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近年来,我市科技工作者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为推动攀枝花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攀枝花市钒钛资源开发技术创新项目奖励办法(暂行)》(攀府发〔2004〕21号)的有关规定,经过评审、公示和2007年4月27日市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审定,市政府决定,授予“钒基贮氢合金的制备与开发”等2个项目“实验室成果奖”,授予“钒钛磁铁矿转底炉煤基直接还原—电炉熔分新工艺中间试验研究”项目“中间试验成果奖”,授予“6300KVA密闭电炉冶炼酸溶性钛渣”等2个项目…  相似文献   

2.
由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共同主办,攀钢(集团)公司、攀枝花学院、攀枝花环业冶金渣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协办,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局承办的“2006中国·攀枝花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1月18~21日在攀枝花市成功举行。原冶金  相似文献   

3.
<正>攀钢自产品位74%的钛渣,主要用于硫酸法钛白原料。长期以来,生产钛渣的高品质钛精主要依靠外购(如马达加斯加矿、海南矿)生产钛渣,攀枝花钛精矿使用比例仅在30%~40%,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严重阻碍了攀钢钛渣产业的发展。为此,攀钢研究院与攀钢钛业公司共同开展了全攀枝花钛精矿冶炼钛渣试验研究工作,随着试验的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全攀枝花市钛精矿冶炼钛渣工业试验于近日顺利完成,并达到了预期效果,得到了74%品位的钛渣。试验成功后,钛渣综合生产成本降低20%以上,经  相似文献   

4.
<正>攀枝花市钛白产业始于上世纪90年代,攀钢于1994年建成市内第一条钛白粉生产线,从此掀开了攀枝花钛白粉产业发展的序幕;至2005年兴中钛业建成了第一座民营钛白粉厂,随即鼎星钛业建成全国第一条用酸溶性钛渣生产钛白粉生产线以来的短短几年中,我市地方钛白产业蓬勃迅猛发展;2007年至2010年是我市钛白产业的快速发展期,到2011年后处于平稳期,至2012年钛白企业已经发展到13家,产品除了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攀枝花钒钛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止2007年7月,全市涉钒涉钛企业已达到85家,形成了以攀钢为龙头的多元化投资格局,钒钛产业的产业集群效应凸现,关键、瓶颈技术攻关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下游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在国内外市场对钒钛新材料的旺盛需求的拉动下,新一轮钒钛产业大发展的机遇已经来临。为积极打造“中国钒钛之都”,推进多品种、全流程钛工业基地建设,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局借“第二届钛工业企业高层论坛”在宝鸡市召开之机,组织攀钢钛业公司、攀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攀钢(集团)钢城企业总公司、攀枝花学院、恒为制钛、攀枝花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等相关单位赴会并对宝鸡市的钛工业发展进行了考察,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攀钢钛业公司钛冶炼厂2008年8月高钛渣产量首次突破5000吨大关,达5016.98吨,这标志着攀钢仅用两年时间,通过工艺技术攻关和管理创新,便使高钛渣一期项目实现了月达产达效目标,填补了国内大型钛渣冶炼技术的空白。  相似文献   

7.
调查显示攀枝花钛精矿硫(S)含量高达1.55%。笔者对攀枝花钛精矿冶炼钛渣中硫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攀枝花钛精矿冶炼钛渣副产半钢S含量较高、C含量较低,出铁温度升高70~150℃,吨渣冶炼电耗增加近20 kW·h。钛精矿预氧化—冶炼钛渣工艺可降低产品S含量,消除S对冶炼过程的影响,是高硫钛精矿冶炼钛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攀枝花源通钛业有限公司位于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园区,占地370亩,环境秀丽。公司成立于2004年9月,注册资本为1020万,员工198人。2005年10月相继组建了其姊妹公司:源丰钛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1600万,员工162人。公司成立至今本着:“科技为先、努力开拓、  相似文献   

9.
2006年9月12日,“四川省建设创新型企业授牌仪式”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小礼堂举行。攀枝花市共有三家企业成为四川省创新型企业。其中,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为建设创新型企业示范企业,攀枝花环业冶金渣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攀枝花源通钛业有限公司为建设创新型企业培育企业。四川省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是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由四川省科技厅、省经委、省国资委、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等七部门联合开展的,旨在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引导四川省广大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推进“工业强省…  相似文献   

