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反中微子的吸收反应截面是影响初生中子星演化的重要参量.改进了在初生中子星高温环境中任意简并条件下的中微子和反中微子被重子吸收截面的计算方法,同时综合考虑了能量动量守恒、磁场效应和重子(中子或质子)的热运动效应,得到更精确的中微子和反中微子吸收反应截面.结果对进一步研究星风中的中微子加热率、中微子输运过程中的不透明度、合理解释中子星的相关观测现象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相对论平均场框架内研究温度对包含δ介子的热前中子星物质的影响.温度对前中子星物质的影响趋势与是否包含δ介子无关.温度升高:(1)超子出现的临界密度降低;(2)低密度处超子丰度增加;(3)高密度区域内中微子丰度增加;(4)状态方程在低密度区域变硬而在高密度区域变软.同时,温度升高,前中子星的最大质量及其对应的半径都会增加.如果前中子星物质内包含了夸克相,温度升高,强子夸克相变开始和结束的临界密度都会提前.  相似文献   

3.
采用角动量守恒的星风吸积模型,计算了5颗钡星的重元素丰度,并和观测结果作了比较.探讨了钡星的形成机制和中子俘获在重元素核合成方面所起的主导作用,及金属丰度对强钡星和弱钡星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质量损失对贫金属AGB星表面丰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参数化热脉冲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星风质量损失,拟合了三颗铅星(HD187861、HD224959和HD196944)和两颗非铅星(LP625-44与LP706-7)的表面丰度,计算结果都能很好地重现观测数据.同时还发现:在考虑星风质量损失的情况下,三颗铅星的平均中子辐照量均超过2(mb)-1,富氮中间壳层中约80%的物质重复经历s-过程.而对于非铅星,星风质量损失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相对论平均场的框架内研究了有限温度下强超子-超子(YY)相互作用对中子星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包含强YY相互作用后,(1)星体会被进一步的超子化;(2)星体最大质量变小而相应的半径变大.另一方面,随着温度的升高,YY项对中子星物质的主要影响迅速减弱.在高于约46MeV时,强YY项在中子星里的效果是可以忽略的.  相似文献   

6.
RMF中有效相互作用对有限温度中子星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相对论平均场(Relativistic Mean Field,RMF)理论出发,考虑核子、超子和介子的相互作用,研究了一定温度(T=20 MeV)下,各种不同相互作用参数组(DDME1、TW99、NL2、TM1、TM2、GL85和GL97)对中子星物质的粒子组成、状态方程和质量等的影响.发现在不同参数组下,相对论平均场对中子星性质和整体结构的描述有所不同.其中DDME1和TW99计算的结果基本相同,它们给出较强的介子场势、较小的超子转变密度、较硬的物态方程和较大的质量极限;而GL97、 TM1和GL85  相似文献   

7.
研究有限重力场中弱简并理想费米气体的热力学性质.采用Thomas-Fermi半经典近似方法,从有限重力场中理想费米气体的状态密度出发,给出系统的化学势、内能和压强解析表达式,分析重力场对弱简并理想费米气体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限重力场的存在使弱简并理想费米气体热力学量出现一个附加的修正项.  相似文献   

8.
Redlich-Kwong实际气体转换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到了Redlich-Kwong(R-K)实际气体转换温度与压强的函数关系,并且应用Matlab仿真技术绘制出RK气体反转曲线,将其与vdW、Dieterici以及实验测定的气体反转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曲线非常逼近实验测定的气体反转曲线,从而说明了由R-K物态方程导出的气体转换温度与实际气体转换温度吻合得比较好.  相似文献   

