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亚在苏联解体前作为加盟共和国是苏联的一部分,是苏联的“战略后院”。苏联解体后,代之而起的俄罗斯虽仍视其为“战略后院”,但在该地区的势力有所减弱。美国瞄准时机,渗入中亚。1994年美国主导北约东扩,将中亚四国(除塔吉克斯坦外)纳入“和平伙伴计划”;1997年出台“新中亚战略”,目标是使中亚成为其能源供应基地。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为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驻军于中亚。阿富汗战争结束后,美国不打算撤出中亚。美国进军中亚的原因是:中亚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丰富的能源;为排挤俄罗斯在中亚的势力以及打击恐怖主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以及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使人们的目光聚焦中亚。这里所指的中亚,既包括当前国际形势的焦点——阿富汗;也包括从原苏联分立出来的五个中亚共和国。它西邻国际格局中的多事之地——中东,又与干戈纷扰的内外高加索、隔里海相望,它南接动荡不断的南亚次大陆,北靠俄罗斯,东接中国广袤的大西北。作为欧亚大陆天然的十字路口,它在历史上既是各种文明交流融汇的地方,又屡屡成为兵家必争或必经之地。纵横的山岭、耸立的高原、狭隘的山口、广阔的沙漠,曲折多艰的历史经历,犬牙交错的民族、语言、文化、教派和国界分布——构成中亚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也为各种极端势力提供了活动空间。阿富汗20年的战争与内乱,五国立国与转型期的特殊社会状况,都是各种分裂主义、恐怖主义、宗教狂热主义等极端势力得以兴起和肆虐的背景。中亚各国的各种极端势力彼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严重扰乱本地区各国的和平与稳定;而且,人们担心,对塔利班的进一步打击,会使这些势力化整为零,分散游击,战火外移,趁机坐大……中亚将来会出现怎样的一幅图景呢?它带给世界的影响将是什么呢?——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3.
“三股势力”在中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宗教复兴到宗教极端势力中亚伊斯兰教极端势力,与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相结合,已威胁到该地区的安全和稳定。苏联解体后的九年间,中亚伊斯兰教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1991年~1996年为伊斯兰教全面复兴阶段。从1997年起,伴随着伊斯兰教复兴,特别是塔利班在阿富汗得势,宗教极端势力开始凸显,并向世俗国家政权发起挑战。同时,出现了伊斯兰极端势力与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相结合的趋势。这几年,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后,继承苏联衣钵的俄罗斯实力大为削弱,美国试图趁机挤压并控制苏联遗留下来的“权力真空”地带。9·11事件给美国直接介入中亚提供了一个绝佳“窗口期”,美国借“反恐”的名义顺利地取得在阿富汗及中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开始以阿富汗为中心构筑中亚的霸权体系。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和阿富汗周边地缘格局的变化以及美国的战略重心东移,阿富汗对美国“战略枢纽”的地缘政治价值逐渐弱化。其主要表现为,历经四任总统、耗时20年、死亡2000多人、累计花费近万亿美元的阿富汗战争加剧了美国霸权地位的快速衰落,预示着阿富汗“帝国坟墓”的特性似乎已在美国身上应验。  相似文献   

5.
美国以塔利班包庇"9.11"恐怖袭击的幕后凶手为由,对阿富汗发动大规模空袭,并借机进军中亚。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并进军中亚并非仅仅为反击恐怖主义,其战略意图是多方面的。种种迹象表明美军不会轻易撤出中亚,美国在中亚长期驻军对中国安全的影响是深远的,长远来看,其负面影响更为明显,这要求我们从战略高度审视阿富汗战争及美国中亚驻军长期化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贵刊这两年登载的一些有关美国在海外驻军的文章,常有这样的表述:“美国的战略意图可能如海湾战争后将萨达姆作为一个棋子那样,实际上是想在海湾保持军事存在一样,在阿富汗以拉登作一个棋子,保持在帕米尔以西地区的军事存在”;“通过在阿富汗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军事存在,美国和北约大摇大摆地进入了俄罗斯的后院———中亚”;“美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政府签署的供美军使用马纳斯机场的协定为期一年,美国军事力量在中亚的长期存在已经是既成事实”,“要看清这种危险性,即美国为了保持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很可能无事生非,台湾海峡就…  相似文献   

