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十分关注目前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问题.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人的素质有哪些呢?素质的内涵是什么?人们尚无统一的认识,还在积极探索着.教育理论界应对“素质”的内涵作出规定,因为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关键在于怎样理解和把握“素质”一词.把“素质”一词弄清楚了,素质教育涵义便迎刃而解.否则,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便无从操作.  相似文献   

2.
素质和素质教育方天培素质教育问题,是当今我国社会和教育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教育学术界近年来颇有争议。有人认为:“素质的概念早就有了,而素质教育则国外没人提。国内的辞典也罕见。”有人认为:“提素质教育就是不科学。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的某些特点。既...  相似文献   

3.
一、文化素质的涵义 要了解文化素质的科学内涵,首先应对“素质”和“文化”这两个概念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说明。“素质”一词己广泛散见于政府文件、学术论文和人们的日常用语中。那么,素质的含义是什么呢?从不同学科和不同的视角出发,“素质”一词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三个层次的含义。狭义的“素质”概念“通常是指人生来具有的某些生理解剖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脑、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它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①这一“素质”概念主要是指先天生理素质,是生理学、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中义的“素质”是指人的未来发展的主体可能性。在日常的人际评价中,当我们讲某人在某一方面素质较好时,往往是指此人在某方面有很好的潜能或发展潜力,是成为某一方面高手的“潜人才”。广义的“素质”概念是指人的全部主体现实性,是指“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②教育学通常从广义上界定文化素质的内涵。目前,教育界非常流行的“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一词,我们应从广义上加以理解。 “文化”一词更是一个众说纷坛的概念。文化人类学家A.L克罗伯和K.克拉克洪在...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的提出,得到了教育界热烈的响应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进行素质教育,归根到底要依靠广大的教师。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本文拟针对这个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1.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先天遗传素质为基础,以现实的社会环境为条件,采取人为的调控方式,实行教育过程多种因素与个体因素、社会环境的最佳组合,通过学习主体的积极、自主活动,使自身个性充分发展,整体素质全面改善和提高的教育。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相似文献   

5.
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素质.人的素质,从根本来说,就是人在世界上生存的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于先天的岁月积淀和后天的教育及社会实践,就是说先天素质需要开发潜能,后天的基能需要培养.而潜能的开发和基能的培养,必须经过“素质教育”去完成,人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素质包括体能、德能、智能和才能,这四个方面全面发展,才是一个合格的人才.“应试教育”不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只抓学生的知识技能教育,使学生在“体能”上逐渐下降,“德能”上缺少免疫力,“智能”不完善,“才能”没有应变和适应能力,培养了许多“高分低能”的人.这种教育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必须向“素质教育”转化.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已成当前我国教育界的热门话题。究竟为什么要提出“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如何抓素质教育?对这些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笔者根据当前的教育实际和学习思考,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为什么要提出“素质教育”? 首先,教育要在纠正偏差中登上一个新阶段,要以“素质教育”正本清源。曾记否,十年文革时,学校不开学,高考被取消,人才培养的正常链条被打断,导致国家出现人才危机。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后,人才培养的工作方始正常恢复。但近年来,普通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中,偏离教育方针、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和现象愈来愈多,愈来愈甚。明显的有以下三方面的偏差:其一,各地在义务教育阶段划出重点学校,学校中又划出重点班,甚至出现了一些贵族学校,造成了义务教育中学生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背离了宪法规定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也影响了国家人才的发现与培养;其二,违反国家法规,不严格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升学考什么,学校学什么,部分地区、学校忽视甚至废弃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及情感、意志、应变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造成学生道德品质、体质及有关能力的下降,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危及国家的未来;其三,在抓教学质量方面,违  相似文献   

7.
当前,教育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素质教育。它已成为中国教育和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如何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学科教学来完成的,不同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知识体系和特点,素质教育应结合各科的知识体系和特点进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对初中和物理教师有什么样的素质要求?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浅谈以下认识: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根据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可以归结为“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初步能力,激发兴…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然而在对素质教育的原本内涵的理解上却存在一些片面看法。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 ,是知识的掌握、运用和创新的教育 ,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 ,是素质不断更新的终身教育。只有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才能有利于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9.
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提高的认识、转变的观念,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和教育兴国、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等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旨在全面而正确地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便于今后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陈习平 《安徽科技》1998,(10):21-21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表,我国的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正式转轨。“素质教育”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什么是“素质教育”,以及如何理解“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这对我们实行“素质教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职业教育尤其是技工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去主动的适应形势的发展,深化技工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技工教育迫在眉睫的中心工作。一、加强理论学习,深刻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广义的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在我国已有近10年的历史,现已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引起了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广大教育实际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并进行了实践探索。目前,就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基本形成共识,即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必然选择,是改革和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由之路。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科学,应该深入研究,不仅要在其概念的界定,内涵的表述取得一致的认识,更重要的是研究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性,进一步探讨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这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现就几个具体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内教育界必须直面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内涵,本文作者以直接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研究,提出了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必须始终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论加强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①王恒煜吴娜素质和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也引起了很多社会有识之士的关心。人们不仅呼吁基础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轨道,同时也希望高等教育克服狭窄的专业教育作法,“加强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1995年...  相似文献   

15.
1.素质及素质教育素质,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从心理学上讲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审美素质、知识素质和劳动素质等,它们共同构成人的综合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是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生理基础特性以及在社会实践中积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它是自然和历史进程赋予人的潜在力量。是人们准备适应社会的最基本的品质,它具有基础性、层次性、准备性等特点。为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先天遗传素质为基础,以现实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潮流,被各级各类学校所采用,它的实施对高等工程教育中重要的实践教学部分──金工实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内容。本文拟从探析金工实习中的素质教育入手,改革金工实习中以师傅带徒弟操作训练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动手操作的能力上升到工艺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来。1在金工实习中施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素质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自身的认识和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当丰富,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7.
素质与素质教育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在我国教育界已经讨论多年,然而观点纷纭,概念使用混乱,内涵不清。本文从教育学、个体发生学角度对素质的内涵及外延予以了界定,对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行素质教育的致思途径和做法。  相似文献   

18.
在世纪之交,人文素质及人文教育受到中国高等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本文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缘由以及开展人文素质的观念、措施、实施途径等做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教育部明确提出:全面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全面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改革现行基础教育,最终提高全民族素质。其本质特点就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有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在课堂教学中,而笔者认为班主任主持的班级工作是一个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舞台。在班级工作中如何实施素教育?笔者就此谈点粗浅的体会。1 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应将它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要求:“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就数学素质教育方面谈点意见,以此与同行共勉-1 数学素质人的素质是指人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特点-人的素质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素质是指人的生理特点,主要是指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它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后天素质指人在后天的教育与环境中所形成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特点-数学素质是学生在后天的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