体物质的看法”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14.
201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三位在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研究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珀尔马特(S.Perlmutter),施密特(B.Schmid)和里斯(A.Riess)。由于这项工作无可争辩的巨大重要性,几年来他们一直是获奖的热门人选。但诺贝尔奖评委会素有稳重、  相似文献   

15.
吴骊珠 《世界科学》2011,(11):30-32
本期《无机化学》的发行标志着第50周年之始。整个2011年.包括在线访谈、以及8月28日在丹佛召开的美国化学会年会.都是一系列相关庆祝活动的一部分。50年是一个漫长的历程.从1962年《无机化学》第1卷发行至今已经是第50卷,可以说.2011年是黄金周年庆。  相似文献   

16.
据外电报道.从中国瓦良格号航母试行开始,美国侦察卫星始终跟踪该航母训练改造情况。如2011年7月至9月拍摄的卫星图像、8月23日拍摄的图像,说在这艘瓦良格号航母完成处女航回到大连9天后可能遇到了严重问题。卫星9月23日拍摄的图像显示有显著变化。整个防滑飞行甲板表层正被揭掉,表层下面重新涂上了锌黄底漆.表明2005年对飞行甲板表层最初的处理存在问题。10月7日的图像显示,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探索》2012,(2):6-6
一项对比1999年、2004年和2011年大地震后海底地图的最新研究发现,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9.0级地震导致海底迁移了多达50米,比2011年5月的估计值——24米多出不只一倍。新研究还发现,海底在这次地震后可能升高了多达10米。这些巨大的移位很可能正是造成超级海啸的元凶,这场海啸夺走了超过15000人的性命,并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事件。  相似文献   

18.
李辉 《世界科学》2012,(4):21-24
2011年度的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有一项“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殷德奎等人完成”的“星载宽光谱大气垂直探测关键技术(风云三号B星红外分光计)”。这是277项科技进步奖中的42项一等奖中的一项.是2011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的一个代表。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2007年12月9日关于“宇称不守恒”获诺贝尔物理学奖50周年之际。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奖网站(Nobel Prize.org)主编史密斯(A.Smith)采访了当年获奖者之一李政道.内容广泛而深入。2011年11月25日适逢李政道教授85寿辰,征得了诺贝尔奖网站和李政道教授的同意,本期特发表此次采访的中译稿。  相似文献   

20.
韦禾 《科学》2012,64(6)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张广字研究组在石墨烯纳米结构图形化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发现一种石墨烯面内各向异性刻蚀效应(AdvMat.2010,22:4014):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锯齿形边缘石墨烯纳米结构的精确加工和剪裁(AdvMat,2011,23:3061):进而研究了锯齿形边缘石墨烯纳米带的电声子耦合效应(Nanoletters,2011,11:40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