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有机改性处理二氧化钛,首先对表面改性剂进行了筛选,然后对改性剂浓度、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改性温度等工艺条件进行正交实验,得到最佳改性方案。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钛的有机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有机改性处理二氧化钛,首先对表面改性剂进行了筛选,然后对改性剂浓度、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改性温度等工艺条件进行正交实验,得到最佳改性方案。  相似文献   

3.
选用十二醇作为改性剂对沉淀白炭黑进行表面处理.讨论了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和改性温度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用极差分析及方差分析得出优化工艺条件为:改性剂用量30 mL十二醇/10 g二氧化硅,改性时间70 min,改性温度70℃,在此条件下改性后产品的沉降体积为3.55 mL/g,活化度为92.85%,吸油值为2.53...  相似文献   

4.
采用有机改性剂硬脂酸钠和山梨醇处理纳米二氧化钛,通过正交实验讨论改性剂浓度、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改性剂配比和改性温度等因素对亲油化度、活化度和沉降体积的影响。得出最佳改性条件为:改性剂浓度0.06mol/L,改性剂用量0.003mol/10gTiO2,改性时间70m in,改性剂配比(硬脂酸钠∶山梨醇)3∶2,改性温度80℃。在此条件下改性后的二氧化钛亲油化度为9.42%,活化度高达97.39%,沉降体积低于0.90mL/g,二氧化钛的分散性有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5.
绢云母质二维纳米薄片材料机械力化学改性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搅拌磨湿法机械力化学方法对绢云母质二维纳米薄片材料进行了表面改性.采用钛酸酯偶联剂作为表面改性剂研究了改性剂用量、介质物料比、磨矿浓度、改性时间以及温度和pH值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并对最终改性产品填充聚丙烯(PP)后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力化学方法对二维纳米材料进行改性是可行的,填充改性产品PP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抗紫外线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三聚氯氰为改性剂,在碱性条件下对稻草进行接枝改性,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分析了改性前后稻草的结构,采用稀酸催化稻草水解的方法测试了改性稻草的水解性能,探讨了改性稻草的水解效率随改性剂用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未改性稻草水解后的还原糖得率为29.9%,而三聚氯氰改性稻草酸水解后还原糖得率随改性剂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当三聚氯氰的质量分数为9.6%时,还原糖得率最高,达到45.5%。说明对稻草进行适当的化学改性,可以提高其水解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阴离子表面改性及湿法处理对氢氧化铝表面进行改性,考察了改性剂用量、温度和时间对吸油值和活化指数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改性条件;同时对改性前后的粉体进行热重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并将改性前后的粉体填充到软质聚氯乙烯(PVC)中,测定其阻燃性能和机械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性最佳工艺条件为:改性剂用量为3%,时间为30 min,温度为90℃.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氢氧化铝热稳定性提高,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氢氧化铝在表面以化学键方式与改性剂结合,氧指数由25. 1提高到29. 5,阻燃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比较表面活性剂和化学改性剂对水玻璃的改性效果,使用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化学改性剂聚丙烯酰胺对水玻璃进行改性。实验结果表明:水玻璃的粘度随表面活性剂和化学改性剂的加入量而减小。当表面活性剂加入量为0.6%时,水玻璃砂的抗压强度最高,跟化学改性剂相比,表面活性剂的改性效果有所提高。当改性水玻璃加入量为4%时,在低吹气时间时十二烷基磺酸钠对水玻璃砂溃散强度的改善优于聚丙烯酰胺,而在高吹气时间时,聚丙烯酰胺对水玻璃砂溃散强度的改善优于十二烷基磺酸钠。  相似文献   

9.
以硬脂酸和钛酸四丁酯为改性剂,对掺锑二氧化锡(ATO)纳米粉体进行有机化改性处理.通过润湿性、分散稳定性测试研究了处理温度、分散介质、钛酸四丁酯和硬脂酸的比例对改性效果的影响.采用TG,TEM,FT-IR,XPS等测试方法对改性后粉体的表面包覆率、形貌、分散状态以及改性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处理温度、适当增加复合改性剂中硬脂酸的配比并选用极性弱的有机溶剂可达到比较理想的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结合石膏晶须的结构性能和特点,对石膏晶须溶解抑制改性进行初步研究.分析石膏晶须经改性剂TSNG改性后溶解度的变化,并研究添加改性晶须后纸页白度、相关强度性质及填料留着率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性剂TSNG对石膏晶须改性后可有效降低石膏晶须的溶解度;添加改性石膏晶须的纸页能取得较好的白度,但纸页强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浸渍法对亚麻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的工艺条件,分析了改性温度、改性剂浓度、改性时间、烧碱浓度对改性后的亚麻织物的染色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找到最佳改性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用广州金瑞鹰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的GX-H23改性剂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处理,探讨其改性工艺,研究了最佳的改性剂用量及其改性温度和时间,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改性前后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和染色织物表观色深度K/S值等染色性能作比较.研究发现,改性后棉织物的上染速率比未改性的快,上染百分率、固色率和K/S值比未改性织物大.  相似文献   

