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制造工程分会(MED)主办的2006ASME国际制造科学与工程会议(2006 ASM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Manufacturing Science & Engineering)于2006年10月8-11日在美国密歇根州Ypsilanti市召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教育部及山东大学资助下,我们参加了本届会议,并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  相似文献   

2.
2005年10月21~26日欧洲科学与工程中的计算方法协会(ESCMSE)在希腊举办了“科学与工程中的计算方法”国际会议(ICCMSE 2005),本书是该会议论文选集中的B卷,并被编为VSP出版公司的系列出版物《计算机与计算科学讲座系列》丛书的4B卷,论文选集(A、B两卷)共收论文简报(详细摘要)约500篇,系由向大会提交的800余篇论文中选出,其中含邀请报告20余篇,大体分为公共兴趣及专题研究两类。  相似文献   

3.
《国际学术动态》2006,(6):48-49
第3届中日铺面技术研讨会(3CJWPT)于2005年11月9-13日在南京召开。中方代表150余人、日方代表28人参加了这次盛会。会议共收到论文82篇,其中日方19篇论文入选论文集。会议由中国东南大学、日本土木工程学会主办,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工程分会、同济大学和江苏省公路学会协办。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陈荣生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黄晓明教授、日本中央大学Himeno Henji教授担任大会组委会主席。  相似文献   

4.
2005年4月26日至5月11日,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孙奉仲教授赴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参加了第5届泛太平洋地区热科学和能源工程国际学术会议(PARTSEE05),并在会上宣读了研究论文“Effective Energy Transformation to the Steam Power Plant Cycle”(蒸汽动力循环的高效能量转换)。参加本次会议的共30人,来自于新西兰,美国,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以色列,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全部来自于高等院校。孙奉仲教授作为中国大陆地区的唯一一位学者,代表山东大学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共交流研究论文36篇。  相似文献   

5.
第5届国际固体材料断裂与强度会议(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acture and Strength of Solids)于2003年10月19~23日在日本仙台召开。会议主办单位是日本的东京工业大学和东北大学。参加本次大会的人员来自30多个国家,收到论文300余篇,为历届参会人数、发表论文数之最。我国约有50余人参加,我校应邀参会人员2名,宣读论文6篇。  相似文献   

6.
2004年10月21-23日,第3届国际燃烧、焚槲热解和污染控制会议在浙江大学成功举行。会议由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热能工程研究所所长岑可法院士担任主席,韩国汉城大学董京英教授、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罗伯特豪博士担任副主席。与会人数达到216人,其中国内88人,国外128人。国外代表分别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会议共收到论文159篇,其中国内74篇,国外85篇。会议论文集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7.
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和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从精心选题、悉心指导和耐心点评三个方面阐述对培养地方性应用型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进行的探索与实践。实践表明: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受到用人企业的好评,而且还提高了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科研论文是科技产出的重要指标之一,也反映了科研机构的科研水平。近年来,北京大学在国家985工程等支持下,科研论文数量稳步增长,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总结了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及全国生态文化学者的各种观点,初步综合为生态文明的定义、内涵、评价指标、“三生”工程,以期引起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如何组织、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同时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也是落实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环节。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我们对毕业设计及论文写作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控、规范管理,因此,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毕业生从中受益匪浅。文章分析了毕业设计过程中对毕业设计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并就如何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