7.
正阿富汗问题久拖不决,阿安全形势持续动荡,"伊斯兰国"等国际暴恐势力趁机在阿富汗多处立足,引发包括地区国家在内的阿富汗问题相关方的持续关注。2018年下半年以来,阿富汗局势呈现新变化,特朗普授权美国国务院高官与塔利班和谈代表进行多轮接触,和平进程成为各方关注焦点。12月20日,美国多家主流媒体爆料称,特朗普动议从阿富汗撤军7000人,并已经下令国防部着手制定具体撤军计划。很显然,阿富汗和平进程和特朗普动议从阿撤军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观察该问题的两大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记得大约10年前,在与友人谈论未来国际关系走向时,曾有人提出,素有欧亚大陆软腹部之称的大俾路支地区(今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毗邻地区的泛称),将有可能成为多事之地。其时,苏联刚刚解体;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得手,正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勾画着单极世界秩序的蓝图;而中东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正迅速而坚定地向中亚地区蔓延渗透。在浅浅的记忆中,不记得同仁们当时曾就此问题进行过深入的讨论,一切似乎只是缘自对地缘政治  相似文献   

9.
李伟 《世界知识》2014,(23):26-27
<正>9.11事件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成为国际反恐一线,同时迅速成为国际暴恐势力的大本营,不仅使两国饱受恐怖主义之苦,更催生新一轮国际暴恐浪潮,波及国际社会的安危。当前,随着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南亚即将步入"后反恐战争时代",国际社会普遍担心"基地"组织等暴恐势力或卷土重来。且随着"伊斯兰国"也在南亚兴风作浪,未来南亚暴恐活动或将更加肆虐。在此形势下,加强反  相似文献   

10.
<正>在美国阿富汗和解事务特别代表哈利勒扎德宣称已结束与阿富汗塔利班的第九轮谈判并取得"重大进展"后不久,当国际社会普遍对美塔签署协议调高预期之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却于9月7日突然宣布取消他与塔利班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美国不负责任地从阿富汗撤军,阿富汗塔利班在军事上全面反攻,阿富汗局势正步入战乱交织的变局和危局。8月15日,阿富汗总统加尼离阿前往国外,塔利班进入喀布尔,宣布将组建一个由塔利班牵头的过渡政府。面对阿富汗的重大变局,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确保地区和平稳定。  相似文献   

12.
新十字军:美国要重画中东版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在冷战结束前,还是冷战结束以后,阿拉伯-伊斯兰世界都存在着一股反美思潮与势力。克林顿时期,对这一势力当权的国家采取遏制政策,但无法消除这一势力。布什上台前后,一直将推翻萨达姆政权列为重要目标。9.11事件后,安全问题成了悬在美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于是将打击阿富汗境内的“基地”组织以及支持它的塔利班政权列为首要任务。为了表明美国打击恐怖主义的决心,布什提出了引起争议的“进行新的十字军东征”的口号。2001年9月16日,布什对记者说:“这次十字军东征、针对恐怖主义的战争将是一场长期的战争。”后来白宫…  相似文献   

13.
彼此消长:俄美在中亚的竞争态势中亚国家独立后,各种外部势力争相在中亚扩大影响,经过近九年的发展,中亚已形成美国与俄罗斯、俄罗斯与土耳其、美国与伊朗、土耳其与伊朗之间复杂争斗的局面。其中,美俄的争夺或竞争对中亚形势的影响最大。目前,美俄在中亚地区的竞争形成了美攻俄守的基本格局。去年底至今,尤其是普京上台以来,俄罗斯  相似文献   