13.
利用环氧氯丙烷—三乙胺对核桃壳粉进行改性,研究改性后的核桃壳粉对水中磷的吸附情况。采用单要素优化实验,以探讨改性剂的用量、改性时间、吸附质溶液的pH和吸附温度对改性核桃壳吸附效率的影响。单要素实验结果表明:改性核桃壳对磷酸根的吸附最佳条件为20g核桃壳粉加入改性剂三乙胺40m L且改性时间为1.0h;改性核桃壳吸附的最佳条件为pH=7,改性核桃壳的吸附温度为25℃,此时改性核桃壳对废水的去除率达到76.73%,改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结晶Mg(OH)2的表面改性及其对EVA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硅烷类表面改性剂对结晶氢氧化镁进行了表面改性,并对EVA进行了复合添加研究,获得以复合高分子材料优良机械性能和阻燃性能为判据的最佳添加条件为:改性时间0.5h,改性温度110℃,改性剂用量2%. 针对氢氧化镁添加量等因素对材料物理性能带来的影响机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重钢使用CaO-Mg混合脱硫剂进行铁水预处理脱硫,脱硫渣流动性差、渣铁分离困难.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一般是采用改性剂对脱硫渣进行改性.通过研究分析,在原有重钢改性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组分的优化,优化后改性剂的熔点930°C,在1250°C时黏度为0.627Pa·s;通过该改性剂改性的脱硫渣熔点在1350~1370°C之间,黏度小于1Pa·s.初步工业实践表明,该改性剂很好地改善了脱硫渣的物理性能,能解决渣铁分离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再生骨料的利用率,突破其高吸水率和低强度等特点所存在的局限性,现使用硅酸钠溶液和硅烷溶液两种改性剂,并采用浸渍改性方法,对再生骨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并全面地分析和研究了改性剂浓度、处理时间等参数对改性处理后的再生骨料性能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通过使用硅酸钠溶液和硅烷溶液两种改性剂,不仅可以确保再生骨料表现出较高的表观密度,还能将其吸水率和压碎指标降到最低。当硅酸钠溶液和硅烷溶液两种改性剂的浓度分别达到8%、10%时,可以获取最佳改性效果。同时,粒径为10~31.5 mm的再生骨料所获改性效果远远高于粒径为5~10 mm再生骨料。  相似文献   

17.
为了增强CaSO_4·1/2H_2O晶须的疏水性,延长其存储时间,以硅酸钠作稳定改性剂对CaSO_4·1/2H_2O晶须表面进行湿法改性。采用单因素法分别考察了稳定改性剂用量、改性温度、改性时间以及烘干温度等因素对CaSO_4·1/2H_2O晶须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探究了硅酸钠在晶须表面的作用机理,建立了硅酸钠与CaSO_4·1/2H_2O晶须的作用模式。实验结果表明:稳定改性剂用量(质量分数)1.5%、改性温度60℃、改性时间20 min、烘干温度105℃(时间2 h)时改性效果最佳,此时CaSO_4·1/2H_2O晶须的活化指数达到91%;CaSO_4·1/2H_2O晶须表面的改性原理是硅酸钠稳定改性剂先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沉淀包裹物,由化学键结合在晶须表面,再通过范德华力作用物理吸附其余稳定改性剂。  相似文献   

18.
以两亲性的硬脂醇聚氧化乙烯基醚(AEO)为改性剂,采用表面包埋改性的方法对聚丙烯(PP)表面进行亲水改性。通过接触角、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表面溶胀、退溶胀、改性剂结构等因素对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二甲苯(二甲苯在混合溶剂中的质量分数为80%)与环己酮混合溶剂溶胀处理,溶胀层位于PP表面的无定形区。以AEO-8为改性剂,采用真空干燥的退溶胀方式,改性表面的接触角低至20.6°。相分离及水取向作用能够促进改性剂的聚环氧乙烷(PEO)亲水段向包埋表面外层迁移,并赋予表面亲水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硬脂酸对三水碳酸镁晶须进行了表面改性,考察了改性剂用量、料浆浓度、改性时间等因素对三水碳酸镁晶须表面改性的影响.采用接触角、活化指数、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对改性前后的三水碳酸镁晶须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佳改性条件为改性剂用量5%,料浆质量分数5%,改性时间60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改性产品的接触角为130°,活化指数为1.000.表面改性过程对三水碳酸镁晶须的热分解没有明显影响.硬脂酸与三水碳酸镁晶须的结合方式主要是镁离子与羧基形成憎水性的硬脂酸镁保护层.  相似文献   

20.
使用改性剂对重钙表面进行改性是增强其表面的亲油性,改善它在有机高聚物中的相容性和分散性,以获得更好性能的高聚物重钙复合材料.采用异丙醇溶解的改性剂钛酸酯偶联剂NDZ -311分别在超声与搅拌下对超细重质CaCO3进行湿法表面改性,测试了改性重钙活化指数和它在液体石蜡中的分散稳定性.用红外光谱(IR)、X-射线光电子能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