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效应分为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两种。所谓诱导效应是指在有机物分子中,由于电负性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影响,使整个分子中成键电子云向某一方向移动,从而使分子发生极化的效应。所谓共轭效应是指由于形成共轭π键而引起的分子性质改变的效应,也称C效应。  相似文献   

2.
无机共轭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无机共轭分子的形成条件以及共轭效应对无机共轭分子的性质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指出了在无机共轭分子中,由于共轭效应的影响。使分子能量降低,稳定性增强,键长均匀化。特别是共轭效应还会引起分子的反应性能的变化,改变分子的酸碱性等。  相似文献   

3.
基于前人对禾谷炭疽菌中已报道的177个候选效应分子的氨基酸数据,结合其他已报道效应分子具有的5个典型特征,通过信号肽预测、跨膜区结构预测以及氨基酸基本特征、半胱氨酸含量等分析,明确82个候选效应分子具有效应分子的典型特征;同时,利用SMART在线分析工具,明确上述效应分子具有高度序列特异性特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网络化作战体系中目标重要度评估问题,结合层次分析和复杂网络方法,从目标节点特征、网络指标积极效应、网络指标消极效应3个方面提出新的评估方法。从能力视角描述目标自身特征;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从积极效应层面描述目标的资源关联性、流转时效性、协同性和连通关键性,从消极效应层面描述目标的离散度;构建效能函数计算目标的网络关键度;根据目标自身特征和网络关键度给出目标的评估分。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目标自身特征以及目标在作战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实验表明评估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合考虑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超效应等因素对烯烃加成反应的共同影响,并结合具体实例阐述如何正确理解和应用Markovnikov规则。  相似文献   

6.
掌握有机化合物性质的一个重要关键,就是必须了解分子中各原子间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是电子效应和立体效应。电子效应主要包括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场效应。前两种效应是讨论分子中原子间通过σ键或π键的传递而产生的影响,后者是讨论非键合原子间通过空间传递所产生的影  相似文献   

7.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有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有时空间效应对有机物的性质影响是较大的,可决定有机物的某些性质.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常见共轭效应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由于分子偶极聚合物驻极体与空间电荷驻极体在机理上有着本质的差别,传统的评价驻极体稳定性的方法--表面电位衰减法已不再适用。本文提出通过观测电光效尖的变化来评价分子偶极驻极体稳定性的方法。结合开路的TSD电流-温度谱和表面电位等温衰减测量,对材料的空间电荷和偶极电荷衰减特征和电光效应与材料中极性生色团分子取向稳定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电光效应的变化能准确地反映出材料中极性生色团分子取向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拟就从共轭效应和分子间作用力来讨论共轭二烯烃的内部结构和反应的外界条件(溶剂的极性、反应的温度)对共轭二烯烃两种加成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