9.
设定Berthelot实际气体物态方程内压强项中待定的温度指数参数为α,根据热力学理论推导出具有温度指数参数的Berthelot实际气体转换温度与压强的函数关系式,应用计算机MATLAB模拟仿真技术绘制反转曲线,将其与气体实验反转曲线进行对比,确定两者拟合情况较好时的指数修正参数,得到修正后的Berthelot实际气体物态方程.修正后的Berthelot实际气体物态方程在描述气体通过节流手段获得低温时更贴近气体的实验行为,在节流制冷工艺流程中具有更强的使用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微子结构及其结构函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研究光子结构类似,若现时中微子v2e,F(q1,g,g)的超对称性伴子-中性微子U0e,B(q2,g-),从亚夸克海中俘获2对色亚夸克bcb-c,一对用于使U0e,B(q2,g-)构成y-2/3e,B(q2,b-c)和反轻子-夸克共振态B+2/3c(bc,g-),一对用于将两者粘合在一起的胶子弦,即相当于胶子弦将y-2/3e,B(q2,b-c),B+2/3c(bc,g-)粘合在一起的带电谐振子,将显示强作用的特性.但B+2/3c(bc,g-)是反轻子-夸克共振态(l--q),其传播子为比W±1,Z°更重的ε-e(q-1,q2)物质,又给出了它的弱作用性质.以往分析核子结构函数的一些原理和方法可延用于中微子的情形,从而给出了中微子结构函数.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多波段数据相结合的恒星形成率定标在近邻星系恒星形成区的可应用性,基于窄带Hα成像观测数据、二维积分场光谱数据(IFS)以及Spitzer/MIPS 24μm和Herschel/PACS 70、100、160μm的中远红外波段高空间分辨率图像,对5个近邻恒星形成星系中119个恒星形成区进行恒星形成率定标研究.以由IFS数据测得的巴尔末减缩得到的内部消光改正后的Hα光度为基准,将24、70、100和160μm与未经过内部消光改正的Hα光度相结合进行定标.结果发现:在1034~1039 erg/s光度范围内,4个红外波段与Hα光度的结合均能很好地示踪经过内部消光改正的Hα光度,RMS为0.20~0.27 dex.良好的数据分布表明基于较小样本的研究结果具有统计意义和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12.
用KOSMA3米毫米/亚毫米波望远镜,对大质量恒星形成区IRAS19213+1723进行了^12CO(2-1)和^12CO(3-2)的成图观测.^12CO(2-1)和^12CO(3-2)的谱线轮廓均具有不对称的结构,且具有较大的线翼展宽.^12CO(2-1)和^12CO(3-2)积分强度图,进一步证实了IRAS19213+1723存在双极分子外向流,CO不同跃迁所示踪的此外向流形态相似.利用局部热动平衡(LTE)的方法,得到该外向流的总质量为15.0M⊙、平均动力学时标为5.0×10^5yr、总质量流失率为3.0×10^5M⊙yr1.最后计算出了^12CO(3-2)与^12CO(2-1)积分强度比和展示了积分强度比的分布,推断出该大质量恒星形成区中外向流存在高积分强度比可能是由外向流与其周围的星际介质互相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设G=(V,E)是一个没有孤立顶点的图,如果一个函数f:E→{+1,-1},对一切v∈V(G)满足∑e∈E(v)f(e)≥1成立,则称f为图G的一个符号星控制函数。图G的符号星控制数定义为γ’ss(G)=min{∑e∈E(v)f(e)∣f为G的符号星控制函数}。在图的符号星控制概念的基础上,确定了两类特殊图的符号星控制数。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亚纯函数的唯一性和分担不动点,改进了XUJF等的结果,得到主要的结果:设n,k,m,和l是4个正整数,f(z)和g(z)是两个非常数整函数或两个分别有m和l个极点的亚纯函数(忽略重数).如果n〉max{3k+12,k+m+f+3},(f^n)^(k)和(g^n)^(k)CM分担z,(f')(k)和(g^n)^(k...  相似文献   

15.
文章研究单细胞的产毒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组合对拟同形溞生长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拟同形溞不能在纯铜绿微囊藻下生长生殖.随着斜生栅藻浓度的升高,拟同形溞的首次怀卵时间逐渐减少,而成熟体长逐渐增大.拟同形溞的首次产幼溞数、最大种群密度及最大种群增长率随着斜生栅藻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最大种群密度和最大种群增长率均出现在2×106cells/mL的斜生栅藻浓度组,分别为302.7 ind.(200 mL)-1和0.213 d-1.在低的斜生栅藻浓度(1×105cells/mL)下,拟同形溞不产生卵鞍.在2×105~2×106cells/mL的斜生栅藻浓度下,拟同形溞产出较多的卵鞍,最大值(77.3 ind.)出现在1×106cells/mL的斜生栅藻浓度组.在较高的斜生栅藻浓度(1×106cells/mL和2×106cells/mL)下,含休眠卵的卵鞍数占总休眠卵数的比例明显高于较低的斜生栅藻浓度组(2×105cells/mL和4×105cells/mL).研究暗示,斜生栅藻浓度的增大可以减缓产毒单细胞铜绿微囊藻对拟同形溞的生长生殖的抑制作用,而卵鞍的产生和休眠卵的形成受其种群密度和铜绿微囊藻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6.
收集了109个blazar天体(HBLs 51个,LBLs 40个,FSRQs 18个)的相关观测数据,对该样本的黑洞质量、吸积率、热光度和红移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讨论了吸积率与热光度、黑洞质量与热光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存在一个从FSRQs经LBLs到HBLs的演化序列;(2)爱丁顿吸积率是影响blazar天体三个子类之间演化序列的主要因素;(3)blazar天体三个子类的热光度需要进行多普勒效应改正.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血根碱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结合特征.采用荧光光谱法,计算在不同温度下乙氧基血根碱与HSA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实验结果显示,在290K,300K,310K时乙氧基血根碱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081×10^5L·mol-1,7.784×10^4L·mol-1,2.397×10^5L·mol-1.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013,0.979,1.071.二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这表明血根碱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作用生成了无荧光效应的复合物,属静态猝灭.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Uq(Sp(2n))-模同构R= οf^-οP中 的一个简化表达式 ′,即 ′=1×1+∑ht(μ)≥2 μ≠τ(μ)(q^-1-q)Fμ ×Eτ(μ)+∑ht(μ)≥1(-1)^ht(μ)(1 -q^-2)qμFμ×Eμ+∑μ=τ(μ)^μ≥α1(q^-2-1)(1 +qμ)Fμ×Eμ.  相似文献   

19.
王长森  林国炜 《江西科学》2014,32(5):573-577
将讨论下列含贝塞尔核积分方程组正解的对称性,即:u(x)=∫RNGα(x-y)vq(y)/|x|β|y|τdy,v(x)=∫RN Gα(x-y)up(y)/|x|τ|y|βdy(1)其中x∈RN,Gα(x)是带α-指标的贝塞尔势能核,0≤β,τ,β+ταN,1p,qN-β/β,并且,1/p+1+1/q+1N-α+β+τ/N(2)设(u,v)∈Lp+1(RN)×Lq+1(RN)为式(1)的正解,则式(1)解是径向对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