10.
以氯化法生产钛白粉的主要原料酸溶性钛渣中的水分为研究对象,对酸溶性钛渣的常规干燥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酸溶性钛渣在温度变化、样品质量变化、以及初始含水量变化的条件下,获得干燥过程中的水分迁移行为,从而揭示酸溶性钛渣干燥过程的基本规律,探明酸溶性钛渣内部的传质机理。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为干燥冶金、化工原料的工业化应用和推广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5月22日,从攀钢研究院获悉,攀钢"攀枝花钛精矿预还原冶炼钛渣技术研究"日前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采用这一技术,冶炼电耗与原工艺相比显著降低,钛渣产能及钛回收率明显提高,整体居国内领先水平。攀枝花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钛资源,钛精矿产量约占全国的67%,主要用于硫酸法钛  相似文献   

12.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钛研究所所长助理。曾经涉足特种铁合金冶炼、钛渣冶炼和氯化法钛白三个技术领域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延长氯化法钛白氧化反应器运行周期的研究”、“用V2O3冶炼FeV50技术研究”等十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先后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月23日上午10时,攀枝花市攀航钛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用一吨真空白耗电炉熔炼出了高50厘米、直径22厘米、重50公斤银灰色柱状的钛锭。这是四川省第一炉钛锭,标志着攀枝花钛产业实现了从原料到钛金属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按照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为了实现国家初步确定的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同时也是为了合理利用攀枝花每年产生的2000多万吨矿山废石,500多万吨极贫矿、表外矿,600多万吨选铁尾矿,300多万吨高炉渣,200多万吨煤矸石,100多万吨粉煤灰,2700多万吨废水,870多亿立方米废气等大量负担极其沉重的废物,由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局、攀枝花市经济委员会和攀枝花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组织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编写了《大有作为的攀枝花循环经济》一文,文中介绍了攀枝花市发展循环经济所走过的历程及现有的基础条件,同时分析出其具有的潜力和经济效益。为了让大家对循环经济有所认识和了解,《攀枝花科技与信息》编辑部将《大有作为的攀枝花循环经济》一文推荐给大家,以期对攀枝花市发展循环经济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2013年第一届四川专利奖获奖项目揭晓,攀枝花市4个项目获奖。其中,攀钢集团有限公司《珠光体类热处理钢轨及其生产方法》获一等奖;攀枝花钢城集团瑞钢工业有限公司《采用渣钢铁生产钢方法》获二等奖;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氮化钒的生产方法》和四川安宁铁钛  相似文献   

16.
1引言 攀枝花拥有100亿t钒钛磁铁矿,钛矿物以钒钛磁铁矿的共生矿形式存在,钛氧化物储量约为8.73亿t,世界钛资源总量的35%和中国90%以上的钛资源集中在攀枝花,钛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攀枝花市委、市政府于2005年在原有高耗能工业园区的基础上成立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着力培育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和建设“中国钒钛之都”,逐步形成钒钛产业群和产业链,一批钛产业关联项目:高钛渣、四氯化钛、钛白和海绵钛相继建成投产。2006年四川三洋制钛有限公司投资建成5000t/a海绵钛项目,  相似文献   

17.
《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09,34(2):F0003-F0003
攀钢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4月29日挂牌成立,系攀钢集团全资子公司。公司前身为攀钢集团兴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3月公司经股权和名称变更登记本公司,同时攀钢集团将原攀钢钛业分公司的资产全部注入本公司,公司注册资本40000万元;主要从事钛精矿、钛白粉、钛渣、钛合金、海绵钛、钛金属及其制品的生产及销售以及钛产业技术开发和钛产品检测化验服务。  相似文献   

18.
攀钢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4月29日在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园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攀钢在“做大钒钛”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标志着攀钢钛产业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9.
2006年6月6日,《攀枝花科技与信息》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攀枝花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攀枝花科技与信息》的主管部门——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局李兴华党组书记、副局长、王雪松副局长,《攀枝花科技与信息》主编——攀枝花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康国建常务副所长以及来自部分科研院所12名代表和编辑部的全体同志共18人。王雪松同志主持了会议,并简单介绍了第六届编辑委员会产生的经过,宣布了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由刘庆华、雷彻虹、赵克文等12名专家组成,李兴华同志为编辑委员会主任,康国建同志为主编;同时聘请中共攀枝花市委员会副书记邹吉祥同志、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辉同志为《攀枝花科技与信息》顾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攀枝花细粒级钛精矿无法直接入炉冶炼钛渣的情况,进行了钛精矿压球及干燥试验,考察了水分含量、混料时间、压力、持压时间、粘结剂加入量、干燥制度等对球团成球率及抗压强度的影响,得到了细粒级钛精矿的较佳压球及干燥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