14.
文中所说的中亚地区是指介于中国、印度、阿富汗、俄罗斯、伊朗和土耳其之间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国,该地区居住着大约5000万穆斯林,是世界穆斯林主要聚居区之一。宗教因素在中亚各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当社会处于转型期的阵痛之中时,宗教势力往往超越自身的范畴而转化为一股干预国家社会生活的独立的政治力量。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宗教政治化,实际上就是伊斯兰教政治化。由于地处亚、欧及中东交合处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亚各国政治中的宗教因素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5.
塔利班高级指挥官表示,塔利班正埋首策划春季对付美国和北约军队的新战略,待气候转暖之后,将会重新展开攻势。新战略将运用更多的自杀式袭击。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在美英军队强力打击下已经倒台五年了,但这股势力并未得到根除。2月末,美国副总统切尼密访阿富汗,险些遭到塔利班的自杀性炸弹袭击,巴基斯坦又高调宣布抓获前塔利班政权国防部长,这使人们再度将目光投向伊拉克战争后逐渐被人淡忘的塔利班。去春以来,塔利班以游击战和恐怖战,不断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进行缠绕攻击,令阿富汗经历了自9.11以来最为血腥的一年。如今,冬去春又来,塔利班面对严阵以待的北约部队,能否展开更大的春季攻势、掀起新一轮血雨腥风呢?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亚毒品贸易日渐活跃,该地区已成为阿富汗毒品流向世界各地的中转枢纽和贩运通道之一.毒品贸易与极端恐怖势力的结合日益紧密,这对中亚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也对我国的安全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加强对这种现象的研究,分析其原因,并找到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已经成为相关各国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17.
<正>据中亚媒体2014年12月1日报道,土库曼斯坦外交部官员与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联合国驻阿富汗援助团负责人尼古拉斯·海索姆于近日举行会谈,讨论阿富汗和平重建和经济发展问题。海索姆高度赞扬土库曼斯坦政府多年来在阿富汗问题上所持的一贯积极立场,并代表阿富汗人民和国际社会对土库曼斯坦政府长期以来给予阿富汗的经济援助表示感谢。11月28日,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向本国苏尔汉河州毗邻阿富汗的铁尔梅  相似文献   

18.
美国冷战势力大出洋相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给美国的冷战势力以沉重的打击,对于世界和平事业将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在美国统治集团中,有一股反对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坚持冷战的顽固势力,他们还很有影响。在美国政府已邀请赫鲁晓夫访问美国之后,他们就忙着进行各种布置,来破坏赫鲁晓夫的访问,阻挠苏美两国间的关系的改善。他们不是把赫鲁晓夫访问美国作为增进相互了解的机会,而是把这十多天作为进行冷战的绝好机会。但是,结果并不如他们所预期那样的美妙,他们反挨了一顿沉重的打击。美国的冷战势力的一切布置,是费了一番心机的。在赫鲁晓夫访美的前夕,他们就发动了几乎全部报刊散布反苏的言论,对赫鲁晓夫和艾森豪威尔的即  相似文献   

19.
邓浩  李天毅 《世界知识》2022,(10):28-29
<正>4月22日,“俄罗斯+中亚”第五次外长会以视频方式举行。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这五个中亚国家外长共同强调在阿富汗问题上开展合作,以防止恐怖极端势力向中亚蔓延,共同努力确保中亚和平稳定。与会各方也同意加强粮食、网络、生物安全、贸易等领域的合作。此次会议在俄乌冲突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20.
进入2005年以来,世界对中亚地区的关注持续上升。特别是自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阿斯塔纳峰会通过的联合宣言中明确写入要求西方国家确定在中亚驻军的最后期限内容后,俄罗斯、中国和中亚国家能否联手推动美国从中亚撤军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中亚能赶走美军吗?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